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书对现代人已成往事

    前段时间在豆瓣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对你影响的一本书是什么?大家纷纷分享对自己触动最大的书和经历,很多熟悉的名字冒出来,《平凡的世界》、《看见》、《追风筝的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个豆友分享了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感叹道,“她岂止送了我一颗子弹,简直是送了我一个世界呐”。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妙!书籍对于读者而言确如礼物一般,它送予我们视觉上的旅行、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馈赠.....然后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却慢慢丧失了收到礼物的欣喜,将它看做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我的读书之旅始于小学教室右后方的一个图书角,一部分是学校买的,一部分是同学从家里带过来的。那时候的我们,还不会欣赏文学,更没有什么功利心,纯粹被教室以外的的世界所吸引——阿衰的漫画书、易拉罐的狗血言情、杨红樱等人写的的儿童文学...那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期刊是《儿童文学》,虽然取名为儿童文学,但内容并不幼稚浅薄。书页上标注着“本刊适合9至99岁的人群阅读”,我早熟敏感的性格与它绝对脱不了干系。

    当时有个同学借了我本《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新学校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她度过了美好童年的故事。多年后在豆瓣必读榜里再次看到这本书,当年在阳光打在书页上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也不知道那么小的年龄是否领会了作者的真意。

    大概因为当时太过入迷,从那时候起,我养成了一个不太优雅的癖好,在如厕的时候总要看书。再长大一些,看到三毛的《送你一匹马》,写到自己在家里随处放书,厨房啦、卫生间啦,顿感大方许多。

    初中时代最爱的就是在新华书店里闲逛,稀稀拉拉看了哪些书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当时畅游的快乐、抱着书回家的巨大满足却一直深刻。高中变得更忙,倒是没有敢在上课时摸书的胆子,所以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总是让我心驰神往,分外珍惜。阅览室修在教学楼对面,每每从题海里抽身而出,穿越长长的操场去对面上阅读课,常有一种跨越了大半个世界、遗世而独立的兴奋感。

    除了阅览课,我的高密度阅读主要集中在午睡前,以及每月一天半的假期,短得可怜的寒暑假。当时我寄宿在学校一个教职工的小区里,房间里有个大桌子,满满摆着我的几摞书,每天中午回去随意的拿一本,忙里偷闲看个半小时,再做半小时的题,总会感觉莫名的畅快。高二的时候班上有手机的同学学会了网购,帮我在当当网上“代购”,我人生第一次拆快递的欣喜就给了那几本网购的书。我记得其中有一本是安妮宝贝的《莲花》,当时看了很喜欢,经常感慨里面苏内河和纪善生的故事,有个男闺蜜对我嗤之以鼻。很久之后跟我发了条消息,“在天涯上看到有个人发了关于《莲花》的帖子,除了你竟然还有第二个人喜欢!”就差说出臭味相投四个字了。

    我高中在最好的班级,名曰“火箭班”,竞争非常激烈,经常让我压力大到窒息。如果说那时的我感觉被堵堵高墙包裹,那一众杂书就是吹进来的阵阵清风。我当时常想,这艰苦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哇,进了大学之后是不是就不用再强制自己,不用迅速离开书里的世界继续回到现实世界跌跌撞撞了,是不是就可以体会钱钟书那样扫遍图书馆的酣畅了。

    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自由却让我迷失了自我。进入大学,时间变的很多,我的阅读量却比高中甚至都少了,这让我觉得羞愧难当。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很难再彻头彻尾的沉入一本书的世界里,原来初高中那般澄澈的心境那么珍贵。 直到现在上了研究生,才在不断审视之后重新找回自己。中间的四年,浪费的最宝贵的四年,我感到深深的惋惜。

    再到此时评判哪本书对我影响最大,我想不出合适的答案。问句里的“我”不是我,是我整个人生里不断流动的各种思想、感觉的集合,而书籍就是一直改变我流向的一股力量。他不能说是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影响,而是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读书,曾经是我的心头好,但却不幸成为我的往事。

    庆幸的是旧事被重拾,来日且方长。

    不知道被手机圈住的现代人何时才能找到人生里缺失的一部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读书对现代人已成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