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每个人活着都是一场悲剧——《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一个吸食天地灵气的珠子,因为同时吸收了正气和邪气而被元始天尊在炼丹炉中炼成灵珠和魔丸。本来应该让灵珠转世成为李靖第三子,然而申公豹作乱导致魔丸投胎为哪吒,而他将灵珠投胎成为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接着就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悲剧......

在这部电影里,每个角色都是一场悲剧。

1

哪吒的父母,殷夫人怀胎三年都没生出,好不容易生出来的,还是个魔童。李靖夫妇降妖除魔,以守卫陈塘关为己任,自己却生出了一个“妖魔”,根本上是他们的良心与私心拉扯出的疼痛。他们最终选择两者之间的平衡,但牺牲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2

哪吒的悲,自然不必说。好惨一娃娃!

本来应该是灵珠转世的,因为太乙那个庸才的贪酒成了魔童。

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被锁在家里不能出门。在家就在家吧,还没人陪他踢毽子。

好不容易他娘不用出去斩妖除魔了,能陪他一会儿,他高兴死了,还要假装不在乎。

没玩一会儿,娘亲又被公务唤走了。

见到敖丙愿意把自己当做朋友,竟然激动得哭了。

出门有小女孩找他踢毽子,结果被人扔臭鸡蛋了,什么情况,没干坏事还要被打!

为什么?这就是成见,因为他犯过一次错,所以自觉生成“他就是那样的人”的观念。

申公豹说:成见,是人们心中的一座大山。真的是大山,哪吒经历了被排斥孤立、被冤枉误会、被天打雷劈才让大家看清,哪吒的妖性被锁在了乾坤圈下。

所谓乾坤圈,就是用以压制灵魂中“恶”的一面,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社会规则、道德原则,这个东西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并不是哪吒一个人。

哪吒的悲,在于社会的成见,逼得他冲动地放弃了自我。

这里我提到了“自我”,并且在以往我的文章当中也经常出现,我想简单说一说这个概念。

我所理解的自我,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坚信自己的善恶观,并坚持执行下去,不受环境所迫,不受他人影响。

3

申公豹和龙族是同一类人,他们被人们看作是“凤凰男”,有着低微的出身,凭借一己之力飞上枝头当凤凰。

然而我们知道,那些被人们定义为“凤凰男”的人们,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人们对他们的成见,出身卑微,就算当了凤凰也是假凤凰,他们根本不能被所谓的真凤凰接受,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

所以申公豹哪怕本领过硬也根本就没有被元始天尊列为昆仑十二金仙的候选人之一;龙族哪怕为天下降服了众多的妖怪也不会被天庭封官加爵。

于是他们苦心经营不惜牺牲心中的道德标准来获得大众的认可,结果等待他们的是更深的厌恶。

那些他们希望得到其认可的人,真的像凤凰一样吗?神仙不把龙族请到天庭,不过是惧怕他们的威信,害怕强大的龙族总有一天会闹翻了天,取代了自己。

精瘦精明精干的申公豹真的不如土肥圆的太乙真人吗?

障眼法,哪吒学了半天就成功,太乙学了半年;变身术,太乙到现在都不会,哪吒触类旁通,自学成才。

只知道喝酒睡大觉的太乙,恐怕是个庸才吧!

(太乙真人的悲这里简单说一下,就是承担着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职责,也是难为他了,好在挺善良的)

可惜,天尊宁可是这样的庸才做神仙,也不要接受龙族和申公豹这样的能才。这社会大抵如此,宁要顺毛的庸才,也不要刺头的能才。

他们悲在为了庸人肯定,丧失了金贵的自我。

4

敖丙刚出生就成为了龙族和申公豹证明自己的工具。

他孤独地生活在海底,每天接受师父严格的训练,没有玩伴,好不容易遇见哪吒,还是自己的天敌。

因为是龙族,他不能抛头露面,因为会被当做妖怪,哪怕他是灵珠转世。

他不想伤害自己的唯一的朋友哪吒,无奈整个龙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当每一条龙拔下身上最硬的龙鳞化为他的铠甲时,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当李靖摘下他的披风,露出龙角的时候,百姓们大喊“妖怪”,那一刻我想他心里应该说着哪吒当初说的话:“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个妖怪给他们瞧瞧”,所以他掀起万丈巨澜想要淹了陈塘关,让他们见识见识妖怪的厉害!

