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清单之马拉松(终篇)

对着各类奇形怪状的石头,导游往往能天南海北地侃出或催人奋进,或匪夷所思,或感天动地的传奇故事。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在游客眼里顿时镀了层金,变得意义非凡起来。

对于跨越半个,甚至整个城市的马拉松赛事,怎么可能不掰扯掰扯,赋予些意义呢?

城市

WMM世界大满贯马拉松赛事——波士顿马拉松、纽约马拉松、东京马拉松、芝加哥马拉松、柏林马拉松、伦敦马拉松。六个赛事均以举办城市命名。赛道穿梭于城市,城市与马拉松就此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

捆绑最密切的当属经济。

芝加哥马拉松因赛事方体贴入微的向跑友提供递纸巾擦嘴等服务,被跑友评为参赛体验最佳的大满贯赛事。每年参赛人数超过4万名,而23%的选手是因为马拉松比赛才来到芝加哥。

(热情的啦啦队)

泰国普吉岛的乐谷浪马拉松吸引游客的意图更为明显:选在每年旅游淡季——最炎热的六月举行。组委会还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来吸引游客。例如,所有选手都可在终点免费享受全球闻名的悦榕庄按摩。泰式按摩被巧妙的融入赛事,独具特色又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已举办了十几年之久,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规格最高的马拉松赛事之一。

(痛与享受并存的泰式按摩)

2018年西安马拉松3万名选手中,外地参赛人数14460人,近总人数的一半。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外籍选手参赛。这无疑给将旅游作为重点开发产业项目的西安,一次向全国,甚至世界展现城市的大好机会。

(赛场上来了一群穿越的人)

外地参赛选手的交通、住宿、餐饮的收入就以是打底进项。况且舟车劳顿仅参加场马拉松比赛就走,岂不浪费。在城市中兜兜转转,逛逛景点,都会产生新的消费项目。

当然,仅吸引人前来是不够的,如何提供优质的服务,才是重中之重。

城市赛道的路线规划——需尽可能减小封路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沿路的医疗、安保、志愿者等大量工作人员的调配;各类物资要保证按时到场且供应充足……这一切需要无数人力、物力,和所有相关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才可以达到。

18年西马,无疑做到了。

(凌晨四、五点到位的志愿者)
(凌晨四、五点到位的医护人员)
(凌晨四、五点到位的安保人员)

且沿途补给站特色的绿豆糕、红星软香酥等小吃,也广受好评。

(有没有流口水?)

个人

马拉松赛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年过半百的跑者,六七十岁的也不占少数。

我可不敢称他们为“老人”,相比之下,跑在最末尾的我显得更老。

(完全不输年轻人的气势)

年纪在赛道上被弱化。甚至职业、性别等等平日标签,都在这个靠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终点的比赛中被忽略掉。它不像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需要运动员们“更高、更快、更强”。是需要你快,但更需要你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不停向前迈进。无论起点如何,只要脚下不停,都可以像龟兔赛跑故事中乌龟一样,爬步到达终点。

有一类人在平日生活并不常见,但在马拉松赛道上却经常现身——残疾人。

(轮椅上依旧奔驰)

其实不愿称他们为残疾人,感觉是因伤残、疾病,而被重新定义的一类人。他们外表也许会因为先天或后天的某些原因,导致失去、损伤身体的一些部位。但生活中,他们和任何人无异,也会自己吃饭、穿衣、和家人经历琐碎的日常;也会有工作上的烦恼和成就;也会和朋友谈天说地或怒目而视……

他们甚至比许多“正常”人都勇敢,选择跑一场马拉松。克服了一些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困难。

(全盲跑者严伟)
(断臂跑者任耀)

证明自己吗?也许是。他们本就和他人别无二致。

最后想回到自己身上。

初跑马拉松是迫切的想在生活中证明些什么。到底想证明什么,也不清楚。只觉得完成一场马拉松,人生会出现一个拐点,朝自己想要的方向走去。42公里都跑完了诶,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结果马拉松顺利跑完,还不止一场。生活依旧是原来模样。

(18.9.16李宁10公里欢乐跑)
(18.10.20西安马拉松)
(18.11.11秋季城墙马拉松)
(19.4.20春季城墙马拉松)

想象中的变化并未出现,没有因为一次马拉松就变成超级英雄,解决掉生活中的种种难题。遇到困难照样想要退缩,碰到麻烦依旧会撂挑不干。令人丧气。

但却收获了一点,马拉松很长,人生也很长。

俞敏洪曾说过:别人拿5年做的事情,我可以用10年,别人拿10年做的事情,我可以用20年。以后我保持心情愉快,到了80岁的时候,我一个一个把他们送走,我继续奋斗!

或许坚持到最后,才能享受属于自己的胜利。

许多人比喻,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马拉松有限,而人生无限。

祝愿每个人都能坚持到底,跑完人生全程。

希望疫情过后的我们,可以早日在落樱缤纷的季节,跑在武汉的大街小巷。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清单之马拉松(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