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过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不知道大家留意没有,“踢猫效应”的事情基本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
很多人现在如惊弓之鸟,上有老下有小,在事业上拼命奔跑。
很多时候,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我们奔溃不已。
不满意现状,但又不知如何改变,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这也是我以前的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直到遇到了樊登读书,让我生活和工作都有了360度华丽变身。
可是如果让我总结归纳,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突然变化那么大。直到今天,我听了樊登读书的《终身成长》,这一切的一切,我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描述了两种人的思维,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更准确的说,这也是一个人身体里的两种思维。正如孔子所说的君子和小人,不是两种人,而是每个人身体里的两种状态。
(这本书,今天我听了三遍。书里的内容我就不过多描述,书里有很多精彩的案例,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下樊登如何解读《终身成长》)
原来,我每天一直在听的樊登读书,潜移默化的激活了我身体里的成长型思维。
拿今天的事情来说吧。
经过一多星期的收集工作,欲在昨天上传资料报名执法证考试之时,我发现竟然有三分之二同事的相片都不符合要求,导致报名不成功。
经过简单的分析排查之后,发现大家的相片的相素不符合要求,不是低于100kb,就是高于2M。
机缘巧合之下,刚好有一名男同事来我办公室办事,我就马上请教了他,并让同事们纷纷现场拍了照片,抠图换成红底,调整大小和相素,最后确实有部分人的相片终于符合了要求。
可是,我发现调整过的相片,有些比较暗淡,还有些变形。正当我还要说些什么的时候,男同事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言下之意,符合条件就行了,要那么美观干嘛,找事做。
等男同事走后,我和办公室里的另外一名同事L一直还在摸索中。
今天上午,我也在不断研究,突然我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我高兴地和同事L分享。
接下来,我也打电话让剩下的相片不合格的同事都来一一拍照。
经过一天多的时间,我学会了打灯拍照,抠图换底,调整相片大小和相素,为了让有些“事妈”同事满意,我还学会了给相片瘦脸,各种美化照片的技能。
我从一个完完全全的摄影小白,成功晋级为一个可以简单处理照片的半小白。
处理图片,或许对某些人来说,是轻而易的事情举,可这对于以前的我来说,简直就是我望尘莫及的珠穆朗玛峰。
换了以前,为了省事,抑或提高工作效率,我都会直接通知让同事们重新提供合格的相片,而非像今天一样去“傻傻”地学习处理图片的各种技巧。
接下来,同事为了配合我们科室的工作,或许会翻箱倒柜的找其他的相片,又或许会去影楼重新拍相片,然后中间很大程度上出现相片不合格的情况,接着又得各种夺命call。
最后终于报名成功了,时间至少过去了一个多星期,还落个天怒人怨的结果。
但是这次,我花了一天半的时间,不仅自己学会了新的技能,节省了明年后年甚至大后年的工作效率,还让同事比较满意。
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
成长型思维还让我直接收益的就是,改善了和家人的相处模式,增进了我和老公的感情,还有面对调皮捣蛋的女儿,我竟学会了如何做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
我以前觉得或许我这辈子也就这样碌碌无了吧,不过最近我发现,我的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
都说喜欢一项东西,是一种能力。
我现在不但喜欢我的生活,我还对我身边的人和事相当满意。
我似乎感觉到了刘慈欣在《三体》中描述的场景:整个星空为我闪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