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治愈你辅导孩子作业时的焦虑

本文摘要:

作业,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几乎无一例外的是父母更加焦虑。

这是一篇深度思考的长文,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你可以读一读。

希望通过我们的思考,能够帮助大家识别其中的缘由,以便更好的应对我们的焦虑。

格雷戈里摄影作品

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焦虑无处不在,原以为出现心梗什么的,只是一句玩笑话,那知道入了这个圈,这种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01- 关于焦虑的思考一

……

“作业是他自己的,我们家长就起个辅助的作用,不要那么着急!”

“难道他不写字也行吗?”

“写字是老师规定的事情吗?”

“是啊!只是老师没有太明确,我要跟他解释。”

“......这么着还是有道理的......但已经上了一年的学,怎么写个作业还总是哭哭啼啼,像受刑罚一样的难受?”

“就是遇到背诵才这样,也只是在你休息的周末才有背诵。”

“那为什么背诵会这样?快一年了还这样?一定有更好的办法!”

“难道什么都听孩子的就好,我们毕竟经历过,最起码能告诉他学习方法”

“这个,也是!但还是要慢慢来,前面约束太多,反而抵触更大。”

“已经够慢的了,背了半个小时,连这么简单的一篇课文都背不下来!!”

……

每次目睹老婆辅导作业时的焦虑,我总要不自觉的介入进去。

我意图是向老婆传递一些理念: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要给他足够多的决定权,不要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事情,要留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这些理念本身没有问题,但在讨论中,却因为所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方式有差异,总是难以达成一致。

我本意是缓减妻子的这份焦虑,却很容易被这份焦虑所裹挟,每每陷入到无休止的讨论中。

图片来自武志红微博

-02- 关于焦虑的思考二

为了搞清楚上述理念是否奏效,我连续三天提前从单位出发赶回家辅导壮壮的作业。

——为此还写了两篇文章《冲突不断的家庭作业(有经历者请进)》、《写作业为啥就这么不自觉》。

——按照粗线条的要求,孩子能够轻松的完成作业,并且效率很高,心情也愉悦。对于个别瑕疵的地方,我认为无需太过强求,比如,某些字没按老师的要求去写、背诵不太熟、写作业时小动作太多…..这些容易引发焦虑的“毛病”,在我这里都不是问题。

我这么做的前提是:坚定的认为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只要他认为没问题一切就OK了。

我之所以热衷于这种方式:

一是,男性本身的特质是粗线条的,不会去揪孩子更细的地方;

二是,我坚信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先保证能写、会写、会背,呵护孩子的兴趣是首位;然后逐渐加码,最后再向精细化的方向做要求;

三是,对于作业,家长只是辅助作用,一定要杜绝喧宾夺主。

事实证明在我辅导孩子的这几天,壮壮的效率无疑是最高的,并且更加快乐、轻松。

但,妻子认为我的方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太依赖孩子本身的自觉性,不能更好的督促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人自身的惰性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懒散,会不自觉的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二是,这种随性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在学习之初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写字不工整、背诵课文太随意、小毛病众多;

三是,学习本身是件痛苦的事情,不存在快乐的学习。

——关于学习是否快乐的问题,我在《不存在快乐学习,但也并非要痛苦》有详细的解读。不知道为什么,从没有推崇过“快乐学习论”的我,只要一提“父母要深入的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就会被很多人,尤其是我的老婆认为,我是在提倡“快乐教育”,于是据此一痛猛攻!——

其实我们争论的焦点是:孩子是否有自发学习的能力?我们到底是相信人性向好,还是人性本恶?

这么一来,问题就有了高度,也难怪我们总是在无休止的讨论却总是无法达成一致。

这个问题连哲学家都犯着迷糊!我俩也只能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做着微弱的调整。

图片来自武志红微博

-03- 心理学上的思考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总是一清二楚。

但是深入其中,总是因为自己的各种焦虑,无法做到理性的思考。

对于未知的恐惧,所以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对于固有模式的执着,所以我们无法接受更富于挑战却更好的模式。

其实,根本的问题,还是我们的眼界不够开阔,格局太小所致。

说的直接一点,就是我们读书太少!!

虽然,现在的父母文化水平都较高,但从应试教育中出来的我们,除了教科书,试问有多少人读过人类经典思想著作?又有多少人会对自己全然不了解的“家庭教育”进行过深度的思考?

