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教育---如何让学习艺术的孩子产生兴趣?》

从中国家长对孩子在业余时间上的兴趣培养教育而产生的畸形社会(文化)现象及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引发远爷对音乐乃至艺术教育的思考~建议~实践方法。


一、中国孩子的时间太“宝贵”

目前,一个中国孩子同时学习乐器以及几个艺术门类的课程,是非常普遍的。孩子们在被塞满的课程中,疲惫不堪,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不输在起跑线上。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大多很难得到学习的乐趣,更不用提培养真正的兴趣和爱好。那么,艺术教育该如何开展及怎样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呢?以下是远爷的一些看法。


远爷以为,教育从来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调动教育者全身心的精力、所有的感官以及知识储备、与孩子们(被教育者)建立起充分的信任以及毫无芥蒂的情感交流。因材施教,对每个不同的被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不要期望走捷径,用一个简单的方法窍门或者一劳永逸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孩子教育的所有问题。


只要态度对了,对所学习教授的事物有一个正确健康的认识,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此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财力、物力、以及最重要的时间都是值得的,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坚固基石的一部分。


比如书法: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学临摹颜体,光是通过安静枯燥地划线练习是绝对不会让他自始至终产生兴趣并生发热爱的,况且互联网时代有这么多物质上精神上的诱惑让孩子分心。只有家长丶老师精心挑选不同阶段颜真卿书法的贴本,悉心耐心地陪伴引导学生和孩子对比每一个贴本中字形、风格、气韵(可通过不同艺术门类的联想类比)的异同总结提炼,顺便以故事的形式向孩子讲述颜真卿的生平事迹文人轶事,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当然最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寻找、体验、感知并表达个人意见的过程(即使幼稚有偏差,也是极好的),让他情趣盎然。


二、让孩子学习艺术变为兴趣、乐趣、情趣。

就拿学习音乐艺术来说(不论西方古典音乐或中国传统音乐),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只让孩子学习技术而不关注其文化内涵、时代背景。不要带有偏见地认为孩子不懂深奥的文化政治以及历史因素,孩子们的理解力和领悟力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不要以为给孩子们讲解乐曲背后的知识、聆听相关的作品或名家名作是浪费时间。


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所学的知识、专业、艺术没有一个完整的、感性理性综合在一起的独立认识或判断,那他只会对这门学科或艺术越学越讨厌甚至厌恶,越学越没有感觉甚至抵触退步,抑或是在达到家长或老师所设定的某种的目标目的之后,再也不去触碰这门与之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伙伴束之高阁,更有甚者将其毁坏之,如同高考之后学生们疯狂地烧书撕卷用以泄愤。


远爷自己体验是,比如在教孩子弹琴,特别是课后家长陪伴(或陪练老师)练习的过程中,首先不是以大量的枯燥练习、完成老师的作业为前提开始训练,而是家长(或陪练老师)要做大量的功课,了解这段时间练习目的,同时如果开始阶段过于枯燥,家长(或者陪练老师)可以给孩子聆听古典音乐(不限于相关钢琴作品)甚至其他器乐曲、声乐曲、交响曲、歌剧、芭蕾音乐的经典演奏版本(摘取片段分析对比即可,而且大部分是出于感性而非理性),讲讲与音乐有关的历史故事、名人(音乐家)轶事(这一条也适用于一些不知名的作家的曲子练习)、音乐发展的简单脉络。这样起码能让孩子不讨厌练琴、不抵触音乐,怀有对音乐的纯真幻想(很少有孩子听到小星星变奏曲会愁眉苦脸而不跟着哼唱吧?)。


总是听到有人说音乐的门槛太高,那是对音乐的曲解。每个人心中都有音乐,音乐的本质是声音协和地、有节奏规律地振动。只要与内心的振动频率相符合就是属于你的音乐,打开你心扉连接你与音乐的钥匙。


莫扎特固然是神童,但是如果没有从小开始的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及周遭音乐环境的滋养,他怎能拥有天生优越的乐感?家长没有基础可以请专业院校的学生作为陪练进行指导。一个优秀的陪练会教孩子读谱预先想象音乐的形象,让孩子产生幻化多彩的童话世界,由此而对音乐产生兴趣。每当孩子做好繁杂的作业之余,通过学习音乐练习琴而减轻学习压力,放松了心情。孩子把学艺术当作娱乐,才生爱好兴趣,变成生活乐趣,融入精神情趣。


