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著作《自我》笔记(100页~200页)

寻求自我认识 summit

1.人在一生中都在寻求关于自我的知识,这一过程由三种需要驱动:自我提升需要(想要对自己感觉良好,避免感觉不好的愿望);准确性需要(了解我们真正样子的需要);一致性需要(使我们的自我观念保持一致,防止发生变化)

2.在寻求自我的信息时,人们参考了多种自我信息来源:①物理世界 ②社会比较(和他人作比较)③反射性评价(纳入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④内省  ⑤自我知觉和归因(考察行为发生的背景并提取恰当的线索)

3.许多们相信自己比大多数其他人都好。人们会积极的寻求积极反馈,人们可能会为他们的成功设置障碍来隐藏积极反馈(自我妨碍)。人们胡UI选择性的和喜欢他们的人联合,以能够使他们的自我观念得到提升和保持的方式来和他人进行比较。对结果的归因是为了支持他们积极的自我观念。

4.具有消极自我观念的人会寻求关于他们的消极信息,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会寻求积极的反馈,当然必须是可信的。有时,当环境迫使人们面对自己消极的一面,人们更愿意获得真实的消极反馈。


第四章:自我的发展

我们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形象的能力预示着自我的出现,当我们进而能够修正我们的行为,使之符合我们所知觉到的他人的期望时,我们就成了“社会人”。(小孩子刚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约束,随意破坏物品、随意打人等,逐渐长大之后,就会根据接触到的他人的评价修正自己的行为,所以有了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也有知书达理,文质彬彬的人)就是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和社会的期望。

此外,设想,向某人示好,会做出特定的动作,比如挥手和微笑,所以为了用符号进行沟通而采用他人观点的需要就产生了自我。社会交互作用是自我出现不可或缺的,但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存在也可以产生自我,自我也不是必须存在,人们的行为可以是没有自觉和社会化的,比如发呆,只有发生某个事件(如有人喊我们的名字),才可以回到自我意识状态。

个体的社会化不仅需要采用特定个体对自我观点的能力,还必须能够采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点,普遍的其他代表了我们所身处其中的更为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由此自我得以完全形成。认知是自我的核心。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型

人类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理解在阶段内变化很小,但在阶段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变化会带来认知和心理上的成熟。

感知运动阶段:婴儿时期(0~15个月)主要特点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儿童完全以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为中心。称为“前表征思维”,因为表征思维还在发展之中。

前运算阶段:(15个月~6岁)仍然比较自我中心,但是发展出抽象思维的能力,极大的加速了语言的获得。

具体运算阶段:(6~11岁)在时间、空间和数学上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有逻辑性。多数处在这一时期的儿童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童话,可以理解顺序可以颠倒,开始明白守恒的意义(一杯水和一瓶水可能是等量的)。

形式运算阶段:(大于11岁)思考假设的事件和情境。能够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让个体摆脱自我中心,想到他人对事件的看法可能和自己不同。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化发展模型

人整个发展包括八种需要,每一种需要都与人们如何看待和感觉他们自己有关。

1.信任他人的能力。影响亲密关系的保持和建立。

2.自主和控制。自主感缺乏,导致羞怯和怀疑。

3.积极的操纵环境,发展自发性。当探索的欲望受到限制,就会使孩子产生内疚感。

八阶段

4.勤奋和自卑。勤奋指的是努力掌握与社会相适应的工具和技能。否则会自卑。

5.青春期,面临同一性问题,即“我是谁?”拥有可靠和整合的特性的个体被认为是达到统一性的;无法建立稳定和统一个性的个体将会面临角色混乱。

6.亲密的人际关系。成人早期,许多个体开始进入一种承诺的和持久的关系,如果不能获得这种关系将导致孤独。

7.成年中期,知觉到个体是社会中具有生产力的一员,。

8.成年末期。(白首回顾)如果感受到生命是有意义的,“他们是无可替代的”,便会有尊严的死去,否则个体会感到绝望。

这八个阶段不是固定序列,而是人们在生活中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如抗癌患者在年轻时便回顾一生,用余生追逐生命的意义;比如有的人结婚很晚,那么要紧的不再是亲密关系,而是社会责任,如生育。

