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京一年》,并不是读后感

第一次对蒋方舟产生比较深的印象是在看《奇葩大会》的时候,在那之前只知道她是一位“少年得志”的天才作家。她在那期节目里剖析了自己有着一个讨好型人格,那个瞬间就让我一下子总结了自己的感觉,于是仔细的听了她的叙述。

其实在我们那个年代,青年作家并不稀奇。在读书期间,新概念作文便流行起来,韩寒、郭敬明等都是伴随我们一起成长起来。只知道蒋方舟是年少便创作,后来还被清华大学录取,似乎与当时辍学然后成器的作家有些不同。也没有专门读过她的作品,基本的了解就是停留在知道名字这个阶段。

前段时间蒋方舟上了几次热搜,因为某热点新闻,她选择成为一个站出来的指证者,也表明了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在争取自己平等的权利与社会的尊重。当然一个热点新闻总会被下一个热点很快的取代,现在好像已经看不到再有什么讨论。但是对于已经成名的他能够有勇气披露或许“不堪”的过往还是颇为敬佩的。

说回对她的重新认识,就是《奇葩大会》上说“自己好像都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去跟对方争吵,非常的害怕起冲突,非常的害怕,让别人觉得不高兴”。


自认为自己也是一种讨好型人格的人,在意别人的看法,不习惯因为自己给他人带来不便,宁愿去顺遂他人的意愿,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情感,不愿意将自己的脆弱展现于他人。虽然我没有机会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不受打扰的过上一年,当然我应该也没有这个勇气,但是读一下这本书还是不难的。如今读完了,也想记下我对这本书的感想,以及对于读书写作的一些想法。



这本书像是一本随笔游记,记录了一年间作者在东京的一些事宜以及随之而来的感悟。起初看起来像日记般絮叨作者初来日本的无措,好在我认为作者是一个内心强大且丰富的人,能够战胜寂寞与陌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步伐继续生活。按照作者的话就是“东京也拯救了我”,东京的一年,使她“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在我看来,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谄媚型人格”,但是的确也在东京一年期间慢慢做回自己,成为自己原本有的样子。这也是想让我去了解这本书的一个初衷。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艺术范畴的知识,比较作为一名理科生,以前完全没有了解过艺术相关的事情。还有就是我这种刚刚打算开始写作人,知道这个行当真的不是靠天赋,其中的努力与艰辛大有所在。

作者在初到日本时,因为每天中午会有人替她打扫房间,为了不让比人觉得她的无所事事,因此即便没事,也要在那个时间出去走走。想来我最近也是这样,好不容易争取来了近一个月的假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宅在家里的,即便是因为很小的事情出门,也要提前计划并告诉周围的人“看,我这个假期很忙的,真的是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呢”。

作者去看了很多艺术展,并延伸了很多其中的故事,这些事我曾经完全没有接触的方面。所谓画展、艺术展,可能在我的认知范畴里就是一些对色彩、角度的计较,其中的奥妙我还无法理解。但是每个艺术家的背后都有这些许挣扎的故事,让我知道了艺术真的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比那些理工科确定下来的定义和公式更难得来理解。毕竟“寿则多辱”,这也说明了伟大的艺术家背后惨淡的人生。

同时写作真的不是什么易事。现在的文字信息太多,短篇小说,新闻,公众号等等,仿佛人人都在做着一些文字创作,使得这个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让人误以为“写字”是个很简单的事,只是我们没有闲暇去培养灵感。但现在看来这个行当是万万不能缺少努力的,而且可以说是一个体力活。没日没夜的创作是对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挑战。就自己而言,目前也只能够写写下这寥寥几句感想罢了。

余下对各类展览的记录及发散,我还没有什么评论的立场,暂且默默吸收一些基本观点,就当拓展一下自己好了。

不是读后感的随便几句。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东京一年》,并不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