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婆婆“无理任性”,儿子媳妇如何做人?这两对夫妻说出了实情

在中国社会里面,有一种家庭关系是根本处不好的,那就是“两代人”同住的家庭关系。很多人在还未结婚之前和父母住在一起,会感觉两代人之间也挺好相处的。可当人成家立业后,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双方关系持续下降,甚至到达了冰点。

身边很多人都碰到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公公婆婆过分任性,儿子和媳妇将如何“做人”?

说实话,这个问题看起来挺简单的,可关系却是相互交织,复杂的很。为什么这么说呢?两代人的隔阂是一种矛盾,婆媳之间的千年斗争是一种矛盾,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矛盾,两代人家庭之间的相处是一种矛盾,老一辈的任性和年轻一辈的不敢不从是一种矛盾......当所有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时,一切也就难以解决了。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几代同堂看起来很幸福,可现实却是各怀心思,针锋相对,比宫斗剧里面的情节差不了多少。”

两代人的相处,看起来本就是一件好事,可如果某一方拿出了“亲情”和“孝心”的绳索去绑架对方,那么这种关系就会失衡。最后,这种关系就会发生了“异变”。

第一个家庭:面对公公婆婆的任性,儿子媳妇变成了“绵羊”

在传统的文化里面,我们强调得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孝顺”。当孩子一辈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时,父母一辈就会拿出“孝顺”一词来加以教训,不分青红皂白,便把气发到了年轻人身上。

朋友家的公婆,刘叔和刘婶,便是这样的人。前段时间,刘叔和刘婶看上了某熟人推销的保健品,感觉很不错,便跟媳妇和她的丈夫商量,问问他们的意见如何。

朋友两口子听到刘叔刘婶的要求后,便在下面嘀咕了一会,一边查询着这种保健品的消息,一边看着这种保健品的价格。这两口子发现这种保健品买一个套装,起码要花费他们俩人半个月的工资。于是,他们便跟公婆说,问他们能否先不买,等以后赚到钱再买。

可刘叔刘婶听到媳妇的回答后,不仅脸色变了,还说自己的儿子娶错了人,甚至埋怨朋友这个媳妇教坏了他们的儿子,使他变成了“胳膊肘往外拐”的人。儿子听到后,其实也不好回答,一边是妻子,一边是父母,两边都不好得罪,于是乎,他选择了沉默。

朋友看到形势不对头,想到对方在辈分和气势上已经压了自己一头,如果刘婶刘叔在外面一说,自己岂不是要背上“不孝”的罪名。想到这,朋友不敢再说什么,便服了软,乖乖和丈夫掏出了钱给父母,让他们去过分花费。而他们两口子,则变得开支窘迫,就连衣服破了也不敢去买件新的。

在家庭中,儿子是最难做人的,因为他哪一方都不敢得罪,只能选择当一只沉默的“羔羊”,而媳妇,则是最容易没底气的,因为形单影只,没有人站在她那一边,所以她也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二个家庭:面对公公婆婆的任性,儿子媳妇用了“拖字诀”

两代人家庭矛盾的发生,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两代人住在一起,容易在摩擦中引起矛盾,以至于点燃了一触即爆的火药桶,让双方都没好果子吃。所以,面对公公婆婆的任性,有些人则用了“拖字诀”,一边拖,一边寻找着时机。

小区里面的杨伯一家,今年分了家。为何分了家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儿子媳妇受不住杨伯杨婶的人任性,以至于两口子跑到了外面租房子住,也不想住在一起。

有一次,杨伯和杨婶商量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老家的老房子装修一遍,让自己留在家乡的女儿能住得舒服一点。杨伯杨婶的女儿,她没有嫁给城里人,而是嫁给了村里的某个小伙,可天有不测风云,这个小伙的房子因老旧失修,烧掉了,只能暂居在老房子那边。

当儿子和媳妇听到老人家的要求时,其实很惊讶,家乡的那间老房子本就不算太烂,而且他们之前还回去看过,只不过是楼层矮了一点而已。可杨伯杨婶就拿着这一点不放,说一定要再加一层,让女儿女婿一家能住得体面一点。

老人家为了这件事,早上吵,下午吵,晚上吵,就连睡觉的时候,也不能让儿子那两口子有点安静的时间。没办法,这两口子本就工资不高,出了钱后只能沦落到“讨饭”的处境了,而且媳妇很不满,为何非要给小姑子盖房子,而不管自己的丈夫呢?

就这样,媳妇一气之下便拉着丈夫到了外面去租房住,不想理会公公婆婆太多,也落了个清静。面对父母的软磨硬泡,这两口子想无可想,只能用“拖字诀”。一边拖,一边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一直拖到了今天。

很多时候,公公婆婆的不公平的态度,便造就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家庭不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如果过分去强求对方,亦或是让别人当这个“冤大头”,不仅让人心生不甘,更会矛盾丛生,让这个家走向分裂。

公公婆婆过分任性,儿子媳妇如何做人?

无论是情愿当“绵羊”也好,无限期去“拖”也罢,都改变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代人的矛盾生活,究竟要何去何从?

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有一本是相同的,那就是儿子媳妇和公公婆婆的关系只能越处越差。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双方的问题,想想看,公公婆婆想做一些事儿,而你认为这样做不对,如此,公婆便拿你的“想法”去计较,说你不懂得孝顺。

这个问题的根本,其实就是双方利益出发点的不同。要知道,虽然都是一家人,可是,正因为所处的身份不同,他们的想法也就不同,他们所谋求的利益也就不能相一致。矛盾,不就由此而生了吗?

有些时候,父母不曾体谅过孩子,孩子也不曾为父母着想,让双方都下不了台面,都认为自己的底线受到了践踏,也就只能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倘若双方都为了一己私欲去行事,永远也只能在问题的边缘去徘徊,找不到最本质的方面去思考。父母一辈,如果硬生生地要求孩子去做事,不就是让他们的“孝”变成愚孝吗?

一个家庭,想要和睦相处,那就必须要有感恩,而又换位思考的心。这颗心,说得实在点,就是一颗懂“权衡利弊”的心。如此,才能平衡各方的利益,选择各方都合适的结果。

文/舒山有鹿

今日互动:你是如何与公公婆婆相处的?

请在评论下方进行留言,把你的经验介绍给更多人!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公婆婆“无理任性”,儿子媳妇如何做人?这两对夫妻说出了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