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几句义正词严的大话就把对手吓跑,世界上没有这回事

/ 以文知友 /
看《知行合一王阳明》,对第一章末《新朋友和新敌人》一节中的一个故事颇有感触:

故事

当时王阳明已然龙场悟道,正大展其力投入到讲学事业中。其时,他已适应了龙场这块土地,并且和当地的土著发展出了深厚的友谊。他开发了一块空地建立了简易的讲习所,热情邀请当地土著前来听讲。

当地土著对王阳明好奇心已久,他们前来听讲,并被王阳明所讲的内容深深吸引,以致每天都来捧场(土著讲的语言和汉语不同,无从得知王阳明是怎么向他们传道的)。

王阳明在当地声名日盛,却因此引发了一个人的不满——贵州巡抚王质。王质早年在中央政府担任御史,知道王阳明,也早已知晓王阳明被流放至此。按王质的想法,王阳明到他的地盘任职,总要对他有所表示。可是王阳明那段时间太忙,忙着存活,忙着悟道,把这位大佬忽视了。

这本是无心之过,但王质坚持认为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于是派了一拨亦官亦匪的人来砸场子。结果场子没砸成,来砸场子的人反而被认真听课的当地人砸回去了。事情回报到王质那里,王质很生气。这一气非同小可,王质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他准备调拨军队铲平王阳明。虽然说天高皇帝远,动军队毕竟也不是小事。他转念一想,首先下了一道命令给贵州司法部长官毛应奎,让他通知王阳明前来道歉,力争免罪;命令上要求王阳明必须诚惶诚恐、毕恭毕敬。

毛应奎了解王质,知道这是官场中“廉价自尊”下的无理取闹。但即便如此,他权衡了一下之后,还是认为王阳明比王质更容易摆平。于是他给王阳明写信,讲明了要求。王阳明收到信后陷入沉思。这是他心学悟道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情。一番思考之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毛应奎,却不是道歉用的。

信里说:殴打那群流氓的本地居民本身不会无故打人,是流氓们先动的手。即使那群流氓是王质派来的,我和他本身并无关系,为何要道歉?如果他非要揪住这件事情不放,那你替我转告他,我在龙场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几乎一日三死,不怕事。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即使是流放官员,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此信一出,王质大为震惊。此事就此平息。

妙在点评

故事讲完了。让我拍案而起,以至于要激动到讲一讲这个故事的,是作者的一番评论:

“凭几句义正词严的大话就把对手吓跑,世界上没有这回事。如果真有,公平和公正早已立足人类世界。王质不再找王阳明的麻烦,最有可能是毛应奎周旋的结果。

一个人再怎么不怕死,不能轻易就死了,才是王道(此处赞叹李寻欢)。毛应奎是个颇具正义感的人,在收到王阳明的回信后,他亲自去见王阳明,并折服于王阳明的人格魅力。毛应奎也因此判断出了此间是非,并从中调和。有了毛应奎的周旋,王质也不便继续纠缠,事情才能平息收尾。

另一个故事

阳明先生有一个身份很奇特,他是文官,却是一个军事家。整个明代,文人被封为“伯”的有十余人,但是文人立军功而被封为“伯”的只有三人,其中一人是王阳明。王阳明去世后从“伯”跳至“爵”,终明一代,文臣有此殊荣者,唯王阳明一人。(话说回来,纵观王阳明一生,殊荣并未给他带来世人想象中的好处,却反而让他承受了世人想象不到的苦难处。只能参考性地表明他的军事才能。)

虽然王阳明确实从小热爱军事,小小年纪的时候不仅喜欢组织小朋友们演戏排兵布阵,还私出居庸关与蒙古人一起骑马射箭。但是我仍注意到一个细节处的故事:

1494年,王阳明在浙江余姚组织龙泉诗社,一时名动天下,被当时的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他却突然解散了龙泉诗社,重新拾起了军事。影响他做出这个选择的,是当时在浙江余姚附近山中居住的一位奇人:许璋。

许璋有两项绝技,一是能掐会算,誉为在世刘伯温。二是军事理论,他用多年时间吃透了诸葛亮兵法和奇门遁甲中的兵法部分——最重要的是,后来他把这些兵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王阳明

成功之不可复制处,在于细节

之所以对这个故事颇为感慨,是因为它让我感觉到:使一件事情成功的,有时竟是意料之外的因素;当然与之对应的,让一件事情不能成功的,也往往是计划中没有考虑到、或者认为不必要考虑的因素。

成功之不可复制处,在于看不见的细节。因此每一个成功,都有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而成功的故事一旦讲出来,就往往失去了其核心所在。所以大多数的故事,都是听不得的。

既然故事听不得,这故事又怎么样呢?哈哈,多半也是听不得。看到这里,不妨就忘了吧。

王阳明故事原文改编至《知行合一王阳明》,参考比对《王阳明大传1》。如有谬误,请联系指正,万分感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凭几句义正词严的大话就把对手吓跑,世界上没有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