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

今天是在近几年在阅读这件事上最有效率的一天,我看完了《被讨厌的勇气》整本书,因为它太吸引我了,从目的论开始就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打破了从前笃信因成长经验而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难以改变的认知。那些在原生家庭受到的不良影响和生活中遭遇的创伤,是否真的会对我们以后的生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日常大多数的烦恼都来自于哪里?如何将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而幸福,通过书中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解读,我好像找到了新的探索方向。

一、原因论和目的论

罗杰斯说:一个人的性格,是他过去所有经验的总和。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人际交往中出现矛盾,受到不良的情绪情感的时候,通常会追根究底的寻找其原因。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因果关系,许多流派的心理学家也曾探索和证实过这一点,近代心理学无论是精神分析还是人本主义都认为一个人个性的形成是内在认知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过去的经验总和就等

于现在的自己,我深以为然,在这种学说的支持下,我接纳了现在的自己,但同时也为此感到困扰,正如书中青年与哲人的对话:

青年:您是说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哲人:正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光流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复活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如果过去无法改变,是否现在的我也无法改变呢?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认心理创伤,对此他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因为某件事情,长久地陷于某种消极的情绪当中,继而产生的一切非正常行为,说明他内心本来就有促使他那样认为的“目的”。并非是由过去的经验本身造成。当你用过去的伤痛去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同情,来掩饰自己的消极,逃避,怯懦,其实这才是你内心真正的目的。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这和认知心理学当中的 ABC理论不谋而合,导致结果(行为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认知。

如果我们的目的不再关注于过去事件造成的影响,不再将他赋予决定未来的重大意义,不再依赖原因论而止步不前,那么我们便可寻求改变,并且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

二、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对于这一点,我找了许多事例来验证,我认为“一切烦恼”应该是不包括由生理病变所带来的,除去这一方面,事实上的确如此,不管是来自于社会、工作,家庭的烦恼,其实根本上都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烦恼。

我与书中的青年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讨厌自己,我感到自卑怯弱,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紧张、笨拙,而这样的表现又让我心生焦虑,这就像一个无解的恶性循环,最后我只想要逃避。

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当我们对自我评价很低产生自卑感的时候,想一想为什么会如此看待自己?是以什么作为依据来进行价值判断?其实我们都知道性格特性是没有办法来量化的,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将自己和别人放在某一个场景中进行比较,比如在工作中你会发现某些同事比你更能干,在生活中发现某些人比你的家庭更幸福,你觉得你不如他们,产生了自己无用没有价值的劣等感。其实你只是把眼光放在了某一方面比你好的焦点上,这种比较本身就是很片面的。

书中认为自卑感来自自主观的臆造,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劣等性”以及赋予他什么样的价值。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完美的人,当然也不可能有绝对一无是处的人。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毕竟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轨道,不需与任何人竞争或比较,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关于活在别人的期待当中,我想很多人即便没有为此产生过严肃的思考,也曾为此产生过困扰,小时候我们通过达到父母的期待来获得糖果和表扬,后来通过达到老师、朋友的期待来获取他们的认可和尊重,通过达到爱人的期待来获取他的感情和陪伴,像这样为了达到他人的期待而生活,还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吗?

书中引用犹太教义中的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但是,希望得到身边的人的喜欢,被他们所接纳,这本身是一个正常的欲求,不去满足他人的期待,并不是说要做一个旁若无人任性自私的人,书中为此讲到了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这一主张。

课题分离,如果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界限感,这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被模糊的一点。

父母打着以爱的名义处处干预孩子的生活,强迫孩子学习,强迫孩子放弃其他的兴趣爱好,这种行为被我们的传统定义为对孩子负责,而一个成年人发于自我的去做一件事情,不听从家人朋友的劝阻和建议,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就会被视为冷漠无情。如果要在负责任的父母和冷漠的成年人之间做一个选择,你会选谁呢?

中国的传统思想更注重于道德和情感,至于很多看起来正确的道理如果加以理智的分析,可能就不那么正确了。

哲人说: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想一想为什么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里,有的孩子和父母势成水火,爱恨交织。在亲密关系中总是企图去改变对方而导致矛盾重重,在我为自己的人生做某个决定的时候,要为是否迎合他人的期待而焦虑犹豫,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

哲人说: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而我们要谨记的是,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建立横向的人际关系,横向即平等,不管你面对的是任何人,从价值感上不要有高低之分,即便是在亲子关系或上下级关系当中,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并不是说要摒弃对长辈或领导的礼仪,而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通俗的来说保持灵魂的同等高度,尊重别人也是建立自尊来获得别人尊重的重要条件。

三、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

哲人: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小学的数学课本告诉我们,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只是当我们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背负着沉重的过往,又迫切的想要追寻前面的希望时,忽略了正在脚下的此时此刻。

亚里士多德曾说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很多人也曾以宏观的角度去思考过人生的意义。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严谨且长远的规划。但又有多少人能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呢?那些没有到达预设山顶的人生还是否具有意义呢?

很多人在面临重大挫折的时候,会对人生产生怀疑。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苦苦思索,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如果你因为受挫而感到消极,觉得人生没有意义,那么就去为人生赋予一个意义。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那么你就先去过好此时此刻。

哲人说:请你这样想,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

想起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正是有无数个以点的形式存在的此时此刻连接成了人的一生。正是由这些不起眼的刹那才组合成了你人生的终极奥义。

四、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当我们想要改变时,总是希望能更好的被别人接纳、尊重、喜欢,没有人希望自己被讨厌。但我们要成为自己,想保护自己的课题不被别人干预,就需要被讨厌的勇气。

哲人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是你行使自由以及获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如果有这样两个选项:被所有人喜欢却失去自我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却活出自我的人生,选择哪一个,如今我的心里仿佛已经有了答案。

书看完了,正如书上所说,许多人并不是没有改变的智慧,而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在此时此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活出自己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