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从手机上刷到了贾樟柯的一部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看名字就很文艺,对于这部片子还是有点小期待的。
最开始接触贾樟柯的片子是在高中,其实当时周围很多人在看过他的片子后,或多或少的都会吐槽一句"有点土!"
说实话,相对于其他那些炫技、刺激、新潮的电影来说,它确实"土"。
但其实,当你真正看进去之后,就会觉得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藏在他的片子里。
贾樟柯通过镜头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单一又多彩的"社会众生相。"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主要是以作家贾平凹、余华、梁鸿三位作家为主要叙述者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和观众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乡村与文学。
不过对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片子,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说这就是个软广,另一种是觉得从贾导的电影中依然能看到他所想表达的一种追求和希望。
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都是正常的。
之所以有人认为这就是个软广,最直接的证据是当山西老人在忆苦思甜时,响起的背景音乐却是英特尔,这广告确实有点明显了。
再加上,这部影片中除贾樟柯之外的另一个编剧万佳欢,她是《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该杂志隶属于国侨办。
结合万佳欢的背景以及该杂志的受众的群体特点(多为精英群体),推断出这部影片可能是命题作文,也就是不同于贾樟柯之前拍摄的电影。
该片不是一部他完全说了算的电影。
还有人认为,影片中所主要的涉及的四位作家并未建构起乡村文学的脉络,与文学没啥关系。
对于这个观点,我觉得还是太绝对了。
相反,我却认为他们可以,所以在介绍他们时,用的资料是有点老,但那确实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东西。
而且有的时候多怀一下旧也不失为一件良事。
当然,对于这些作家们说得好也不能全部认同,比如片中贾平凹老先生对女儿贾浅浅说的话,"先做好妻子、母亲之后再写诗,不要把诗和生活混淆,一定要做个好女人。"
说实话,这句话放到现代来讲,难免会引起很多人的议论,为什么一定要做个好女人再写诗?为什么不能把诗意带入生活呢?
这对于贾平凹来说,应该是他们那一代人对女人传统角度的定义。
但如果放在今天,就......你懂的。
其实无论是从贾平凹先生还是本片中的另外两个重要人物余华和梁鸿,都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对其文学上的影响。
贾平凹因为喜欢读书,悄悄地把亲戚的书带回家读。
余华尽管多次被拒稿,依然不断的去各个地方投稿。
梁鸿尽管已经攻读完博士学位,完全有能力摆脱自己之前的生活,但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去。
就像贾平凹在《带灯》这本散文集中写过的关于"故乡"的一种定义:
你生在那里其实你的一半就已经死在那里 ,所以故乡也叫血地。
所以,无论是身处何地,血液里仍然有故乡埋下的种子。
当这种子开始发芽召唤你时,无论你身处何地,都会停下脚步,去拥抱那份刻进骨子里的记忆,养精蓄锐后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灵感的迸发。
最后,关于这部电影的名字,源于片中作家余华的一句话。
余华小时候,生活在浙江海盐,一座靠海的小城,去海里游泳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只不过那时候的海水是黄色的,而在学校上课时,书本上写的海水却是蓝色的,他经常会想:为什么我没见过蓝色的大海呢?
所以有一天,他游了很长时间,因为他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其实这也意味着,余华内心对外面大千世界的渴求,想要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蓝色的大海"是一种希望,这应该也是他一直激励自己在文学这条路的走下去的原因。
以上是关于贾樟柯导演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影片的个人拙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