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坚持原创的day366 这是我参加付费效率手账课程中的分享文字稿。看完专业优秀的新媒体从业者的成果,仅排版一项,我的文字都仿佛脱胎换骨一般,自己都不认识了。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不排版没上进的我的包容,来自一个哭着要去学排版的小冒。
一个写作小白的日更复盘
我是小冒,野生又佛系的业余写作者,主业金融,经常忙到怀疑人生。
为了不变成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社畜”,我坚持自己的时间管理模式,做到了工作、读书、写作、娱乐和日常学习五不误。
读书方面,截止目前90本书。
写作方面,上半年坚持原创112篇文章,累计超20万字。
开始从公众号,扩展到头条,,豆瓣,人人视频,百家号等10个平台。通过原创认证,得到了黄V认证和平台签约作者认证,中过青云计划,开始有10w+文章。
为了平衡生活,爱好也没放弃,不务正业欢乐地刷了20多部新剧以及热门综艺和口碑电影。利用写作,让这个消磨时间的爱好变得有意义。
很多人羡慕村上春树的自律人生,但是坚持写作几十年,真的是对毅力、耐力、体力、创造力的多重考验,更是一场本能惰性和精力管理能力的终极较量。
很多人都曾经问我,如何坚持日更原创,把这件小事培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虽然我还只是努力并快乐的小透明,但是,在坚持写了360篇文章之后,我想结合麦子老师近期课程内容复盘,自己到底是如何将写作这条路越走越远的。
采用“5W1H”方法——
Part 1
人员 (Who)——写作者和受众的角色特点
写作,首先要明确受众。要避免写那些“自我欣赏”的文字——不要感动自己,而是需要引起大众共鸣。
我现在所分享的是特定适用于“屏读时代”的新媒体文章,具有“速度快,频次高,碎片化”的特点。
为了在平台战场上争夺稀缺“注意力”,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思维,要将“写作+传播”结合起来。
1、垂直度有助于快速成长
在一个领域不断深耕,用系列文章来提升专业,更有助于快速提高,积累稳定读者,打造出个人特色和风格。
我前期还有各种各样的题材,现在则是更倾向于反馈更好的几种题材:影视剧评,书评和生活职场感悟。尽量做到单一账号垂直领域的更新。
2、写自己想说的走心文字,但也要洞悉读者诉求
虽然不迎合市场,保持独特辨识度才能脱颖而出,但我们需要去表达读者心声,去反映能引起高度认同的观点和话题。
所谓的爆款文章,其实也有正面的“热点写作”。
我10w+的文章,很多是借近期热点新剧,阐述对共性话题的思考感悟。写得再好,不被人看到是没有用的。哪怕蹭了热度,至少我能保证,不说违心话,不会为了关注度而哗众取宠。
3、学会用户思维
我之前参加的读书团,团长就说过,哪怕是一个再小的公开发表言论的机会,一个再微不足道的个人品牌,也要像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去打理去思考。
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文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只是一味输出自我观点,要学习如何引发好奇心和关注,多运用“倾听”逻辑,多表达大家关心的,良性互动也是很好的动力。
Part 2
内容 (What)——文章要表达什么&表达技巧
《奇葩说》非常有借鉴意义。虽然选手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都在用“金句+讲故事”的方式,趣味横生,引人深思。
如果回归辩论本身,一味讲清楚是非,分清楚结果,那这个节目的可看性,存在感以及商业价值,都会大打折扣——没有人喜欢听别人夸夸其谈讲道理。
金句或许不易得,但是写故事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1、以情感为线索,多采用案例,故事拉近和读者的距离,用金句升华主题,说服力和冲击感更强。
2、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情实感更打动人。
3、表达克制不啰嗦,不过度发散跳脱。先让读者明白你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和观点。
Part 3
时间和程序 (When)——十年前开始写作最好,其次是现在
很多平台红利期已过,现在开始写作晚了吗?不晚!