人类是唯一能够将自己作为注意客体的物种,这是人类和动物的区别。

社会交往和语言,对于自我的完全发展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自我的出现却不那么必要。


第五章:从认知观点看自我

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①注意过程 ②解释 ③记忆(数据驱动或者称为自下而上的加工,积极的记录外部信息,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和理解到的完全取决于外部世界)

理论驱动:自上而下的过程,人们积极构建他们所体验到的世界,建构过程取决于先前的知识以及对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期望。

人们对他们自己的看法(认知)是他们用来加工信息的知识的一种形式。

自我包含生理特征、自尊和社会特征三个方面

自我复杂性

对自我的定义的方式越多,自我就越复杂,比如如果一个没有亲人的流浪汉,不会像总统那样思考,流浪汉每天只会想着生存,也没有家庭的考虑,而总统要考虑很多很多,也有很多渠道可以缓冲,比如政治上不如意,还可以向家人倾诉等等。

高自我复杂性,就是具有多种特性,(可以是有多重压力宣泄的渠道,比如爱运动、喜欢看书写作等等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人际、多重亲密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健康,但是复杂的自我观念也可能让我们陷入麻烦当中,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拥有所有我们想拥有的东西

每一个附加的特性可能是希望的,也可能是不希望的,它取决于这些特性是否与其他的相匹配。是否更多就意味着更好也取决于这多种特性是否相匹配。比如百万富翁、教育家、运动员、慈善家就是匹配的,而圣人、酒徒、僧侣、父亲就是不匹配的。所以要么摘掉一些社会面具,要么就努力协调。

高自我复杂性总与低自尊相联系,因为社会身份越多,责任越多,表明多重特征只有在彼此很好的结合的前提下才是有益的。

自我概念的确定性和重要性

确定的自我观念比不确定的自我观念更加稳定,不容易改变。人们的自我观念越确定,他们对自我的感觉越好。

自我观念也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一个艺术家比起一个运动员不会先在意自己的运动能力。

人们的各种特性也赋予了不同的重要性。一个人可能首先从工作的角度来看自己,而另一个人可能首先从家庭的方面来考虑自己。这些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生活。当触及重要的特征时,人们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

自我认识的特性:人们对自身的看法和人们赋予每个特性元素的含义同等重要,这就有了志同道合,但是即便志同道合,在确定性和重要性的看法上仍然是有差异的。

自我图式

指代那些人们认为具有特定自我含义的以及具有高度确定性的特性。

人们用知觉到的独立性,就是独立的自我观念(我很帅、我运动很好、我会画画等)来确定他们的图式。

自我图式影响我们加工社会信息,比如认为自己很优雅,就会接受那些认为你优雅的反馈,排斥掉那些你很笨拙的反馈。自我图式也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知觉,我们对某一种特质看的越重,那么我们在知觉他人时越容易使用这种特质作为标准,必须有些人认为交际高于一切,于是认为内向的人注定失败;有些人认为个人的努力比较重要,就忽视身边的人善于交际等优点。

自我图式还影响行为,与没有自我图式的人相比,具有自我图式的人在特定领域所表现出的行为与该领域更为一致。比如认同自己是个老师……不想多说了。

影响自我认识激活的个人因素

社会角色说明“我们是谁”取决于我们身在何方和我们在和谁接触。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比如种族归属,如亚裔美国人和美国白人对自我的描述就不同,再比如去到一个盛装宴会,如果你穿着随便,那么你就容易把自己分离出来认识自我。

社会背景也影响自我评价。主要是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当人们在心理上感到与社会环境的分离时,就会产生对比效应,,反之出现同化效应。

当人们在心理上感到与他人接近时,他们会对这个人的特征产生同化。当一个相关的群体特性是突出的时,人们就会表现出同化效应,而效果显著的是个人特性时,就会表现出对比效应。比如假使你身处的群体,你的群体特性特别突出,当另一个人做了好事,你也会感到有荣誉感,比如你是一个班的班长或者是组长,全组或者全班收到表扬,你会开心;相反,如果你的群体特性不那么突出,因而你把注意力放在寻找和群体中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上,那么他人的成功将会削弱你自身的成就感。

