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记录生活之607天





幸福,是一种能力!

快感和痛感是肉体感觉,快乐和痛苦是心理现象,而幸福和苦难则仅仅属于灵魂。

幸福是灵魂的叹息和歌唱,苦难是灵魂的呻吟和抗议,在两者中凸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或正或负的强烈体验。

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享受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欢乐。对于沉溺于眼前琐屑烦恼的人,不足与言真正的痛苦。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中没有欢乐,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经欢乐滋润的心灵太硬,它缺乏爱和宽容。

在我看来,一个人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亲情,又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苦难,乃是人生的两项伟大成就。

那些伟大的灵魂,圣者如佛陀和耶稣,贤哲如苏格拉底和孔子,天才如尼采和凡 · 高,生前或者贫困终身,或者受尽磨难,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评估,他们都是很不幸福的。幸福这把尺子太小,衡量不了这些精神伟人的价值。


不过,倘若把幸福定义为人性的伟大,他们又是最幸福的。

幸福的反面是灾祸,而非痛苦。痛苦中可以交织着幸福,但灾祸绝无幸福可言。另一方面,痛苦的解除未必就是幸福,也可能是无聊。可是,当我们从一个灾祸中脱身出来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是幸福的了。

昨天看了周国平老师的关于幸福的认知,感觉非常清晰和深刻!自己也明白,就是不能用他这样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读过之后,对幸福、苦难、灾祸、痛苦的认知,觉得豁然开朗

!还有就是同样的苦难,心灵不同反应就是完全不同的!正如他所言,

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苦与乐的数量取决于他的遭遇,苦与乐的品质取决于他的灵魂。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苏轼、木心和祥林嫂、富贵,因为普通人太多且无名,祥林嫂、富贵就算是一个代表了!


所以灵魂的丰富与否,是人之间的最大区别!

所以,多多读书,丰富心灵和精神,人才更像一个人!

可以出一个作文题:

周国平老师说,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苦与乐的数量取决于他的遭遇,苦与乐的品质取决于他的灵魂。比如孔子、苏轼等之于阿Q、富贵等,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知,写一篇议论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持记录生活之60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