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读大学还有没有出路?

这是一篇读书笔记,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

该书通过对作者任教十多年来所带的几届学生们家庭、学习、就业等方面的观察,折射出中国大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以及最常见的成长路径。

黄灯是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院长。

在《我的二本学生》中,黄灯一个一个地讲述了她曾走近和了解的学生们的生活,时间跨度从2006年前后直到2020年。

这些年轻人全部来自她任教的学院——在书中,黄灯将其用“广东F学院”来指代。


现在有一个很时兴的词儿,叫内卷。

近两年来考研越来越热潮,这可能就是学生时代的内卷吧。

在黄灯老师的观察中,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

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

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

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

不同层级的学生,不仅去向不同的工作和城市,在考研的时候也会流向不同的层级。以前对“985”、“211”趋之若鹜,现在则变成了双一流。

在高考前我们的老师和学校教育我们,知识改变命运,其实就是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实现阶级跳跃和阶层跳跃,农村流向城市,小城镇流向省会城市、新一线城市,继之流向一线北上广深。

其实不仅仅是二本学生,就算是我就读的一所“211”大学,学生们也是这样的现状,只不过通过教育来实现阶层跳跃更难了。


电子冲击

在这本书中,黄灯老师通过对自己学生的观察,通过纪实的方式,展现了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多媒体、电子设备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黄灯老师却观察到“对人文学科而言,多媒体对课堂的干扰和伤害,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息的泛滥及花哨的内容,让老师无形中倍感压迫,也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理解上,缺乏锤炼的机会和耐心。”

因为这些设备越来越便利,信息越来越多,反倒是让我们缺少了停下来,静静思考的机会,我们的脑子了充斥着各式各样海量的信息,却发现我们越来越没有耐心。

现在我自己读书都有一个直观的感觉,那就是自己越来越没有耐心,甚至连续读书或者是写作一个小时,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因为信息获取越来越廉价,看一看视频总比读书来的简单,而我们的大脑总是习惯于偷懒。

或者说我们更浮躁了,在安静的书桌前,我们已经坐不下来了。


职业院校化大学

“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我的大学时代,教育目标指向的是为集体(祖国或社会)培养“人才”,而到我的学生,却变成了培养成为找到工作的就业主体,以温铁军老师的话,就是“把人变成资本化的一个要素”。”

“大学考证成风,学生无所适从,焦虑迷茫,盲目跟风,被各类考试牵引,学生根本没有条件获得更多闲暇时间,去好好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二本院校的大学氛围,在极其强烈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像职业院校。”

现在这不仅仅是所谓二本院校学生的底色,在所谓重点高校里,就业率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学教育指向性很明了,就是为了让大家毕业的时候,获得就业工作的谋生技能,而纯净的大学校园早已不复存在了,大学不再是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考证、参与各类资格考试,却在忽视大学最根本的底色——读书。在就业压力之下,尤其是这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放缓的趋势之下,大学越来越像职业院校了。

大一忙着适应,大二忙着课业考试,大三忙着实习忙着准备各种考证,大四忙着毕业找工作考研保研。

然后大学就过完了,忙着茫。

有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护身符的同学暂时获得了自由,悲催的是没有目标的同学,天天被盯着催着。


目标与求职

在黄灯老师的学生里,很多同学都知道问题的症结出在哪里,但是也都是毕业之后才明白过来,跟当下我们很多学生的心态一样。

毕业了临近毕业了,才有一回首已是百年之感。

“说到底,还是人生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前途的问题,变得迷茫。”

“则良认为大学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好的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没有做到严丝密缝地对接职业目标,他将此视为毕业后经常换工作的原因,“因为你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目标,随便乱撞,哪里接受你,不管好坏,是否适合,你都去。”

“第一份工作,会限制人的求职方向,成为此后求职的基础。除非有别的渠道或表现,决定面试官是否赏识人的原因,只能来自此前的工作经验,我的失误,恰恰是第一份工作太过随便。”

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也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在高考前。唯一的目标就是考试,不断地模拟考试,不断地升学考试,中考高考。

可是到了大学,期末考试不再是目标了。

原来一条小河沿着河床向前流动,那就是方向。奔流到海却发现,海面宽阔,有万千方向,却又没有方向。

当时多么希望有人能够指点一下啊,可是专业课的老师们教完了语言学文学史听说读写译就没有然后了,辅导员也是基本没有见到过的。

而上了大学第一节基础英语课,我才发现原来大学的课堂大学的专业是这样的。

迷茫且无助,一节节课埋头手机,就这样时光过去了,期末盼着别挂科。

甚是荒芜。

工作两年多的时间,才渐渐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想要什么,时间的代价很残酷。

在高企的生活成本面前,理想总显得很渺小。


学历与背景

“她第一次意识到,高考没有进入一本院校,没有进入985、211等高校,早已给她未来的选择,设置了重重的障碍。这些事实在高考的时候没有人告诉她,一些孩子放弃内地偏远处排名靠前的大学,进入广州这所以金融专业为主的院校,如果他们想以此为起点,进一步考研深造,南方的这座都市,事实上并没有给他们提供额外的方便。”

