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式写作实证14 2022-03-08

读《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第四章 方位隐喻,好似看得懂理论,但看其用例,理论观点和例子合不上,这章有些英语例子倒也能解释理论观点,比如上下中的高兴为上用up,悲伤为下用 down,但翻译成汉语例子,就不是“上下”这两个词了,看着翻译成的汉语例子,怎么也转化不出“高兴为上”这样的隐喻蕴含,也就是说,想不出来汉语对应的例子。

直觉反应汉语中东西、左右有尊卑之分,查阅资料后,感觉这是词语概念中的文化内涵,不是隐喻。

今天查到曾传禄老师的《“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解了某些困惑。

概念隐喻是指部分用于甲事物的词用在理解乙事物上。

方位隐喻是把某种空间关系或性状用于理解非空间关系或性状上,用于理解。

汉语方位词"里、中、内、外"在时间、范围、数量、状态和地位关系五个目标域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和隐喻意义,其背后反映了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模式。

时间:八小时之外、春天里、半小时之内、期中考试

范围:一里外、梦里、国外、肚子里有学问

数量:方圆百里、六周岁内、

状态:焦灼里、担忧中、喜出望外、

地位关系:内人、内侄、外孙

不学不知道,不反思不知道。

这看似习以为常的词句蕴含着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的秘密。

虽然有了相应的汉语方位隐喻的例子,但感觉和理论契合还有些隔。

需继续探究,要做到自己的例子信手拈来,看到书中例子,能立即反映出对应的理论。

还需说出这些语词背后反映的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模式是什么。

参考资料

“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10

方位隐喻,是把某种空间关系或性状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和性状之中,从而把握非空间事物或概念的性质的方法。

汉语方位词"里、中、内、外"在时间、范围、数量、状态和地位关系五个目标域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和隐喻意义,其背后反映了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式写作实证14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