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你”

现代人有一种感情叫做快餐爱情,因为它真的像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电光闪石间又可以消失得无影无踪。

网上把它叫做“蹦迪式恋爱”。

图片发自App

就像去酒吧参加了一场盛大的狂欢,在酒精的麻痹下,在DJ的律动中,让你片刻沉沦。

可是第二天酒醒了,你回到正常的生活,也认清了现实,于是迅速逃离,放弃这段关系。


“我从来不想独身”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我在等这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之前跟一个朋友聊天,聊到一个以前追过我的男孩,他问我为什么当时不和那个男孩在一起。

我说,那个男孩蛮不错,我跟他也挺聊得来的,但是他太快了。

朋友发过来一个奸笑的表情,我瞬间意识到表达不对。

我说,是他的表白来得太快了,他跟我表白的时候我们才认识不到一周。

朋友说,一周还叫快吗?我一般就两天。

我们都说,

现在是快餐时代,

吃饭可以叫外卖,

社交用手机,

逛街也不用了,

网上直接下单

学习可以报个5天速成班,

甚至连谈恋爱都可以三天决定。

图片发自App

我不否认这世上有种东西叫一见钟情,但人类毕竟还没有进化到3秒钟就能爱上一个人。如果没有颜值,何来的一见钟情?

仅仅是喜欢一个人的外表,这种感情也不会太长久,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因为同样的理由喜欢上别人;

而喜欢上一个人的内心,这样的感情会相对持久,因为两颗相爱的心是不会轻易转移。

所以多花心思去了解吧,总有人会愿意和你分享她的喜怒哀乐。

“慢慢喜欢你”

“慢慢喜欢你,慢慢的回忆,慢慢地陪你慢慢的老去。”

男生A认识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第一次见那个姑娘时,当场就加了微信,约着吃饭,隔了一天又请她一起看电影,没几天就开始送礼物。

姑娘问他,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

A回答说,喜欢呗。

可两个人好了没几天,A就开始玩消失,就跟玩游戏一样突然在线突然又下线了,没意外几周后两个人分手了。

我见过跟A一样三天就确认感情,过后因为小事闹得不欢而散的;

也见过一来就说喜欢,以为遇到了真命天子,在一起后很快受不了性格的;

还见过不少人,谈了很多个,完全没有空窗期,两段感情可以无缝连接。

大概对他们来说,忘记旧爱的方法就是新欢,刚分手就找下一个。

我知道,有太多感情都是:如果不是你,别人也可以。有太多感情速成的例子,让人有点恍惚,是否这样才算正常。

不想太快谈恋爱,是怕自己成为别人忘却旧爱的新欢,怕匆匆决定辜负了自己期待了已久的爱情。

图片发自App

想起我的一个哥哥,之前闲聊的时候,谈起他大学追了他女神三年多的往事,他说那时候很傻,心里眼里都只有对方,虽然女神在期间谈过男朋友,但是他也不死心,身边的闺蜜一个个都被他感动了,唯独那个女生,从没有把他放到那个位置。

我问他,那现在怎么样了?

他说,她去年就结婚了,现在没什么感觉,就只有祝福,其实还蛮怀念那时候甘心情愿为一个人付出全部心力的自己……

3年多的时间,不求结果,毫无保留,我蛮羡慕这个女生,觉得她是幸运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有人那么纯粹的爱过她。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喜欢古时候的爱情观,一切都很慢,相对于现在,那些认识一两天的喜欢又算什么喜欢呢?充其量算是好感吧。

我是不敢再因为一点好感就轻易喜欢谁了,越是长大就越觉得,仅仅是认识几天就认定一个人的行为,真的算不上成熟。

我有时候会想,

你没见过我难看的要死的样子;

也没见过我夜晚偷偷落泪的样子;

更不知道我这几年难的时候是怎么过的;

你甚至不知道我会因为什么而雀跃;

你凭什么那么快就说喜欢我?

图片发自App

快餐爱情的特点是,快。如果快是迫切想和喜欢的人更近一点,那很正常。我不反对快餐爱情,我只是不喜欢价值观逐渐倾斜演变之后快餐爱情的本质。

大多数人需要这份快的原因是,想节约时间,缩小成本,用有限的青春去遇见更多的人,一方面打发寂寞,一方面增加经历。

我始终觉得,喜欢和在一起是两码事。

喜欢是我被你吸引,但在一起是我想和你共度剩下的日子,在这个过程里我会越来越了解你,了解你的缺点会让我失望,了解你的优点会让我更喜欢你,如果每一天我对你的喜欢不能抵消新增加的失望的话,我会越来越不喜欢你。

想要慢下来经营一段感情,也想要慢慢地了解一个人,是想看看你究竟值不值得我喜欢,也想看看我们是否适合在一起。我特别能理解喜欢一个人就想立马和他在一起的感觉,但是每次我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事情很多感情都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感情在一点风吹草动之下,都会摇摇欲坠。

还有一种“我喜欢你”,并不是那种非要据为己有的意思。 而是想告诉你,有你真好,不管你是不是我的,都很好。 像喜欢山川与河流那样,不带私欲,仅是感谢。

所以,我喜欢你,也是一种祝福呀。愿你来日之路,光明而璀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