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说家谱

图片发自App


      记得很久之前问过堂哥,家里到底有没有家谱,有的话誊抄一份,留作传家宝。他说好像有,大概在大爷爷家里,可后来又听说实际上并没有。心里虽有遗憾,可想想也正常。想当初,俺高祖父和高祖母为生计所迫,无奈下背井离乡,一个用独轮车推着家当,一个用扁担挑着俺曾祖父,来大雁河南岸住下来,靠给大店的庄老财主家种地混口饭吃,这才慢慢有了俺们这一大家子。出来逃荒的人,自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会顾的上带家谱;况且祖辈大都不识字,也没那份闲情返回故里去誊份家谱吧。

      我真正见过的家谱其实是俺姥爷家的《何氏族谱》。姥爷老私塾底子,识文解字,这套家谱被他视若珍宝,秘不示人,平日里束之高阁,闲暇时他老人家偶尔拿出来翻阅翻阅。姥爷去世后,我大舅便把家谱珍藏起来,外人难睹庐山真面目。姥爷拿出来翻阅时,我跟着看过几本,都是二十年前的事啦,对内容的记忆稍有模糊。前几年大舅酒喝高兴了,在我再三央求下,拿出一本让我饱了饱眼福,这才勾起一点回忆,把整套家谱的脉络大体上串了起来。

      这套家谱全是线装本,约有几十本之多,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这不就是金庸笔下的四十二章经吗”,感觉好神秘。凡是家谱,都是在最初原本的基础上,随着家族添丁入口,一代一代不断增加修缮完成,所以有人说家谱是一部永无完结篇的历史档案,我深以为然。当然这一套也不例外,如没记错,当是民国十年左右修订。在修订之前,全县何氏一族曾开过一个动员会,地点定在莒州古城顺福兴酒楼二楼。当时给各处修谱联络人发了邀请函,均是用红纸黑字,蝇头小楷写成,发给姥爷家那张一直留了下来。我父亲偶然看到,见笔迹颇有古风,而父亲又爱好书法,就从姥爷那里要过来给自己校对笔锋。姥爷过世后,父亲觉得应当还给大舅,给姥爷家的家谱做个引子,才更有存世的意义,所以就物归原主了。修谱邀请函的时间、地点、事项记载的非常清晰,从中可以大致推测家谱的修订时间,算起来距今已有百年。

      姥爷为了便于检索和记忆,生前给家谱列了个纲目,贴在墙上。把他们家这一支,从一世祖开始一直到我老姥爷这一辈所有的直系祖,从左到右排好次序,也是红纸黑字,蝇头工楷,丝毫不见马虎。记忆中,我也是对照名录纲目翻阅的家谱。一世祖何柱,据我姥爷说是明初从浙江迁过来的,故他家祖上实际上是江浙籍。这里我就有一个疑问,民初官方强制的人口大迁移,是“山西填山东”,从江浙迁来是何缘由?接着往下看,我又发现家族中的许多嫡子有世袭军职,多数是世袭百户。约到明代中叶,家谱记载,有一家族成员名象美,任四川将军。因象美久镇边陲,治军严谨,朝廷感念其劳苦功高,还特意追封象美的祖父父亲为将军,家族荣耀一时间达到顶峰。 

      明代武官制中,并没有四川将军这个职位,四川最高军事长官应当是四川都指挥使,由都指挥使冲任当地总兵官。我想此处四川将军的官职记载或有偏颇,估计是个游击参将之类。联想到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所内的军户世世代代为朝廷提供兵员,其中的军官又多实行世袭制,再结合一世祖来莒地时间,我当时大胆推测,姥爷家祖上是随朱元璋北伐的军人,随军收复莒州后,在当地做了守备军,并世世代代定居下来。

      家谱后面的一段记载,更加坚定我的推测。约明末清初,家族中一男丁,某年某月被北鞑子掳走,但未曾忘却故土,伺机逃脱,愈年自北而归。这与当时的历史事件也是完全吻合的,满清入主中原之前,已经多次通过明长城的豁口,绕过明边军布防,轻骑突入华北1000余里,最远到达山东,沿途骚扰各州县,烧杀掳掠。作为地方守备军的世袭军官,面对外寇强敌,保家卫国义不容辞,但不幸在战争中被俘,又幸运的从北方边地逃脱,回家后娶妻生子,最终得以安享晚年,这应当就是家谱记载的真实写照。 此后随着满清建国,世袭军职被废止,家谱再无自此类记述。

      虽遭遇家国巨变,何氏一族始终自强不息,遵循乡绅家庭的读书传统,秉承忠厚为本、耕读传家的祖训,清代近三百年间,多人考中功名,秀才庠生不胜枚举。恢复高考后,村里考上大学的总人数在全乡也几乎是最多的。家谱中还有一些细节的记录,关于先辈祖茔的位置、祭日等信息,意在提醒后人,勿忘先辈,恪尽孝道。

    草草看过,记不周全,仿佛也只能说这些了,我娘舅家表兄表弟若看到此文,欢迎做更正和补充。

      大学的选修课老师说过一段话,可以为家谱做一完美注解: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册,也是后人汲取家族力量的圣经,它告诉后人,我们从哪里来,因何来到这里,我们有过哪些辉煌成就,我们遭遇过哪些困难险阻,我们终会度过劫波迎来家族复兴,我们今天依然在这里。总而言之,有一套家谱似乎很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忆说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