不客气的讲,基于我们的“无知”,我们自然会惯性式的执着于和周围人一样的思维模式。因为那样是最安全的。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认为:

家长太热爱自己的头脑了,总是希望从孩子那里得到“即可正反馈”——一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就能乖乖地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好事。

所谓的陪孩子写作业,其实是监视加逼迫孩子做作业。

父母的这种方式严重的破坏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和学习的有效链接被切断了,能量太多的损耗在这种拉扯中,严重的阻碍了学习的效率。

这里面的根本问题是,相信你自己的头脑,还是相信孩子的自发动力?

图片来自武志红微博

-04- 不要因为“无知”而耽误了孩子

“天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言外之意就是对孩子的严加管教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他以后能有出息才各种逼迫和监督。

可既然我们那么爱孩子,怎么就不能在遇到问题时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学习呢?

很多苦恼于孩子作业的父母,都会以各种理由堂而皇之的把孩子的事情说成是自己的:自己迫不得已、孩子不争气、不管能行吗…..

可当问题依然无法有效的解决,甚至更坏时,绝大多数家长依然固执的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有效的,只是力度还不够。所以约束就会更多,而孩子更闹,问题还是没解决,然后家长继续增加力度…….

这样的父母好意思说自己是爱孩子的吗?!

在我们不断侵犯孩子“边界”的时候,难道我们感受不到孩子的痛苦?既然写作业这么简单的事情,最终要搞得两败俱伤的局面,难道它不值得家长们的反思?

只可惜,当我们受困于某种思维模式时,就容易爱上这种模式,即便它是无效的,我们也会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确信这种方法的正确性。

——当孩子组词时用到了一个很难的词,孩子已经决定通过查字典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妈妈却想尽各种办法要说服孩子放弃这个想法,写个简单的词就好……

——当孩子因为遇到困难,身体不自觉的晃动以缓减自己内心的焦虑时,妈妈却不顾及孩子的情绪,只是一味的提醒孩子专心学习,因为妈妈认为小动作就是不认真却不顾及内心更大的冲动……

……

我们常常感叹,说服一个人比从别人口袋里掏钱都难,原因也在于此。

可是,我们总不应忘记最根本的东西:

一个学生连最起码的作业问题都没有充分的自由,是不可能爱上学习的;就如同我们在工作中全无自己的意志,老板试图控制和监督你的一切,我们只会对自己的工作索然无味。

不过,面对这样的老板,我们还可以辞职走人;那孩子人,他能选父母吗?

拥有“自主力”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高压下的学习,只会让孩子以后的路越走越难,因为父母用这种方式成功的将作业转换为自己的事情。

图片来自武志红微博

-05- 不要跨越孩子的边界

父母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的指责孩子,根本问题是孩子的边界太容易被突破,不信你去指点指点旁人,只会遭到冷眼!

有些父母也是非常清楚的,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家长只是辅助的作用。

可嘴里这么说,当真辅导孩子时,又会由于自身的焦虑和对孩子的不信任,害怕孩子作业没写好、没完成作业、写的有问题……受到老师的批评。

根本问题还是不相信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又孩子的边界确实容易被侵犯,所以一次次的越俎代庖,顺利的将孩子的事情转化为自己的。

其实,老师批评几次又能怎样,一个能够自觉学习的孩子不可能学不好,并且没有那一个学习好的孩子需要父母紧盯着他们!

也许有的父母说,一、二年级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

但问题是,不排斥、不厌恶写作业才是培养好习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这个都无法满足,其它所谓的认真完成作业、写字工整又有何意义?

如果孩子连自由安排写作业的权利都没有,都是父母安排好了——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既定的步骤、必须完成作业才能干嘛干嘛的!

孩子会觉得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吗?

源头上都是错误的,后面再多的说教也无法证明你想努力做到不侵犯孩子的边界。

行为已经将你出卖!

如果,在孩子最需要说了算的时候不给他这个机会,那么后面他就可能越来越没有这个能力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一、二年级的父母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只是辅助孩子学习,不要跨国边界,做喧宾夺主、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彻底明白,学习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就如同父母要上班一样。

这样,我们一方面将本属于孩子的还给了他,另一方面孩子对自己的事情也有了一种完全的掌控感。有掌控感才有学习的动力,否则就是孩子为那些有掌控感的父母在学,这自然是最没有动力的事情。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被别人的意志所奴役的,哪怕那是自己父母。人是为了活出他自己的使命,活出他自己的热情和创造力——武志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彻底治愈你辅导孩子作业时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