回忆起童年,你会想起什么?
在《夏先生的故事》里,主人公以“我”的自述在回忆童年。记忆里有曾经酷爱爬树、以树为家的爱好;有自己精心设计约会路线,但女孩因故无法赴约的遗憾;有自己被严苛的女钢琴老师批评,差点爬树自杀的大事……
最重要的是,贯穿整个童年回忆的夏先生。夏先生是一个“怪人”,他永远都在拄着拐杖、背着行囊外行走,仿佛不知疲倦、没有目的,同时也逃避着与他人接触。甚至在一场二十年不见的大雨中,他也不愿乘坐汽车,坚持雨中行走。一直到他沉没湖心自杀,这段童年故事也画上了句号。
《夏先生的故事》通过儿童眼睛中窥到成人世界的荒诞和匆忙,更是对成人的提醒。这本书在德国被看作严肃文学作品,在法国被当作少年儿童读物,解读如此不同,大概因为书中或是童真、或是醍醐灌顶的警示,能让儿童或大人皆有所获。
01
这本书由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所著,出版于1991年。但故事背景发生在德国“经济奇迹”之后的黄金岁月。
作者开篇写道“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好几十年”,同时文中提到“当时广播节目盛行,电视机尚未被部分家庭接受,需要去朋友家看电视节目”等内容,可以推断大概是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之间。此时德国年均GDP增速达近8%,出口增长迅猛,近乎充分就业(失业率跌至0.7%)。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我们再想起夏先生没完没了地长途跋涉,看着他恳求他人“别再打扰”,看着他在四顾无人的地方才能喘一口气,是不是感受会不一样?
夏先生的悲剧只是个人患有“幽闭恐惧症”,还是社会焦虑病症?我想伴随快速发展的经济,夏先生住在每个人的心中罢,这大概也是这本书当下在国内发行的原因。
你会觉得自己与夏先生何曾相似吗?那个下班后只想静静呆着、生怕电话响起的自己,那个被KPI、知识焦虑、大龄焦虑、贫穷焦虑逼着前进的自己;那些无穷无尽的要求和时不我待的慌乱。
当主人公进入五年级,他也开始体会到了成年生活的矛盾。
书中这样形容:
总是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要是不怎么,那就会怎么……没完没了的期求、要求、务求:去做这事!去干那事!别忘了那事!这事你解决了吗?你去过那儿了吗?你为什么现在才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困扰、时间的窘迫和那不时被伸到鼻尖跟前提醒人时不我待的钟表。人们难得有片刻的安宁。
走进主人公的回忆,看着夏先生一步一步走入湖心。我感觉随着夏先生而起的慌乱,似乎也在一步步消失。
夏先生的死亡代表着什么?多年前,主人公在树梢上,无意听见夏先生的长叹。他直挺挺躺在林地上,那叹气是一种痛苦的呻吟,一种发自肺腑的幽怨,其中交织着对生活的绝望和对解脱的渴望。
死亡,对夏先生来说是解脱,对主人公来说是成全。对读者来说,仿佛心中如夏先生一样焦虑的自我,随着死亡暂时抽离了。
随之而带来的反思是:由焦虑催生的前行是对的吗?我是幸福的吗?我还能坚持多久呢?
02
不可否认,焦虑是一种强烈的进步动机。
我认为在没有满足基本生存的条件下,即还没有满足马斯洛需求中的生理需求的情况下,去谈如何不焦虑是不切实际的。
但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后,就该思考,如何不再被焦虑逼着前进,而是因为热爱去努力?
就像你年少时曾经喜欢过的奔跑、爬树、阅读一样,因为喜欢绝不会怕辛苦和奔波,会视为一种享受和乐趣,仅此而已、绝无他因。
但这并不容易,就像主人公喜欢爬树,甚至吃在树上、写在树上、睡在树上、在树上学英语、拉丁语、数学和写家庭作业,但长大后还是要面临义务和兴趣的矛盾。
因为长大后,我们会逐渐意识到生命、时间、财富的有限,既然有限就有竞争。每个人都想获得比别人更丰富的生命、更有效率的时间、更多的财富,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在竞争中获胜,就产生焦虑。
但生命除了这些量化的成功指标,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快乐吗?这些成功指标又是谁来制定的?
所以夏先生请求:“求你们闭闭嘴,别再打搅我行不行!”但夏先生永远未如愿。
社会永远都有主流标准,世人永远不会停下非议。除非我们内心有抵制的清醒和自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为之努力也能享受当下。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分享,他在黄河边徒步时,曾经装满一瓶黄河水。一段时间后发现,瓶子中的泥沙全部沉淀,只占整个瓶子的五分之一,而其余的五分之四都变成了清清的河水。他感慨:我们在匆忙和浮躁中,拼命地摇晃我们的生活,直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片浑浊。
焦虑就像泥沙,总是存在,但我们更要看到除了焦虑,我们已经拥有的清水更为珍贵。
面对焦虑,我想首先要接受焦虑的存在,控制它对于我们的负面影响。焦虑提醒我们查缺补漏,让我们能够未雨绸缪,改变可以改变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未来是无法完全预测的,接受不可改变的,拥抱未知风险。
想象一个画面,自我像车站,脑内纷杂的各种担忧和焦虑如同列车,但车站始终岿然不动。
其次,不要给自己的日程排得太满,不要成为时间的奴隶。有些时间、有些事不会给你带来物质价值,但会给精神价值,而让你快乐的时间都不是浪费。这一点,我是从家庭成员养花中悟到的,与植物的亲密与接触,带来的情绪治愈和精神能量让我惊讶。
有些事就是要慢慢做,才能享受其中。最近大热的电视剧《梦华录》,在宋朝风靡的点茶、绘画、书法,都需要潜心用时间修炼,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享受、心灵寄托,而越享受也越方能静心,去除浮躁。
小时候觉得磨平棱角、修生养性是生活所迫,长大后发现最终的受益者是自己。当你能够自洽、自如、清醒、独立生活,就能与“夏先生”共处,不轻易被世俗裹挟,享受这趟生命旅程。
夏先生的故事能消暑,是因为它告诉我们:在焦虑的年代,静心是奢侈品,更是每个人的修行。(完)
这是洛伊斯的第27篇原创文章
分享读书笔记的第20本书
______________
About me
前楚天都市报记者,现企业公关
“吸血鬼读书法”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