“我突然感觉挺幸运的,他们读了名校、读了研究生,无非和我一样,除了工资比普通老师高一点,工作性质和我差不多。”身处其中,她一直不敢提起自己的学历,不敢问同事来自哪个学校,怕他们反过来问自己的情况。当然,学历也并非毫无用处,陈雪后来发现,尽管她获得了工作机会,但因为来自普通学校,最后还是被降级为普通老师。”

最近有一档很火的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在那些顶着名校光环的同学面前,丁辉显得很另类,虽然他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来参加面试和实习。

或许这就是综艺效果,在一众名校生面前,丁辉只是一个陪衬。

但是在现实中,因为第一学历出身的原因,或许在简历这一关就被拒之门外了。

在海量的简历里面,通过学历等硬性条件,筛选的成本降低了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通过筛选器设置几个过滤条件,简历还没被HR看到,就自动流转到人才储备库里,等着灰尘了。

然而就算是读上了985、211、双一流呢,在疫情冲击下,求稳成了多数学生求职的第一选项。

公务员、教资、事业单位……回归到一个个格子间里,成了打工人,慢慢的习惯了格子间,日复一日的重复。


应试与目标

“从应试教育的通道穿越,他们来到大学课堂,在高中老师对大学想象的善意谎言崩塌、卸除了高考的集中目标后,他们如一卷失去弹性的弹簧,松弛的状态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他们成就感、满足感、目标感和生命能量的释放,依旧无法在现实功利目标之外,找到更多的通道。”

“十几年来,因为职业的关系,面对年轻人时,我始终坚持,能不能正视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不能直面自己,能不能和真实的生命体验打通,是决定年轻人是否产生力量的关键。我深知一群经过应试通道,来到我课堂的学生,因为此前长久对生命感受的剥夺,早已对真实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隔膜。”

“老师如果不能意识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是相比眼花缭乱的技能传递更为核心的问题,那么,所有的孩子,经过课堂表演性质的知识大雨,就像被一瓢水淋过,貌似酣畅淋漓,但各个知识点,顺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就会滑溜溜地消失。”

“应试教育让人失去理想,因为应试,孩子从小的人生目标就是学习,学习的目标是考大学,而大学毕业就为了找一份工作,大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她所理解的教育机构的逻辑,就是通过难度极大的知识灌输,在恶性竞争中,摧毁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多差,然后急切地意识到,必须报班,才是唯一出路。”

“现实对年轻人的训诫、淘洗,多年工具化的教育管理、就业至上的信条,是晚秋面临的现实处境;她身处其中,不过及时调整姿态,更快地加以适应,以另一种更为彻底的工具化方式,找到对付的途径。对现实的顺受和看透,是她面对时代、命运时不纠结的秘密。从个体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突围者的胜利,但从教育效果而言,却也掏空了年轻人身上更为重要的青春特质。”


家庭溢出效应

“越是和学生深入交流,越能感知其背后的家庭,在他们身上烙下的印痕,学生成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受制于家庭的溢出效应。”

“对学生而言,伤害最深的并不是贫穷,而是缺爱,童年缺乏关爱的孩子,到了大学,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自卑,内心无所依傍,始终有一个无法填充的黑洞。”


房子

“房子、房价对国家而言,只是一个经济维度的术语,但对1516045班的孩子而言,则是他们在离开学生宿舍后,锅碗瓢盆必须搁置的地方,他们的前途、去向、家庭、生活质量,都与此紧密关联。”

“这一代孩子,面对自己的处境,竟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他们无法想象一个不用租房的时代,也从不怀疑高房价的合理性。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的这些现实,会妨碍他们从更多的层面去理解自己的成长,妨碍他们从个人成功的价值观突围出去建构自己完整、充实、自我主宰、充满力量的生活。”

“如果说,经济下滑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还只是让他们感受到了找工作的难度,他们还可以凭借青春的热血,将希望寄托在个人能力的提升上;那么,浪漫主义般飙升的房价,则彻底瓦解了他们在大城市奋斗的念头,除了“丧”,除了选择逃离,他们找不到任何留下的现实理由。”

在学校里在象牙塔里,我们总是空想总是胸怀大志,希望以后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真正成了一个打工人之后,却发现这个社会真实的样子:是高企的房价、是微薄的薪水、是高昂的生活成本……

废墟。


但是,读书的确改变了命运。

同村里和我同岁的有五个人,两个女孩子小学没上完,就出去打工了,现在也还是做一些低端的工作。

一个是家里极度的重男轻女,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后来不上学之后就开始打工,挣的钱给了她严厉的老妈,可以把她吊在树上打的那种,一直到现在。

一个女孩子家里条件不好,自己也早早不上学了,开始打工,现在在等着嫁人。

还有两个一龙一虎,老虎上完初中读了个技校,大家都知道是混学历的,后来也是在到处打工,早年在长城汽车,这两年在郑州安定下来,前年已经结了婚。

龙读书上了大专应该是,好多年不见了,不知道在干什么。

我读完了完整的大学,虽然很荒芜,但是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读了很多书。如果时间全都荒废在手机和寝室里,很有可能我也跟班里很多人一样,完全荒芜了。

还有大三大四遇到的很多人,一直陪伴着我。


虽然还是难以摆脱高中时期的惯性思维,但是通过读书,读很多很多的书,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管理学的……

我们选择不了我们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读大学的意义就在于读书,塑造我们自己。

当小河到了入海口,海潮汹涌,我们在抗争之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方向。


说白了,别荒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读大学还有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