他是善的化身,他的善绝不允许他这样做,可是他没有办法,不这样做也无法被大家所接受,今日他不灭了陈塘关,死的人就是自己。

他的悲剧在于为了实现别人的愿望,而无法做真实的自己。

5

陈塘关的百姓,百姓之所以是百姓,因为他们喜欢躲在百人堆里拥有自己一个小小的姓足矣。

勇敢的人敢于抛弃世俗的成见去看待别人和自己,可惜世上大多数人都是胆小鬼,他们不敢面对丢下成见后即将面对的那二分之一遭殃的可能。

正如天庭不敢释放强大的龙族,元始天尊不敢接纳申公豹那样精明的徒弟,陈塘关的百姓不敢信任幼小的哪吒……

而那些真正强大的人,比如李靖夫妇,他们愿意接纳哪吒,感化他,引导他,他们不害怕哪吒带来的灾难,同时他们也坚信自己能让他变好;比如无知者无畏的两个小女孩,一个请求和哪吒一起踢毽子,一个崇拜地喊着“小哥哥,打妖怪”,她们给予哪吒的信任,都成功地浇灌了他心中“善”的种子。

“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儒家学派争了几百年的话题,辩到最后发现,刚出生的人本身就是一颗种子,你给他浇灌蜜糖水他就是甜的,你给他浇灌污水他就是脏的。

就像混灵珠,吸食了善也吸食了恶;

就像哪吒,即使刚出生是纯粹的恶,但他也是一颗刚出生的种子,他吸食了人间的善,所以他保护了陈塘关的百姓;

就像敖丙,即使是纯粹的善,但也见惯了人间的恶,行起恶来,也毫不含糊。

6

我想电影最后让哪吒和敖丙联合起来才能吸取天雷,就是想告诉大家:

你们看清了戴着乾坤圈的哪吒是好人,长着角的敖丙也不全是妖,他跟哪吒实则是同一个人。

一个完整的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我们应该摒除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完整地看待一个人。

为什么哪吒把愿意和自己一起踢毽子的人定义为朋友?

因为毽子是他童年唯一的美好,那个纯真的小女孩真诚地邀请他一起踢毽子,那是最纯洁的情谊,这意味着那个人信任自己,能平等对待自己,就像他的妈妈一样。

他在电影的最后对着李靖遗憾地说:我们还没有一起踢过毽子。

到最后他才读懂了,父亲是为自己付出最多的人,是他告诉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你是什么样的人不是由别人来定义的,而是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他才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人,所以他希望能跟李靖一起做踢毽子这样一种“真诚而亲密”的游戏。

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除了真正的“自我”,不就是那个能和自己一起“踢毽子”的人吗?

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平等的,只不过看待他们的眼光并不平等。

再悲剧的电影往往都会拥有一个happy ending,而生活却并不一定。

7

我以前带过的一届学生里,小z和小l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说是双胞胎,却几乎一点都不像。

小z早出生几分钟,是哥哥,黑,矮,一副小痞子样,就像哪吒;小l晚几分钟,是弟弟,皮肤细白,大高个儿,一看就像个好学生样儿,似是敖丙。

虽说两人的成绩都差不多,但小l好像总是要比哥哥好一点点。

后来我们发现,小l喜欢偷偷摸摸地搞一些小动作,比如回家作业百度一下,听默写打个小抄之类;小z呢,则很真实,作业、默写就是他的真实水平。

我们找他们的妈妈过来交流情况,妈妈的语气里总是觉得小l是不可能做这种事的,只有小z那种小痞子样的才会做......

日子再久一些,我就发现,小l几乎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因为不真实他不会把真实的自己完全袒露出来,所以他对每个人都心存防备;相反哥哥小z的朋友却很多,大家喜欢他,觉得他真实没有心眼,对每一个人都很仗义,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有时候故意装出来那种痞气,却别有一种帅气。

后来,小z因为心理问题休学了,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不舍得,很多同学都哭了。

这一届毕业之后,我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觉得这真是一场悲剧。

小z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小l因为父母的过度期望而开始变得虚伪;两个孩子的父母因为不能排除心中的成见,不能看到两个孩子真实的样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就这样亲手毁了自己的孩子。

8

那些被父母抛弃的小孩,或是成为父母实现愿望的机器的小孩,都是不能被父母接纳的人,亲人都不愿意接纳他,旁人还会有谁呢?他真的只有靠自己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不惧成见,不畏流言。

没有人愿意做恶人,那些杀人、放火、偷盗、抢劫的人,都是因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也有许多人并非想做看似完美的伪君子,只是世俗的眼光已经把他们逼到这样的高度。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人,再恶的人也有穷途末路的苦痛,再优秀的人也有江郎才尽的时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的和美。

如果那些被现实所逼的人,能够坚定自我心中的价值观,就算是天雷也要迎头而上,做自己的英雄,也许你即将迎来的就是美好的阳光,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坚强。

生活好像挺无奈的,每个人都没有错,每个人都犯了错,一不小心就活成了悲剧。幸而有电影,电影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因为它承载着引导人们如何更好生活的责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里每个人活着都是一场悲剧——《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