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讲“写和说有什么区别”清单

1.用词用语的区别。口语是一种日常的,随意的语言,其中没有前后句式排比听起来也不乏味,书面写作是一锤子买卖,读者或许不看,或许跳着看,或许特别认真地看,所以遣词造句要更用心。

2.结构不同。口语表达一般是按时间结构,从前往后,从因到果,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才会先说结果。书面表达可以先果后因,可以倒叙,结构很多。针对不同的读者,可以仔细思量,对应不同的文字结构,而面对不同的人,你说的话必须是快速反应的,重点考虑的是信息而不是结构。用的结构往往比较简单,惯性。

3.信息的获取方向不同。书面表达可以几条线索穿插并行,多线索同时展开,并且你可以随时前后翻阅重新审视。口语表达往往是讲清楚一条线索再接下去下一条。

4.逻辑复杂程度不同。口语表达逻辑简单,往往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太复杂的逻辑听众就容易跟不上。书面表达只要可以吸引读者往下读,行文逻辑可以很复杂,可以“层层递进”、“剧情大反转”,简单来说就是先梳理一个普通人的认知,通过打破这个认知,显示出作者似乎有独特的见地,让读者发出“原来如此”的感慨。

关于结构的例子——————

书面表达,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

从前往后,前因后果地写作的一个范例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他开篇写道,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及存亡之秋也……”

这就是先说眼下的情况。然后诸葛亮分析蜀汉的现状和天下大势,说明为什么需要北伐曹魏。这样写自然流畅,大家会感到北伐是历史的选择。

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是先给结论,讲自己的做法,然后再倒叙说原因。

当时赏识乐毅的燕昭王去世了,儿子燕惠王上台后,听信谗言,罢免了伐齐有大功的乐毅,用骑刦取代乐毅,乐毅回到母国赵国,结果燕国军队被齐国的田单用火牛阵打败,得到的齐国70余城都丢失了。这时燕惠王才想到乐毅,派人去赵国请乐毅回来。乐毅没有回去,让使者带了一封信回去说明原因。

乐毅开篇这样写的,我这里直接用白话解释。

“臣算不上聪明,不能奉承您的命令,顺从您左右官员的心,又害怕犯了杀头的罪,这样就伤害了先王的英明,又伤害了您的道义,所以逃奔到赵国……”

随后乐毅回顾当年燕昭王如何器重他,让他立了不世之功。然后又说今王如何听信小人谗言,不能用忠良,当然,乐毅对此没有直说,而是用了吴王夫差对待功臣伍子胥的做法来暗示。然后表示自己不会回去了。

最后乐毅写了一句千古名句“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表示不再啰嗦了,大家好聚好散。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在风格上很像乐毅的《报燕惠王书》。诸葛亮自比乐毅,一定是读过这篇千古名文。

但是,为什么诸葛亮不采用乐毅的行文结构呢?因为读者不同。诸葛亮好歹是刘禅的臣子,以后还要刘禅支持北伐,不能张口就给结论。

而乐毅已经离开燕国了,而且打算和它老死不相往来,就直接给一个痛快话,省得燕惠王看了一半生气扔到一边还不知道结论。

当然,乐毅花了很多篇幅写原因,讲道理,其实并不是给燕惠王看的,而是给我们这些后人看的,正因为有这篇文章,后人形成了乐毅忠勇双全儒将的印象。这篇文章写得很动人,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很多后人,都觉得它是字字血泪。

当然,书面表达也可以先讲自己的道理,比如苏东坡的名篇《留侯论》便是如此,他开篇是这么写的。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短短几十个字,想讲的意思一清二楚。观点和道理讲完了,苏东坡才讲留侯张良的故事。

这篇文章为什么这么写呢?

因为这是苏东坡在参加科举考试谋功名前,给当朝的官员杨畋、富弼等人写“作品集”中的一篇,要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苏东坡要让那些大臣们知道自己的政治见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04讲“写和说有什么区别”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