写作本身可以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即使需要才华加持,灵感偏爱,最重要的仍然是长期训练出一种写作的“肌肉记忆",不然下一次风口来袭,依然是来不及。
我利用三个时间段来进行写作日更。
1、固定时间
一开始养成自己写作的固定生物钟,不要拖延或放弃。
我每天利用午休一小时的完整时间写加发表公众号。后来平台多了,就每天早到单位半小时,反复阅读前一天的文章,进行修改加工,并转移到其他平台上。
初入写作,绞尽脑汁几小时不见得有一篇文章的雏形。我们可以先用几天的固定时间,完成一篇文章。
2、碎片化时间
琐碎时间可以做些不怕被打断的事:构思,列写作大纲,列写作主题清单,查找素材笔记,查找资料。可以修改文章,但不建议用在写作。进入状态是需要较多时间,得不偿失。
3、暗时间
我特别擅长一心多用。比如通勤的路上放着电视剧,一边记录剧评灵感点,一边看自己喜欢的公众号学习;闭目休息的时候,在脑海中提前构思。几种对专注度要求不高的事,可以并行。
为了保证素材和题材,要学会“灵感堆肥”,我们可以:
1、用心观察——保持敏感性,多吸收新鲜事物;
2、深度阅读,大量输入——勤做笔记,深入思考发问:
这些知识和信息有没有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作者的观点我们是否认同?书中学习的道理如何运用,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
3、抓住机会,刻意练习——小到一次朋友圈和微博,也是公开表达的尝试。
写得好不好,群众们会以实际行动及时反馈。像我,虽然没有任何分享经验,还是鼓起勇气,努力尝试,完成麦子老师课程中这个分享。
Part 4
场所 (Where)——如何入手写作,告别拖延症
其实很简单:坐下来,开始写。相对其他兴趣爱好,写作投入非常低:一台无需联网的电脑,或者随便一张纸一根笔。
造成拖延症和畏难情绪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以下3点:
自觉写得太差,浪费自己和别人时间;
鼓起勇气动笔后,发现自己文字幼稚,低于预期,缺乏正向反馈激励,积极性和热情容易被打击;
写作过程中,思想里的“审判者”和“创造者”不停激烈交战,导致思维过程反反复复,不停自我否定,很难完成。
解决起来,就是21个字:
1、怕写不好: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没有人是一口气能写出来诺贝尔奖,也不是写得好的人才有资格写。创造一个简单,干扰最少的写作环境,专注进入沉浸式的“心流”模式。
2、怕进步慢:不怕慢,就怕停。
微小进步强过毫无进步。自己设定“进度条”,先树立一个小目标,像升级打怪一样,自我点滴积累成就感。
村上春树几十年来,每天都在固定时间写4000字,没有灵感或者灵感迸发都只写这么多,为的就是培养规律性和持久性。
我的习惯是,如果我“下笔如有神”,会一鼓作气,写到时间用尽,灵感用完。因为以我的写作量和爆发写作强度,远达不到作家要保留体力“持久战”的极限。
3、表达纠结:先完成,再完美。
写完再去审视。哪怕初稿很不满意,大不了推翻再来,好过什么都没有。
Part 5
方式 (How)——写作技巧的培养
1、最重要的技巧——坚持。
不管在哪个平台,一定要坚持做“高质量的持续输出”,而不是追求“昙花一现”的爆款。
以上对平台的总结,仅为我个人使用感受,仅供参考。
2、诚恳永远大于新意。
要对自己和读者诚实。自己不拧巴,不拔高,不矫饰,带着个人思考和经历的文字,能让人记忆深刻。
美国作家多萝西娅·布兰德说过:“没有任何场景本身是所谓老套过时的,只有单调乏味的、没有想象力、词不达意的作者。赋予你的写作以最终价值的是你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见,只要你写作时头脑清晰,思想诚实,就不会落入俗套。”
3、要有死磕的精神。即使做不到,也要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
4、永葆好奇心和敏感度。我会随身携带本子或用语音备忘录记录每一个灵感。
Part 6
为什么(Why)——为什么要坚持写作这种“自我压榨“
我看过新媒体写作书《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对我启发很大。
最后也引用这个成功的KOL的观点回答这个问题:
1、写作可以很好利用碎片化时间,投入产出比更高。原本用于网络闲逛的时间,创造出自己思考的产物,可以充分享受作为”创造者“的高级快乐。
2、写作使得逻辑思维更缜密,更具洞见/insight。
3、社会压力急剧加重,新一代人面对的是收入/职业生涯/思维认知的多重危机。写作,无疑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自我投资。
以上为全部分享内容,欢迎大家互动,在原创道路上一起进步。
- The End-
*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10w+的野生写作者。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公众号、豆瓣、头条等多平台@芸淡风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