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丹尼尔•戈尔曼

书籍封面

一、前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所言:“信息消费的是人们的专注力。因此,信息越多,人们越不专注。”我们越是分心,就越难去深入地思考;思考时间越短,就越容易流于肤浅。

哈佛大学研究专注力的心理学家埃伦·兰格曾说过:“倘若心不在焉地生活,你便看不到、听不到、品尝不到、体验不到许许多多可能让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丰富刺激的事物。我们所在之处,就是我们从未到过之处。”

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曾说,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专注力很强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戈尔曼再次让我们认识到,专注力是可贵的资源,认真的投放,才能有丰硕的收获。意识到这一点不算太晚,请从此时此地此刻开始……

二、什么是专注力

我们都知道,专注可以让学习效果更强,但它的作用远不止如此。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情感与学业技能的区域相互联系,不能够专注做事情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也存在障碍。 专注力可以分为三种——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和关注世界。关注自我,会让我们更高效率地学习、工作,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关注他人,我们可以通过表情、声调、身体姿势来识别人们的情绪,更理解身边的人,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关注世界,就是要学会“整体思考”,建立系统思维

身处喧嚣之中,却能做到专心致志,这是选择性注意在发挥作用。海量刺激物源源不断地进入大脑,每种刺激本身都是潜在的注意目标,但选择性注意能让我们只关注一个对象,忽略其他所有东西。

现在儿童的成长环境跟家长完全不一样,他们与机器打交道比与人打交道更熟练,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种情况令人担忧,是因为:首先,只有每天都与真人接触和交流,儿童大脑内的社交和情绪回路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社会互动塑造了大脑神经回路。与人相处的时间越少,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时间越多,大脑越容易出现问题。 (以前我也觉得有些动画做的确实不错,我也有点喜欢了,小猪佩奇,贝瓦儿歌呀,但是后来总觉得这样有些缺陷,没有与人的互动,只是观看,对小孩的帮助能有多少,为孩子付出时间也是一种投资,而期望得到什么回报也是因人而异,如果自己也是沉迷于网络中,还指望能他带着孩子走出来么?)

三、神游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做某事时,脑海中突然冒出来“我是不是要买一双新的运动鞋了?我借的的书什么时候到期?”等等零散的思想跳跃而出。异或猛然发现,我刚刚在干嘛?文章还没写完呢,得赶紧写。对工作场所的调查发现,很多人的大脑都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之中。他们工作时爱做白日梦,会把时间浪费在浏览网页或看视频上面,对工作敷衍了事,专注力涣散。一般来说,人们在“神游”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不愉快的情绪中。即使内容看起来是中性的,也笼罩了一层消极的情绪色彩。在某些时候乃至很多时候,“神游”本身似乎导致了不愉快。正如前言所说,要想积极的生活,请对自己的生活保持时刻的专注力。

四、如何提高专注力

书中反复提到了“冥想”,不仅此书中,“冥想”对于我们的帮助不止于此,你会在很多书中看到它的妙用。提高注意力,缓解压力,提高兴奋度等等。专注力也是可以通过训练的:因此,冥想教练通常会教导你:一旦你觉察到自己走神了,就要把专注力带回原来的聚焦点,保持专注力。如果再次走神,重复相同步骤。一直如此,循环往复。

一次只做一件事 。如果你同时在做几件事情,那么可能没有一件是高效率完成的。人的专注力像肌肉一样有限,一件事夺走了你的专注力,留给另一件事的专注就少了。 由于我们的大脑是“单线程”的,同时间处理多个任务就成了效率低的根源。“一心多用”的实质是切换当前的工作记忆,这个切换的过程会损失你做前一件事时已经投入的时间。什么意思呢?我们需要一点时间进入状态来高效率地学习、记忆知识,但是并不是从你坐下来开始学习就产生的,而是在你持续做眼前的事10~15min之后才会产生。 你看,你以为自己只玩了5min的手机,其实你损失了20min。如果你正在学习的话,请务必“只”学习。

习惯可以得到训练“机械重复没有作用,不断调整动作才能越来越接近目标”。你必须刻苦训练,开始时犯的错误越多,突破就会越大。巧妙练习一定要包含反馈回路,练习者根据反馈意见发现并纠正错误——这就是舞蹈家对着镜子练习的原因。反馈意见最好出自专业人士,因此,每位世界级水平的运动冠军总有教练的指导。如果练习缺乏专家的反馈,你就无法到达顶级水平。

五、如何缓解专注力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时,一定会有注意力达到时限的时候,此时想再集中注意力就比较困难了。而且效率也很低。数据表明,这个时间大致是45~50分钟。不得不说从小学开始每节课45min还是很科学的。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限,基本上可以完整地理解消化一个重难点知识了,如果是写作业的话也足够写完好几道题。时间一到,请立即转入休息。我们的精力——体能、情感、意志力、思维都是有限的,如果持续过长时间没有得到恢复,又会重新陷入低效状态。

缓解专注力疲劳的办法与缓解生理疲劳的办法一样:休息。但如何休息呢?你可以尝试用较为被动的自下而上意识代替自上而下意识,在安静的环境中放松休息。密歇根大学提出“专注力恢复理论”的史蒂芬·卡普兰认为,最适合放松的环境是大自然。用意志力支撑专注力、有意识地抑制各种干扰,如果我们将这种主动状态切换为被动状态,不固执于一念,允许专注力自由关注进入意识的东西,专注力就能得到恢复。不过,只有某些类型的自下而上的注意才能恢复主动性注意所消耗的能量,上网、玩游戏或回复邮件则没有这种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注--丹尼尔•戈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