学习艺术(音乐)从来就不是一件高效省时省力的事。它们往往需要消耗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很多时候看似无用功),还不一定看得见明显的效果。因为艺术等一切与文化培养文化熏陶(包括读书)有关的教育活动,其效果的体现都是隐性的,对于人气质修养的成型期是漫长的。它会有很长的潜伏期,潜伏在你的基因里,厚积而薄发,一旦形成却能够惊艳周围所有的人,当然最得益的还是你自己。


不主张家长培养孩子过于广泛的兴趣爱好。一开始不知道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天赋在哪里的时候可以都有所涉猎地试试水。但是一旦发现其特长及真正爱好之处,则需放弃一些其他门类的规定培训,转而把大部分课余精力放在真正的兴趣爱好培养上。当然其他的一些基础人文素养,还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在一定频率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三、学习艺术要融会贯通。

对于艺术的学习,从来不是孤立封闭的。相反,要想学好一门艺术,必须对其他的起码两门以上的艺术门类有一些基本的艺术常识认知以及基础的审美判断。远爷的自身体会:学习某一门艺术,要想学好、深入(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主义的目的),必须以这门艺术本身为支点,同时联系其他相关的艺术,比如舞蹈、绘画、书法、建筑、诗歌诗词等文学。如果没有对艺术的通感认知体验,孩子所学的音乐是狭隘的,没有生命力的,死板的。如果孩子听到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不能联想到巍峨的高山或者波涛汹涌的大海,听到德彪西的月光不能联想到朦胧夜色下泛起涟漪的湖水,那么他们指尖弹奏的音乐也是枯燥的,没有活力和感染力的。


在教育中,大纲课本固然是节省教育精力和资源的一大利器,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显而易见:孩子的探索学习知识的能力被所谓的年级深浅给框死了。谁规定四五年级的孩子就一定理解不了高中的立体几何、大学的微积分?谁规定几岁的孩子就不能和瓦格纳、马勒、勋伯格的鸿篇巨制产生共鸣?!如果是这样,莫扎特是如何成就一代音乐神童的美名的?!杜达梅尔是怎样能够在十几岁就指挥上百人的交响乐团的?!我们不否认个别神童的超越性,但是,谁又能肯定有天赋的孩子一定只是凤毛麟角?!


比如,一个学音乐同时学数学的孩子突然了解到小提琴的音高弦长定理并对毕达哥拉斯产生兴趣,老师和家长就可以引导他在课余研读相关的历史背景、数学及音乐理论。搞不好就冒到高中函数知识了呢?虽然孩子不一定理解得像成年人一样透彻全面,但是一颗好奇的想要探索外部世界以及内心追求的理想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了。也许在不远的某一天他就突然开窍融会贯通了,创建出自己独特的一套思想体系,惊艳给大家看。


结语:

远爷觉得,教育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不要追求短期效果和即时反馈,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目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怀着百年树人的目的去教育,像曾国藩一样傻一点,“结硬寨,打呆仗”,坚持数年自然就有明显的效果和丰厚的回报。特别是对于艺术文学这种人文学科的教育,本来家长的目的就是陶冶情操,陶冶情操这桩事情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办法量化,需要慢慢来,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显出效果的细活儿。但是一旦根基夯实了,爆发出来的将是摄人心魄的力量与魅力,散发出来的亦是无与伦比的气质。


正如我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获奖感言那样“与科学相比,文学没有什么用处,但也许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它没有用处。”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它既务虚,又最务实。因此,家长在孩子艺术文化教育上的长期投资耕耘最为明智。艺术教育不能着急也没办法着急,放平心态,陪在孩子身边,与孩子蹲在同一战壕,让艺术陪伴孩子慢慢成长,共同成长。艺术人文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性格、能力、素养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艺术人文的影响力一旦勃发,其生命力远比那些应用技术强大的多,拯救民族意识的觉醒于水火危亡之中,成为民族的脊梁,时代精神的支柱!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艺术教育---如何让学习艺术的孩子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