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读书笔记

前面读的三本书分别讲了如何利用行为设计学来让自己变得更好、利用内容创造引爆点以及制造巅峰时刻来吸引用户的眼球并让他们产生购买或者改变,都像菜谱一样可以当工具书来运用,碰到问题想想他们这里面的套路,所以具体还是要练习要用。

这本掌控关键决策讲诉的是我们在做重大决策时的套路,不是告诉你怎么做的更好,而是要避开哪些坑。具体来说就是WRAP(避免思维狭隘,也就是拓展选择空间;证实倾向,也就是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短期情绪,也就是在做出决策前,留出思考的距离;过度自信,也就是做好出错的准备。)

决策流程更为重要——比分析重要六倍。

一、拓展选择空间。

(1)避免思维狭隘。
1、要或者不要,能或者不能:选择只有两种吗?
注意选项背后的终极目标,指引你做出明智决策,也就是要确定问题的本质。
2、犹豫不决时,先分析机会成本。
3、消失选项测试:丢掉现有选项,你还能想出新的可能性吗?
4、身在其外,或者更能发现思维的狭隘。是或否式决定应该引起警惕。

(2)多目标追踪:时刻自省、速度更快
1、从不同角度,同时考虑多个选项
2、一个方案该6次和6个方案快速筛选
3、小心“虚假”选项:24种果酱反而不利于消费决策
4、预防心态和进取心态:避免消极结果和追求积极结果。
5、争取两项都选,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3)借助外脑:咨询解决过同样问题的人
1、从外部寻找:竞争分析、基准数据和最优方法
2、从内部寻找:以往的成功经验,找亮点
3、写下问题列表:同类决策以往会考虑的所有问题
4、类比法:科学家高效决策的秘密(爬梯子)
5、当可以从世界上丰富的选择中进行挑选时,为什么你非要自己提出想法?

二、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1)克服证实倾向(有利于自己假设的信息)
1、魔鬼代言人:务必听取反面意见(在机构内部形成建设性的不同意见的形成)
2、学会提问:探究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在权利地位明确的前提下,探究性问题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
3、用假设法进行批判性思维

(2)缩小、放大
1、常用外部意见,避免信息失真
2、搜索基本比率,从数字中窥探决策线索
3、到特定的地方查证特定的信息
4、先以广阔的角度入手,然后以一个特写的方式看待它

(3)尝试
1、先尝试、再迭代、最后决定(MVP)
2、能实验,就不要去猜测
3、面试错觉:纸上谈兵不如实际行动

三、做出决策前,留出思考的距离

(1)战胜短期情绪
1、在冲动决定之前,先暂停一下
2、10-10-10法则:10分钟、10个月、10年后,我会如何看待此刻的选择
3、小心认知偏见:曝光效应和损失厌恶
4、解释水平理论:离问题越远的人越能渗透本质,做出好决策

(2)尊重你的核心重点
1、选择各有千秋,怎么办?
2、人不是理性机器,尊重情绪,找到内在核心重点
3、精简次要事项,专注重要事项
核心重点:长期的情感价值、目标和志向,明确与践行是两码事

四、做好出错的准备

(1)预防过度自信
1、对结果进行最佳和最差预期
2、事前析误:假设决策失败,造成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事前预演:针对未来可能的种种结局,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4、安全系数:提前控制无法预测的结果
5、真实工作预览:光鲜亮丽不如丑话说在前
6、通过区间评估---同时对逆境和成功做出预测和准备,我们预先做好了有利于自己决定的布局。

(2)设置一个止损点
1、打破行为惯性,及时止损
2、设置保本底线,同时做出大胆决策
3、身边的止损点:独立包装薯片和论文最后期限
4、出乎意料的问题和意想不到的成功
5、止损点或预警信号提供了一个先于我们行动的顿悟:必须有所选择。

(3)决策流程的公证性
1、群体决策是中庸之道还是集体的智慧
2、如何看待各方对此决策的认可程度
3、充分信任决策流程

好战略的对面也是好战略。好的方法的对面是要用案例去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