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属》是一档求职节目。在其中一期节目中,一位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前来应聘。一开始,她在自我介绍中展现了她在学业和工作上的优势。突然,一位嘉宾不满地说道:“我觉得求职者上台,起码要注意一下仪容仪表,比如你刚才的站姿就有问题。”原来,这位求职者的站姿有点松懈,一条腿没有站直。主持人张绍刚笑着对求职者说:“你刚才有一条腿弯着站,整个人会有些向我靠拢,所以我稍微往后退了一下。没想到,一会儿你另外一条腿又弯着站了,又离我远了,我不得不又向你靠近了一些。”听完这磻话,嘉宾和观众都乐了,求职者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为什么站姿会引起听众关注呢?美国圣心大学专门研究过这种现象。研究发现,当口头和身体所传达的信息不一致时,人们主要看身体语言传达的情感信息。有句话说:关键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如何说的。这位求职者虽然背景优秀,但是身体语言呈现出的是一种松散的气质,让刚才那位嘉宾误以为她的求职态度很随意。
在演讲中,很多人是不太注意身体语言的。比如,演讲者整个身体都朝向PPT的方向,导致演讲者和听众没有眼神交流,听众自然而然也就一直盯着屏幕看了,于是,演讲变成了阅读。
要想展现强大的气场,演讲者需要重视身体语言的五个方面,分别是站姿、表情、眼神、手势、移动,这是10倍提升演讲气场的5大秘诀。通过运用身体语言,演讲者可以展现自信,打造自己的气场。
错误身体语言有如下几种:
站姿不正
表情僵硬
眼神不看
手势不做
移动不对
这些问题都会削弱演讲者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影响气场。我们将来一一解決这些问题。
很多演讲者在关注演讲的内容时,很容易忽略演讲的形式,比如和听众的眼神交流不多,手势不够自然,这会导致演讲者无法从气势上吸引听众。
一、站姿
提到站姿,先聊个话题:演讲能否坐着讲?曾经有位做建筑设计的学员说,他公司员工对客户演讲时通常都是坐着。但是在课上,我还是建议他站着做演讲。为什么?因为站着演讲时的气场会比坐着演讲更强。气场来自哪里?气场不仅来自于你说的话,还来自于你身体呈现给听众的视觉感受。当你坐下时,听众只能看到你的上半身,从听众的角度来看,演讲者并没有以完整的姿态做演讲。最好的方式,是演讲者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身体的前方没有遮挡物,这时的气场是最强的。
有句俗语,叫“站如松,坐如钟”。如果演讲者以驼背的姿势站在台上,从气势上就输给别
人了。我也发现一些演讲者,可能他们讲得一般,但有的人上台腰板特别直,这样的人即使不说话,只要站着就已经有气场了。
还有一种常见的错误站姿,就像《非你莫属》里的求职者一样,一条腿笔直地站着,另一条腿却弯着,这样的站姿看起来“很垮”,非常不利于树立自信的形象。
所以,正确的站姿就是双脚略微分开,与肩同宽,同时背部挺直,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有的人总有些别扭,喜欢把手插兜里,或放在背后。
其实,这些动作完全没必要,它们叫闭合式身体语言,会显得你很紧张,不够放松。
二、表情
演讲者的面部表情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由于紧张,很多小伙伴上台时是面无表情的。有一次,我做演讲培训的时候,屏幕展示了两张照片,面部表情是你给听众的第一印象,它可以展示出演讲者的亲和力。
如果你是在一个陌生的场合做演讲,希望和听众快速建立联系,那么你可以尝试微笑着说话。如果你无法做到,那也不必勉强,毕竟违背自己内心的表现是不自然的,反而会弄巧成拙。只要不是绷着脸上台,演讲时让自己的表情尽量放松一些,那也是可以的。表情可以通过私下练习来改善,经常对着小镜子练习微笑可以帮助你提升亲和力。
有句话叫相由心生,我们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我们的内心。要想练好表情,重要的是台上台下表里如一,生活里也要修炼自己,做一个保持微笑、开放沟通、愿意和人建立联系的人。
三、眼神
与听众的眼神交流,是演讲新人非常困惑的一方面。看哪里?看多长时间?怎么看?我们之前提到,有人演讲的时候眼睛只看着屏幕,不看听众。这是最常见的眼神交流问题。眼神交流的重要性是什么呢?它在增强气场上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当你在舞台上和听众有眼神交流的时候,听众看到的是一个专注的演讲者的形象。与微笑传递的亲和气场不同,这是一个专注的气场。
敢于和听众频繁进行眼神交流的演讲者,他展现在听众面前肯定是自信的气场。在眼神交流里,我们要避免以下三种问题。
