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的态度 坚定的立场

一.你何时变成了爱咆哮的老师?

今天一位学前博士师姐回忆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进入幼儿园的前三天基本靠“吼”,然后嗓子发炎,就去医院打吊瓶了。不提高音量,我们就无法“镇住”幼儿了吗?何时开始,我们面对幼儿如此无力?

未毕业之前,我们怀着满腔热情、怀着对幼儿的极度尊重,进入幼儿园实习、工作。结果发现,让幼儿安静的午睡比写一篇论文还难。可悲的是,烧锅炉的大爷摆个脸色就可以让幼儿害怕而入睡。幼儿还是很天使,但是似乎有点儿“不受控制”,完全是脱缰的野马啊!教育是单向的吗?只是我们在改造幼儿吗?实质上,幼儿也在改造着我们。


二.幼儿的常规为什么这么差?

常规的建立就是习惯的养成,冷不丁有一天,突然进入一个中班的教室。中班的幼儿常规不好,想改变这种现状,就是在与惯性做抗争。

如若从小班、甚至小小班就注重点滴习惯的养成,建立好幼儿的内在秩序感,就不会外显为幼儿的常规较差。笔者曾在小小班作为一名配班老师工作过3个月,有一天,笔者的一日流程没梳理好,打破了幼儿的内在秩序感。幼儿园综合主题活动结束后,就该如厕-盥洗-喝水-吃水果了。可是那天棒槌了,也可能我尚未将园内一日流程内化为我的行动路径,漏了“喝水”这一环节,小鱼儿小朋友提醒我:“老师,还没喝水呢,该喝水了!”

幼儿对于秩序、有顺序的东西其实很敏感。幼儿是有能力的,我们要正视幼儿的能力。


三.幼儿违反规则怎么办?

建立规则之后就不可以打破规则。否则,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幼儿在游戏活动

结束后,没有将操作材料放回原位。那么,我们可以用温和的态度、轻柔的语气邀请幼儿在反思沙发上坐一会儿其实,“反思椅”只是一个代码。反思椅可以是班上的一个小椅子、小沙发,这只是一种形式,一种仪式感。重在坚定的立场,温和的态度。当我们需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矫正时,不是用愤怒的态度、很高的音量来震慑幼儿,这样幼儿会认为自己的行为让老师生气了,但不是实质上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打破了规则。


四.班上师幼比是怎样的?

一位好友在学前班做带班老师,一个人负责26位幼儿,师幼比为1:26。好友极为尊重幼儿,但是幼儿会和老师亲密无间,甚至去揪老师的头发。这位好友幼师非常迷惘,也有着深深的挫败感。但是1:26这样的师幼比,哪位老师又可以hold住全场呢?据了解,某些乡镇园的师幼比可能会达到1:70。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去理解幼师,完全工作负荷超重。

笔者所在的工作园所,师幼比可达到1:6或1:7,而且师资力量为本科水平。无论是外部的工作压力,还是教师的内在压力自我纾解的素质都会直接指向非“吵吵嚷嚷”的幼儿园班级管理。

五.读研是逃避作为一名一线幼儿教师的最佳选择吗?

今天诸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在一线幼儿园实践的经历,表达了各种内心的落差以及失望。然后总结为,所以我就来读研了。值得庆幸的是,笔者在一线实践之后,更加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研究生毕业之后,依然会扎根一线,做好一线学前教师。而不是逃离实践。

六.为什么要转行?

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毕业后会有同学转行?后来听到——一个不热爱学前教育的人,把她强留在这个行业,对她自己、对幼儿都是一种伤害。最终坚守在一线学前教育教学岗位的老师们,向大家致敬。

特别鸣谢:笔者所有的实践经验总结均来自广州市白云区培斐特早教中心。感谢李园长不辞辛苦让我在学前一线扎根实践。感谢园内所有老师对我的支架与引导,让我爱上这份学前教育这份事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温和的态度 坚定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