要成为一个高自尊的人(自尊值=成功/自负),高自尊的人能更坦然地面对失败,更加豁达。

人们对先前事件的记忆也能影响他们的自我概念。对先前时间的选择性记忆可以暂时性的激活自我表征,一旦这些自我表征被激活,那么他们将支配我们的行为。比如发生了一件事让你感觉你很能说会道,那么之后你就会更多的与人交际。

加工与自我有关的信息

鸡尾酒会效应:人们对于自己有关的信息非常敏感。人们常常会在嘈杂的场所听到有人提及你的名字。

对于自我有关的材料的记忆

自我和记忆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特性取决于我们所记得的成为我们自己的能力。

当人们想要学习的材料和他们自己的材料之间建立联系时,这些材料就容易记忆。材料涉及自身,和自己相关时,比较容易记忆。比如自己的话比别人的话更容易记忆,背诵有助于记忆。

自我参照效应:与自我有关的材料的高回忆率仅仅是因为这些材料得到了高度的组织和精细的加工。

与个人有关的记忆的准确性:

我们对一个事件的记忆不仅取决于体验本身,还取决于回忆时占优势的条件。内隐理论或我们搜索记忆时产生的微妙偏见都能改变我们的记忆。人们是否相信他们改变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引用的理论是在强调稳定性还是强调变化。如人们相信“天道酬勤”,便会去努力;如果相信“天命既定”便不会努力。

对过去的回忆取决于人们对于自己坚持的理念和所处的状态的信任程度。比如医生用心理疗法疗治病人,明明没有用药却让病人觉得自己变好了;比如某学生从前很努力,一段时间没有努力,即使成绩没有下滑,他也坚信自己退步了,因此不自信等等。

应用不一致的个人信息:

1.认知失调理论和努力调整

当人们所说的和所做的与他们的自我观念不一致时,他们就会处于一种让他们感到不适的厌恶状态(即认知失调),为了减轻这种不适体验,他们会进行合理化,或为他们的行为寻找借口。比如人们投入了时间和经历做某一件事,为了让自己相信努力没有白费,就会放大参加活动前自己的不良程度,来让自己相信他们从努力中获得了收益。

2.认知失调理论和态度改变

人们在两种情况下为了适应他们的行为而改变他们的态度:

a.当人们发现行为可以自由选择时

b.当人们发现行为结果对他们自身或他人具有消极影响时

比如某大学生励志发奋,一定要7点早起,然而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自由选择(早起或不早起都可以),早起也使他不舒服(对自身造成了消极影响),所以取消了这一想法。

3.自我肯定理论

比起调整差异,解决导致他们出现失调感的不一致,人们还可以重构一种充足的或得体的感觉。如果给予人们机会来重构他们积极的自我表象,那么他们就能容忍不一致。

有动机的信息加工

动机在引导人们产生和检验关于时间为什么会发生的假设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句话可以忽略)

自我服务归因

自我服务归因更有可能是经过逻辑思维产生的。

在一个事件发生后,人们就会产生一个似乎合理的归因假设,然后产生用来检验这种假设的推论规则,随后,收集与检验假设有关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最后,对数据进行权衡和整合,做出最后的因果判断。

信息的自我服务评价

人们会因为表面的价值而不假思索的接受积极反馈,而对于消极反馈,他们会仔细的考虑并试图寻找其他的解释。

submit

人们在个人信息上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记忆力,而且,个人信息加工通常带有个人服务偏见这些偏见的产生是因为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

1.认知心理学家相信,信息加工依赖于先前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关于自身的看法是影响信息加工的一类知识。

2.自我认识在记忆中是有组织的,有可能是一种等级结构。对某些人而言,这种结构是复杂的和完美整合的。对另一些人而言,他们的结构是简单的和高度分化的。

3.自我概念很重要,并且具有像自我图式所具备的确定性功能。自我图式影响了大量的心理过程,包括我们所注意的、所记得的、如何知觉和判断他人,以及我们的行为。

4.在任何时候,所能激活的只能是自我认识的一个分支。这种激活依赖于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心境和目标),以及情境因素(包括最近发生的事件以及社会环境的构成)。

