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 协调现在与未来


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将推迟满足感视为自律的第一原则。

我们通常会认为,推迟满足感意味着现在忍受痛苦,才会有未来的幸福。相对于未来有些遥远的幸福,似乎现在的快乐更具吸引力,这导致我们对于“推迟满足感”知道却做不到。怎样才能在现在与未来之间达到平衡呢?哈佛大学公开课《积极心理学》的讲授者泰勒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泰勒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将人生模式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享乐主义型”,其特点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第二种是“忙碌奔波型”,其特点是牺牲眼前的幸福,一心追求未来的成功;第三种是“虚无主义型”,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第四种是“幸福型”,能享受当下所从事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未来。

“享乐主义型”只是盲目地满足当前的欲望,而从来不认真地考虑后果。这种缺乏目标和挑战的生活,使人生变得毫无意义。泰勒写道:如果只想着享乐,总是逃避挑战和问题,那和一般动物有什么不同呢?

“忙碌奔波型”为了未来的幸福而忍受现在的痛苦,人生处于不停地奔波忙碌中。“奔波忙碌型”坚信,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但达成目标后的开心快乐并不会维持长久,因为人生的任务和目标一个接着一个,而且实现目标后所感受到的快乐更多是情绪上的放松,这种放松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维持长久。

如果“忙碌奔波型”为了未来而活,“享乐主义型”为了现在而活,“虚无主义者”则代表了沉迷于过去,放弃现在和未来的人。“享乐主义者”将痛苦与努力等同,认为努力意味着痛苦,所以放弃当下的努力,而选择及时享乐,导致人生毫无意义。“忙碌奔波型”将达成目标与幸福生活等同,导致在人生路上紧张奔波,只能享受到目标达成后短暂的放松。“虚无主义者”则没有任何快乐可言。

“享乐主义者”与推迟满足感背道而驰,会导致人生困难重重;“忙碌奔波型”是在严格地推迟满足感,但这种忍受长期痛苦所换来的快乐似乎并不长久,还会令人望而却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实现推迟满足感呢?

泰勒认为,眼前的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比如,我们可以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快乐,而这快乐也可以帮助我们取得好成绩或好业绩,获得未来的幸福。谈恋爱也是一样,两人共同享受着爱情的美好,并帮助彼此的成长与发展。

泰勒还强调,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同时为我们带来现在与未来的幸福。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牺牲一点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就像学习、攒钱、努力工作都不容易,但确实可以带来长期成果。重点是,就算我们必须得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时,也不要忘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不断地去发掘那些能为我们带来即时的和未来的幸福感的行动。

真正的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去快乐地努力与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推迟满足感的最好方法是“为登顶而努力,并享受攀登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延平 || 协调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