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父亲却不应是家庭中沉默的山。

芒果台综艺《爸爸去哪儿》连续五季收视一路走高,将家庭教育中长期被忽视的角色——父亲,重新拉回大众视线,母亲缺席的场合中,孩子与父亲的相处遭遇重重考验;

《爸爸说》系列漫画在朋友圈中被广泛传播,漫画里,面对孩子关于自尊、自强、自信、自爱等问题,父亲的回答向孩子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年初上映的电影《飞驰人生》,剧情主线是赛车手张弛不忘初心,重返赛场,在巴音布鲁克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隐藏在剧情中的父子关系同样打动观众

……

最近几年出现一个新词叫做“丧偶式教育”,指向那些父亲完全不参与教育环节的家庭,教育孩子的重担完全压在母亲一人肩上,父亲的家庭职责被简化为赚钱这两个字。

都说“父爱如山”,父亲们好像也理所当然的变得沉默,像一座高大的、安全的、可以依赖的、不声不响的靠山,他们在教育中的缺席成为一种越发常见的现象,74%的父亲认为自己为了家庭忙于工作,承担着养家的任务,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照顾子女,何况教育孩子的事,由母亲一人来承担也没什么问题。

这又进一步导致,当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后,局面变成父亲指责母亲教子无方,却不曾想到,问题的根源可能恰是在于父亲的缺席。

父亲缺席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普遍,事实上,这种家庭教育的模式对子女的成长隐藏着许多潜在影响。

有研究表明,长期缺少父爱或者缺乏与父亲的沟通,将会导致孩子出现诸多不良现象,比如:缺乏自信心、表现过于羞怯、沉默寡言、不擅长与人交流、不敢表达自我、忽视内心感受、缺乏进取心、情感冷漠麻木、冲动易怒、自律性极差、缺乏规则意识、不服管教……甚至是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

儿童心理学家杜布森在《养育女儿》一书中说:“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信,都和他与父亲的关系直接相关”,而在我们的家庭中,父亲的教育地位却被忽略了。

同样,也有许多资料可以佐证,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也将影响到子女在成年后对亲密关系中对另一方的选择。

父亲的原始形象代表力量和英雄,孩子总会将这样高大伟岸的形象倾注在对父亲的崇拜和幻想中,这被称为“理想化的父亲”,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男孩在成年后也会成为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

而在父亲缺席教育的家庭环境中,由于父亲没有提供情感上的支撑、价值观的引导、规则意识的建立、行为举止的示范,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内心力量过于虚弱、缺乏主见、唯唯诺诺,发展到极端可能就会成为所谓的“妈宝男”。因为男孩是通过崇拜、羡慕、向往,并从某种意义上战胜父亲这样一个角色来获得内心的力量和对自我的认同,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化。

对于家中养育女儿的家庭来说,父亲缺席教育环节,以沉默或者命令代替父爱的表达,情感的疏离和冷漠可能会导致女儿在成年后靠近年长自己许多的男性,寻找缺失的“父爱”,补偿没有真正从童年期走出来的自己,而这样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忽略真实需求的。

第二种情况,则是出于对情感冷漠状态的熟悉,同样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找了一位与父亲相似的冷淡沉默不善言辞的男性作为伴侣,复刻自己的家庭环境,将这种影响传递给下一代。

更有一些女孩,面对冷酷强硬的父亲,留下许多潜藏在内心中的创伤,导致对男性失去信任,难以与异性建立一段亲密关系。

女孩在与父亲的相处中能否获得安全感,同样也决定了女孩在成年后能否从亲密关系里获得安全感。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大,如何重新走上缺席的位置、回归家庭生活、真正参与进孩子的教育,是许多父亲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爱如山,父亲却不应是家庭中沉默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