5.人们总是会以将自己与社会环境相区别的方式来看待他们自身。总之,特质越独特,它越容易被自我概念所表征。

6.自我评价中的对比效应很普遍。当其他人比个体优秀时,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倾向于更消极一些。但并不总是如此。当人们在心理上和他人有接近感时,会产生同化效应。

7.尽管人们对他们自身的看法随周围的环境而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是适中的和短暂的。总的来说,人们的自我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以及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了相当的稳定性。

8.个人(或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总的来讲比非个人信息更容易记忆。这是因为个人信息在记忆中能被更好地加工,而不是因为个人知识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

9.个人信息通常会产生自我服务偏见。动机和认知过程共同产生了这些偏见。人们运用信息加工策略来判断和证实他们的自我提升信念。这些策略涉及记忆中的偏见,自我服务归因理论的产生和评价。


第六章:行为的自我调节

假定行为是目标定向的或是有目的的。人们选择一个目标,然后努力达成这个目标。通常,人们出于习惯、反射或冲动而产生行为(非目的的)。

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

三个过程:1.目标选择;2.行动准备;3.一个行为控制环路

目标选择

在人们能够有效的调节他们的行为之前,他们必须选择一个目标,他们必须确定他们想要做什么。

目标可以被知觉为不同的抽象水平,用广泛而抽象的语言描述的目标被认为比用精确而具体的语言描述的目标更有价值。在最普遍的水平上,人们的目标是围绕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来设定的。类似这种与自我有关的目标通常被认为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目标。

行动准备

设定了目标就要努力实现它。人们收集信息,根据可能的结果构建情境,并实施行为(预演,就是心理预演)。简单的说,他们设计和准备实施一项计划来达成他们的目的。(也有冲动而行)

行为控制环路

动物也会调节他们的行为来适应某些标准,在此背景下,消极反馈并不意味着不好或不适宜,它意味着减小偏差。

当个体没能达成他的目标,也就是说,他花的时间比目标所定的时间要长,那么个体会对减少差异的可能性形成一个期望。这种期望具有两重性,“不是······就是······”决策。就是说,个体对于能否缩小距离有着有利或不利的期望。与此同时,个体正在形成一种认知期望,他会因为他的成绩而产生一种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能以多种形式出现,从骄傲和自我满足到失望和绝望,依据这些情绪反应,个体将对他们的行为做出调整,改变方法继续努力或者是放弃目标。

三种与自我有关的现象

1.自我效能感

人们关于他们能否成功的信念对于自我调节过程有着极大的影响,这就是自我效能感。这些信念仅仅基于人们的部分实际能力之上,在任何领域内,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并不比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更有能力。

人们关于他们自己能力的信念事实上对自我调节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可能自我

人们对他们自己将来的看法也会影响积极行为,此谓之可能自我。我们所具有的可能自我中的大多数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样也存在着不良的可能自我。最典型的情况是,这些消极自我会担心我们在采取某些行动后万一失败了,我们会是什么样子。(例如,一个非常努力的学渣偶尔成绩到了前面,他就会担心自己重新变成倒数的样子)。然而,这些消极自我可能也会产生积极意义,那就是激励个体不断的去避免他们。

3.自我意识

自我具有反射性质,人们能够把自我当做他们的注意对象。但是,我们的注意并不总是向内的。多数时候,我们会关注外部环境。这就意味着注意的焦点是可变的,自我意识是一种短暂的状态。有时,我们能意识到我们自己,有时则不能。

当人们关注自身时(他们开始自我意识时),他们会将他们自身当前的状态与某一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因为知觉到存在差异(或是差异能否被消除的期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使个体处于一种不舒服的状态,从而想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减少这种差异:①使他们的行为与标准一致;②通过把注意力从自身转向外部环境来避免考虑差异问题。(比如宴会上别人说你衣服上有污渍,于是你便会去关注你的衣服,你会想办法除去污渍,如果污渍不能去除,又必须要参加宴会,那么你可能会选择忽略衣服上的污渍问题)

自我与自我调节

把自我调节过程(目标选择、行动准备、行为控制环路)和与之相关的三个过程(自我效能感、可能自我、自我意识)结合在一起来看看人们有关他们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是如何影响其行为的。

