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人说,年纪大了,就爱怀旧,这句话不假。今年以来,我越发想写关于童年系列的文章。写了第一篇童年“吃货”,就有点收不住了。每搜到一个吃过的零食,就引出无数的回忆,最后搜到小时候吃过的一个奶油冰棍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拼命回忆当时味蕾的感觉,奈何时间太久远了,实在想不起来了,最后只能对着图片发呆。




01

对于80后的很多人来说,童书和玩具都是比较奢侈的概念。

童书基本就是小人书,我看的基本都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一类的,黑白图画下面配上文字,图画挺好看,就是文字经常看不懂。小孩子也不懂什么“权谋”,只知道好看好玩。

玩具也基本都是很简单的。弹弓、沙包、玻璃珠、拍纸还有各种各样的折纸,纸船、纸飞机、纸衣服等。好一点的会有一把塑料枪,殿堂级别的就得属小霸王游戏机了。对比下现在的孩子琳琅满目又让人眼花缭乱的玩具,忽然感觉那时的我们好可怜啊。

不过仔细想想,我们的童年,虽然物质方面匮乏些,拥有的玩具少些,可却真的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整天像个傻子一样,一心只想着玩。

反观现在的小朋友,很多已经没有童年了。

每当看到报道中小朋友们沉重的书包,写到11、12点的作业,和被电视、手机、IPad占据的双眼时,我就感觉现在孩子太可怜了。

有媒体采访TFboys中王源的妈妈时,她曾坚决地说,如果可以重来,她绝对不会让孩子走这条路,因为她觉得孩子已经失去了正常孩子该有的童年。但是王源对此的回应却是,如果再重来,自己依然不想过平凡的一生。

TFboys是当之无愧的流量之王,每次活动都会带来巨大的轰动,功成名就带给三位成员的都是巨大的冲击。少年的提前社会化,不知道对他们,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02

最近看了一本童书,挺有意思的,叫《变成玩具的日子》,估计是受卡夫卡变形记的启发,把几个小孩都变成了他们各自的玩具(这波操作也是很特别了),让他们体会玩具被丢弃的心情,重拾纯洁、善良之心,找回自己的金色童年。当然,作为一本科幻书,也有小朋友喜欢的遇到小仙子,打败魔鬼Boss的情节,可以说是很有趣了。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要命的问题。那就是——这本书似乎太好读了,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读完了,可是写书评却迟迟下不了笔。为啥呢?因为我觉得,好像没啥可写的吧?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也不太波澜起伏,像坐了个假的过山车,刚上去就下来了。没有挖坑,没有撕逼,没有宫斗,没有外星人,没有历史.....你要我写什么?

我想了想,这大概就是属于成人的思维模式吧,就喜欢高大上看不懂的东西,觉得那才是好的。简单的东西,往往被认为肤浅不值得读。我想起读儿童绘本时,也是经常读不懂,比如有一个绘本叫《点点点》,我开始真的看不明白,不停点点点,一会拍手、一会吹气,很傻有没有?可是小朋友们却很喜欢。这就是思维差距。

我试着放弃成人模式,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去读,好像有了那么点眉目。

我觉得,孩子喜欢的东西,应该就是好看好玩的。那些十八层的铺垫、拐弯抹角、笑里藏刀、话中有话,他们是体会不出来的。他们要的,就是简单直接、在似乎稀松平常的故事里悟出点什么,可能是关于真善美的,也可能仅仅是娱乐。

如果这么来看,那这个变成玩具的故事就显得不那么“肤浅”了。这是一个找回童年的故事,是一个鼓励孩子们保持自己的童真的故事。故事里的孩子们被玩具之魔抹去了了和玩具们的快乐回忆,他们用丢弃玩具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可是这种形式的“长大”总包含了记忆的某种遗憾。因为这不仅代表他们丢掉了和玩具们的回忆,也把他们童年最快乐的一部分丢了。孩子总会长大,可是童年却无法再来。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被毁掉“童真”最显著的例子是林妙可。

08年9岁的林妙可因为在奥运开幕式上演唱《歌唱祖国》一举成名。本来眼看着未来是一片大好,可出名后,这娃就有点浮躁了,又是接广告,又是拍戏,又是去酒吧演唱,好好的一小姑娘,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穿的衣服总是一副成年大妈范,有时真是为她父母的着力点着急,挺可爱的小姑娘,这是整的哪一出啊?濮存昕和陈小艺老师曾建议林妙可自然说话,“回到原有轨道,去学习去成长”。这个孩子接触的东西太多太杂,让人害怕这孩子不像是孩子,会失去原有的童真。看她回答媒体问题一贯的“摇头晃脑,矫揉造作”,对她的公众形象真是捏把汗,都这么多年了,一点没有提高啊。现在林妙可终于上了大学,可是看了她最近出席活动的照片,还是有点一言难尽。

反观另一个本来应该出现在奥运舞台上的女孩杨沛宜。虽然她因为牙齿问题没能登台献唱。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她躲开了镁光灯的照射,因为父母想让她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不要被过早消费。在父亲的保护下,她像一个普通女孩那样长大。虽然缺少关注,但是却一路高歌猛进。赴美参加美国学术十项全能赛,组建自己的乐队担任主唱,从小真真唱到大。她一步步稳扎稳打,为自己喜欢的歌唱事业努力着。她的日子,过得低调而随意,努力而扎实,相比林妙可,我觉得她的未来真的像她父亲说的“有无限可能”。




03

在上海,玩具印象馆创始人朱宇翔,在12年组织了一场80后童年玩具展,他的梦想是未来在上海可以办一家展示怀旧玩具的博物馆,他说,玩具是有生命的,想把玩具以某种形式延续下去。我看了那个展的图片,尽管很多玩具我不是很熟悉,可是我依然能感受到,当年拥有这些玩具的人的喜悦的心情。

长大后我喜欢上了毛绒玩具,不知不觉就买了一堆,可总是被人笑太幼稚。我妈经常问的就是:你说你买那么多玩具干嘛?

我想也许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补偿吧。

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小孩子就是要有小孩子的样子,童年就要有童年的样子。每次看到那些涂脂抹粉搔首弄姿的小朋友,我总是感觉到一阵阵战栗,成年人总是有意无意把自己的意识形态输入给小朋友,以致他们越来越像“小大人”,私以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那些五花八门的课外补习班,某种程度上,也许是大人对自己当年未完成心愿的延续,而不是孩子自己的兴趣。

大人们,请把童年还给孩子,允许孩子保有他们的童真吧。因为那是无法再来的宝贵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劝君惜取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