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6

杜甫的狂放

杜甫,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高超的写实手法历来受后代文人所敬仰效仿。其中《登高》更是奠定了他在现实主义诗歌创造的不可争议的地位。这首诗歌不管是意境还是手法都是杜甫一身中诗歌的巅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由近而远,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由景而情,再由情而人,道尽了杜甫后半生穷困漂泊,惆怅失意,给世人留下了个落寞,孤寂、可怜的背影。这也是大多数的人对杜甫的印象,一个极其悲惨的落魄诗人。

但你所不知道的是,就是这么一个落魄失意之人曾经确实一个多么狂放、自豪的人。这还得从杜甫的出生说起。

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712年),杜甫出生在巩县,今河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的县令,其父亲曾经官至兖州司马,后又为奉天令。母亲是当时大家族崔氏之女,父母的结合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虽不至于富可敌国,高官厚禄,但是至少杜甫童年乃至整个少年时期都是过得非常的舒坦,不解民间疾苦也不知穷为何物的。除去富裕的家境,杜甫的爷爷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这也为杜甫走上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殷实的家底并不足以支撑杜甫的狂,毕竟在他年少的时候唐王朝正处于从巅峰走下坡路没有多久,大唐盛世的余晖还在,所以像他这样的公子哥不在少数。正真支撑他的是他年少成名,锋芒毕露的才华。

虽是富家子弟,但杜甫却从自幼好学,七岁作诗,年少成名,小小年纪就成为当时不少大官贵族的座上宾。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更有甚者,李邕、王翰这样的当时赫赫有名的长辈也屈尊来访问他。李邕何许人也,要当初李白给李邕写信希望得到推荐却被婉拒,使得李白写下《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抒发自己的不甘与对李邕怀才不遇的不满。此时李白25岁,杜甫14岁,可见年纪轻轻的杜甫名声在外,居然超过了长他十来岁的李白。

富足的生活,学富五车的才华,让杜甫有狂放的资本与自信。那么他到底豪气到何种地步呢?我们以诗为证。《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诗是杜甫青年时期,大概20左右游历大江南北,如果泰山时作。全诗以问起笔,写出泰山的雄伟,作者此刻并未登上泰山,而是远观泰山,看到拔地而起的泰山有感而发。那么抒发什么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终有天我将登顶泰山,看看这芸芸重生。这就诗看似作者在写自己登山的渴望,结合当时杜甫虽满腹经纶,但无奈屡试不中,才有了这19岁出游的来头,虽说是主动游山玩水见世面,但是多多少少有点不甘,这登顶泰山,一览众山的雄心其实也是他终将登科及第,进入权利中央,施展才华的雄心。

这是青春年少,狂放不羁的杜甫。如果说少年的狂我们可以理解为年少不懂事,但是杜甫的另外一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则更加表露了他的雄心与豪气。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37岁时写给韦济的推荐信,也是表白自己志向的信。按理来说这是一封自谏信,表达应委婉含蓄,但杜甫在对自己的描述时却写到“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杜甫年少的时候就是充当了有用的观国之宾,谋士之才。读过的书超过一万卷(此处应为虚指,表多),下笔犹如神助,暗示自己能妙笔生花,下笔成文。我们经常把读书破万卷来规诫别人,不曾想原作者居然用来描述自己的,你就说还有谁那么狂。在看“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鼎鼎有名的李邕都“求”着和我见面,一个求字尽显其狂。要知道这就好像现在的市长哭着喊着要来见你面一样,多么的不可一世。这是杜甫在自荐信中对自己的描述,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毫不掩饰的肯定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与我们后来在他诗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读到的失意落魄的杜甫形象截然相反。

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杜甫不仅对自己的才华相当的自信,同时志向也是直白大胆的称述。“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杜甫的志向。什么志向呢?不是什么高官厚禄,不是什么个人荣华富贵,而是要像尧舜禹那样建立丰功伟业,名留青史。我们都知道,尧舜禹被历来被认为是贤君的代表,是才华能力的象征,一个三十几高考还没有成功的人居然说要成为像尧舜禹那样的贤才,这是何等的口气。注意这还是在推荐信,写给别人看的都这不谦虚,这么狂,可见在他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自己才华是多么的自豪,自信!

纵观杜甫前半生,天不怕,地不怕,蔑视权贵,傲视群雄,对自己的才华极其的肯定!他的狂放与志向甚至远超哪位被世人誉为世外仙人的李白,然后40以后的杜甫,在面对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屡试不中,唐朝衰落等各种现实问题的交织,最终他放弃了自己的浪漫与狂妄,转而走近民间,描写那个风雨飘摇的唐王朝,书写自己的飘零落魄的后半生。不可一世的他,终是向现实妥协,但也正是这种妥协,成就了他伟大文学成就,成为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