自我和目标选择

人们更看重与自身相匹配的行为,人们也看重能够使他们得以支配未来特性的行为。自我还以另外一种方式影响动机,这种情况发生在个体想把某种他想要建立的特性和目标结合在一起时。

如一个人认为自己热爱篮球,他就会去打篮球,看重自己在篮球球技上的进步;所以他们可能梦想着成为篮球明星,于是就会更热情的训练篮球;而热爱篮球,期望成为篮球明星促使他们建立目标,可能是短期的,比如在一周后要10个球进7个等等,这会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他们具有运动的能力,等等。

目标达成暗示了我是如何看待和感受自我的。这些联系为目标添加了更高的评价,因而提升了我想要获得成功的动机。通过在一个非常广泛的水平上分析目标,并把他们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联系能够使我们提高目标获得的效价。(比如背单词,更长远的意义是可以用语言交流和出国,我们就更容易坚持,长远利益)。

自我和行动准备

相对于自我效能感的人,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当然,这是任务难度较大时的情况,那时,比起怀疑自己能力的个体来,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个体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努力。

自我效能感和可能自我也会影响个体在实施某些行为之前所构建的心理图像。在承担一项任务之前,个体往往会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期。(比如学生可能会在期末考试前想象自己领奖时的样子)。这类视觉图像会影响成绩,即个体在完成任务前所构建的心理图像会影响他们的绩效水平。

自我和行为控制环路

自我调节过程的下一个阶段是控制环路,在确定目标并形成行动计划之后,个体开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一般而言,成功取决于四个要素:能力、努力、策略和运气。能力是一个固定的特性,像潜能,运气不在个人的影响范围之内,所以只有努力和策略受到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和努力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着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以及这一过程的持久性。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相对于怀疑自己能力的人而言,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的人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这种努力会持续的更长久。这种情况在个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尤为明显。

可能自我也和动力过程的这个阶段有关。能够生动的想象自己达到目标的人比起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来更加努力。在积极的可能自我同时也伴随着消极的可能自我的情况下尤其如此。比如一个学生同时有成为班里第一名的积极自我和倒数第一的消极自我,积极自我意象为自我通向成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诱因,消极的自我意象则为自己不能失败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理由。一旦积极形象强于消极形象,那么在两种自我意象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推动力要大于任何单一力量所产生的推动力。

自我和策略

自我过程也影响着人们在追逐目标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比起怀疑自己能力的个体来,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成功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有效和复杂的问题解决策略。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也能降低焦虑感,并使个体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任务上。

聚精会神的能力与影响人们是否能够实现目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屏除杂念的行为被称为意图的屏障。与不自信者相比,充满自信的人能够更好的抑制他们的其他想法,很少受其他想法的诱惑。

自我和比较过程

自我意识是比较过程的一个重要成分。在实施某些行为后,人们会监控他们的行为。比起环境来,人们在关注自身时更倾向于把他们的当前行为与相应的标准作比较。它告诉我们进步与否,或是否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自我,期望和行为调整

在将成绩与相关的标准进行比较后,人们形成了关于自己未来努力能否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预期。然后,对行为做出调整,包括坚持(向着目标继续努力,也许调整策略)或脱离(放弃任务或从心理上退出任务)。

注意过程也参与期望和行为调整之间联系,存在两种变量(期望和自我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一个变量因另一个变量而变化。自我意识能否导致更高货更低的努力取决于期望是否有利。

人们的态度会随着他们对自己的看法而改变,一些个体非常关注自己,他们会花大量时间研究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些个体被认为具有高度的内向性自我意识,与之相反,另一些人并不那么关注自己,较少内省,这些个体被认为不具有高度的内向性自我意识。

自我,情绪和行为调节

个体除了形成对成功的期望,还会对他们的任务绩效产生情绪反应。比起相对于目标的绝对距离来,个体所感知到的进步率对于情绪起到了更重要的决定作用。当人们相信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进步时,他们就会产生积极情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绪。

只要人们意识到他们的当前状态和相关的标准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是促进个体做出减小差异努力的主要力量。


