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 第四季拖延症的N种理由

3月26日中午回家看了一集圆桌派。下面整理一下:

1. 强迫症带来的仪式感。

比如出门的时候必须做某些固定的一些动作,比如说衣服跟眼镜要搭配等等。但是生活总是需要仪式感的。强迫症带来的这种仪式感有好有不好,但是无形中也拖延了时间,可能会导致迟到。

2. 沧海一声笑

3. 拖延症的本质是恐惧,是对死亡的推后。

因为人们总是本能的想要去把那些不喜欢做的事情,恐惧的事情放在最后,那到最后一刻的时候再去完成,不想那么快的去面对。当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再紧赶慢赶的去面对,好像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问题。

4. 人是一种次在(次岸)的动物,即是活在当下。

5. 自信心不强。

6. 危难之际显身手。

7. 事缓则圆

这句话体现出了中国智慧,有些事情先搁置着。,无处处理,等到后面机缘巧合也许事情就水到渠成,都达到了目的

8. 早到三分光,晚到三分慌。

简单的几个字,其实充分的概括出了拖延症带来的后果就是会慌慌张张。

9.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10. 吞云吐雾,把酒言欢。

守时是一种美德,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但是将迟到归为道德问题,对于被批判道德失范的当事人来说是否有点粗暴了呢?窦文涛认为,将迟到问题归为病理问题,当事人会觉得比较安慰。这种宽容,对于成年人世界而言或许不太实际,对于时间观念和道德观念形成中的孩童少年这种宽容就很友好,因为道德层面的批判攻击不定会发生什么复杂的心理反应。

关于拖延的成因,窦文涛引出“生活仪式感”、“强迫症”的因素。比如有些人,在出门前就是得先完成某一件事,或者临出门反复审视自己。有些人喝茶之前,吃饭之前,就是要完成某一项仪式(就像南方人外面吃饭得先用茶水开水洗一遍餐具)才能开始。但是这种仪式感、强迫症,已经形成习惯且对自己生活有影响的话,自己多少会有所认知吧。所以马家辉说,这些不过是借口,自己清楚自己的习惯,为了不拖延不耽误,完全可以主动调整时间的规划,自主进行有效干预。那自己知道是有这样的一种仪式感,那可以把时间往前计划,例如把表的时间可以往前挪一点。

马家辉认为,按逻辑来说,生活仪式感不是拖延的充分必要条件,他曾亲身经历的是技术问题引发拖延的连锁不良反应。有一次马家辉录节目迟到,一进门对每个人90度鞠躬以表歉意,而他那次迟到的原因,就是因为出门之前便秘。因此,拖延的成因就包括了技术原因引起的连锁反应。

说完技术问题(客观因素)导致的拖延,就谈到了主观意愿上的拖延。窦文涛提到了去年的节目《锵锵行天下》(这档文化旅行节目也非常不错强烈推荐)有一次在希腊遇到的一位嘉宾杨老师,当时也曾探讨了拖延症,杨老师的观点就认为拖延症是一种对于死亡恐惧的现象。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使他本能地去拖延,仿佛这样也可以拖延他的死亡。这个观点奥地利心理学家,《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的作者弗洛伊德就已经提到。

梁文道介绍,弗洛伊德在书中写过“拖延是对死亡的推后”,但是何为拖延症?拖延只是一种表征、(看得到的)真相,拖延的背后有许多原因,比如没有时间观念,比如刚才说的强迫症带来的仪式感,还有现在很多年轻人存在的问题——上瘾别的东西,比如游戏、网上社交。这段有点跑偏,不在刚刚观点的讨论上了。可能是因为对别的事情更专注,所以对一些其他不重要的事情就往后压,最后不得不完成就紧赶慢赶。

关于拖延是一种逃避,周轶君谈到自己有时候不想出门参加什么活动,或者不想见什么人,就会一直在家里拖着不想出门。接着马家辉带来了从作家止庵的书里读来的故事,大概是有一个家境优渥的男人正在外地旅游游玩,在酒店休息时收到家里女仆寄来的信,信中女仆报告说男主人的儿子溺水死亡了,男人看到这里很悲痛就把信塞进抽屉不看了,又继续开开心心地玩了三天,三天之后男人结束了游玩再打开这封信,后面还有更悲伤的,女主人因为儿子死了接受不了也自杀了,看完之后这个男人就在酒店上吊自杀了。这个故事多少有些荒诞,但是用逃避来拖延悲伤也好死亡也罢,都是真实存在、人之常情。这是符合人的情感规律。

窦文涛将“拖延是一种逃避”延伸到“人是一种此在的动物”,即人是活在当下的。当一个人有更喜欢的事情做,他就会沉醉在当下,逃避即将到来的其他不喜欢的事情,这属于掩耳盗铃、鸵鸟政策。当然也有许多人,会将目光放远,未雨绸缪,为大局而放弃眼前短暂的利益。因此,喜欢鸵鸟政策的人,心理上更偏向于不自信、惧怕压力、惧怕挑战、惧怕竞争。

梁文道就补充说,这种心理在最开始的精神分析就还是属于对死亡恐惧的投射、扩散,有这种恐惧因此会更需要能够忘记恐惧、能让自己沉醉的东西。

当拖延是为了逃避,通过陶醉进其他事物来把身边一切遗忘,将自己放进一个不一样的精神空间,就有一种化瞬间为永恒的错觉、假象,但实际上时间还是往前的。

这期节目的“拖延”话题中,梁文道仿佛是众人批判的对象,二十年前拖稿,前些年帮周轶君新书作序拖了九个月,周轶君笑说,九个月都够我生一个孩子了。可谓恶名昭彰,但后面也有解释到,这个也不是拖延的习惯问题,而是梁文道本人不太会拒绝人,因此积攒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做不完也就一拖再拖。在生活中如果不懂得适当的拒绝别人,那工作会越积越多,因此就不得不用拖延的办法来应对。

节目后面从拖延症还聊到了西方某些国家葬礼习俗中充斥的“拖”和“演”,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同逝世者的深厚关系、对其亲属的体谅安慰而迟到和演戏;聊到了小孩子的时间观念同成年人时间观念的区别,小孩子觉得时间很长很长,大人该体谅小孩子时间观念的形成;聊到了时间的定义、“一天”的定义,时间是相对的,有的人一天刚结束,有的人一天才开始;聊到了万物有序各从其类,在平行的时间轨道上各自忙碌各自生计,平凡的日常只有在被打碎的时候才会显得珍贵……

你可能感兴趣的:(圆桌派 第四季拖延症的N种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