1.演讲者思考时眼神会向下或向上看。我见过这样的演讲者,在演讲的时候,他忽然忘词,这时候他一边思考,眼晴一边往下看,使劲地思考下一句讲什么。还有的演讲者忘词时眼睛会向上看。对于演讲者来说,这是一个思考过程,但是从听众的角度看,眼珠翻转的动作非常难看。演讲呈现的不仅是内容,还有仪容仪表,即使是几秒的思考,我们也要落落大方。如果你在演讲中忽然忘词了,你想回避听众的目光,你可以平视前方,望向听众席的后面,或者略微低下头,沉思两三秒。这样,既避开了听众的眼神,又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2.演讲者频繁和某个听众眼神交流。演讲中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演讲者只和某些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比如专心听演讲者说话的听众、演讲者认识的听众、离演讲者距离比较近的听众。演讲和私下交流不一样,私下交流是一对一的,而演讲是一对多的。如果你只和前排听众做眼神交流的话,会让其他听众产生被忽视的感觉。我们在演讲的时候,不可能和每一个听众都有眼神互动,但是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五个方向。想象一下麦当劳的标志,那是一个大大的黄色字母M。眼神交流就是以M的书写方向为路径,按照听众席左下、左上、中下、右上、右下的方面移动。你可以与每个方向上的不同听众进行眼神交流。这样,你的眼神就基本可以覆盖现场大部分的听众了。
演讲中与听众的眼神交流时间多长比较合适?经过测试三种时长,分别是1秒、2秒和3秒。根据现场听众的反馈,1秒的效果过于短暂,显得眼神很飄。3秒的交流又显得有点长,听众会被看得不好意思,所以最佳的眼神交流时间还是2秒,既实现了与听众的互动,又不会让听众不舒服。
四、手势
手势是演讲中最体现气场的一部分,它是一个视觉辅助工具,能让我们的演讲更加丰富多彩。擅长演讲的人往往会用不同的手势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经常有新同学问我:“老师,我看一些演讲者在台上演讲非常有感染力,特别是手势非常协调,我就感觉自己在台上手非常拘谨,有没有一些标准的手势呢?”
手势一旦标准化,那么就缺失了演讲的魅力了,固定的手势没有力量,没有生命力,会把一个人在台上的发挥局限住。演讲是自信的传递,情绪的转移。肢体语言是第一个打开状态开关的关卡。对于一场演讲来说,听众评定好坏的标准:百分之五十五看演讲者在台上的展现(肢体语言),百分之三十八听演讲者的声音,百分之七是对内容文字的判断。那么,如果演讲者在台上紧张焦虑,僵硬死板,你的内容讲得再精彩,听众是没有感觉的。
除了在台上要有稳、定的台风,还要释放自己的肢体,刻意的去训练。胡老师教的肢体语言,绝对不是生搬硬套,不是一致化,真正的肢体语言由心而发,情感带动。勤快重复训练很重要,不断地训练打开肢体,慢慢就找到自己风格的肢体语言。
五、移动
身体移动通常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一动不动,另外一个是不停走动。如何解決这两个问题呢?
1.移动切换观点
想象一下,你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画面一直不变,你能坚持多长时间?听众也一样,演讲者在一个位置上站久了,听众也会感到视觉疲劳的。
如何移动呢?我们建议不管是在大舞台,还是在公司的会议室,都可以把演讲的舞台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但是,如果你要用PPT的话,站在中间会挡住PPT,所以有PPT的演讲,移动轨迹就是从左到右。那么你可能要问了,什么时候移动呢?
舞台上,演员的每一次移动都是有目的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表现主人公的内心变化,或是为剧情的进一步发展而服务。
对演讲来说,移动也要有目的,它可以很好地配合你演讲的内容。我认为移动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你要从观点一转到观点二;第二个是你要强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比如当你讲“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重要的内容”时,你就可以从舞台的左边移动到右边,身体的移动代表你在切換观点。或者在强调一个观点的时候,你可以说:“我想强调的是……”这时候,你可以从舞台的右边走到左边,用身体的移动来强调观点。
2.设定移动范围
除了演讲时一动不动这个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演讲者不停走动。前者的原因是紧张,后者的原因还是紧张。比如有一次一档综艺节目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嘉宾上台后,一边说着脱口秀,一边不停地从舞台的左边走到右边,然后再从右边走到左边,显得焦躁不安
不停移动的原因就是紧张,但频繁地移动会干扰听众的注意力。对这样的演讲者我建议不要让紧张控制自己的身体,可以提前设计自己在舞台左、中、右三个区域的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