防御性悲观主义

我的高中时代碰到一个同学,她总是说她考的不好,准备的不好,她很紧张之类的事情,然而她每次都考得很好,总之很烦人,不知道为什么她要采取低期望的策略。她应该是一个防御性悲观主义者。

防御性悲观主义者除了总能获得成功外,他们还总是怀疑他们是否能获得成功。他们往往会放大他们失败的可能性,固着于情况可能变得很差的想法上。对可能问题的关注提醒防御性悲观主义者确信可怕的事情不会发生,对消极可能性的设想激励着防御性悲观主义者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得更好。

对于成功的高度期望并不总能促进成绩,对某些人来说,想象糟糕的情况可能对他们更为有利,只要这个悲观者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因为问题总是客观的有限的,并不想他们想象的那样,而悲观的态度带来的焦虑不安和缺乏控制感促使他们过度努力,并且小心应对所有可能导致情况变糟的问题。

成就情境下的目标定向

个体对成功的期望和追求的目标都能影响成绩。对于目标有着两种取向,一种是表现目标取向,目的是为了表现能力,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证明自己是聪明和有能力的;另一种是掌握目标取向,采用了学习目标,他们的目的是培养能力,为了获得知识、技能,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

采用表现目标的个体通常会对障碍和挫折产生消极反应,他们把成绩差看作是缺乏能力的表现,因此他们不会投入到任务中而采取放弃任务的做法。具有学习目标的个体则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他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能力的缺乏,相反,他们把失败归因为没有充分的努力或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他们也不会把挫折看作必须承受的威胁,而是把他看作是应该掌握的挑战。

具有表现目标的个体所持有的是智力的实体理论,他们把智力看作是固定不变的。具有学习目标的个体所持有的是智力的递增理论,他们认为智力是流动的和可塑造的,因而可以发展和培养。这种观点使得他们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让自己变得更熟练为目标来解决问题。

表现目标并不总是不利的,具有表现目标又相信自己有能力的个体会高度活跃的寻求能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而且不会放弃有挑战性的任务,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个体不相信自己能力时持有表现目标才是不利的。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具有内部动机的个体会处于个人原因而努力,他们会因为学了新东西而感到高兴,同时发现教育过程是有趣的和令人愉快的;受外部动机驱使的个体努力的原因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包括金钱、鼓励、认可等等。

外部动机削弱了任务表现: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力的发展。(比如同样的学习写作,受外部动机驱使的人会热衷于学习各种技巧,迎合市场;而受内部动机驱动的人则是因为自身原因,比如写作可以发泄、可以放松等原因而从事写作。因此出于外部原因而写作的人可能急功近利,得不偿失,缺乏创造力。)

外部动机破坏内部兴趣:对外部奖励的期望会破坏内部动机,但这也并不总是如此。外部奖励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会通过强制或诱使个体以他们通常不会选取的方式来减少选择机会,限制行为自由,比如贿赂;外部奖励也可以提供有关个体努力和表现特质的重要信息。(比如证书和各种勋章)只有在控制性强于信息价值时,外部奖励才会对内部兴趣产生破坏作用。这意味着因为个体的努力而奖励个体并不必然会抑制他的工作热情。(我的理解是比如找工作,如果实在是缺钱,可能会随便找一份工作,而忽视工作的长久利益,因为缺钱这一客观事实蒙蔽了他的视野)。

自我调节失败

人们必须要在相互冲突的目标中作出选择,当高层次的目标和愿望(如攒钱和负责等)战胜了低层次的冲动和欲望(酗酒和无节制的刷抖音等),成功的自我调节就出现了。高层次的目标是包含自我意象的,他们表现了人们关于自身的期望,也表现了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成功的自我调节需要刺激这些上级目标并确保他们能够足够强有力的指引行为。

当个体能够超越当前情境(也许能获得即时的满足,比如无节制的刷抖音),而注重更远的目标时,超越性就产生了。(比如当一个赌徒欠债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赌博行为会让自己万劫不复之后,超越性就产生了。因为他考虑到了更长远的可能性而忽略了眼前的短暂满足感。

个体的这种超越当前情景克服冲动的能力是随着情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疲劳和分心时就想看手机),因此这强调某些因素可以阻碍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个体还是能够比别人更好的控制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自我》笔记(100页~2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