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漫行

潼关很早就是天下雄关,进可逐鹿中原,退可扼守关中,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上学时读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脑海中便升起了一副浓墨重彩的国画。群山绵绵,水波茫茫,雄关巍耸,很是神往。

图片发自App

后来做了师范的老师,有学生报到,言来自潼关,便好奇心切,详细问之,才知道潼关仅有十几万人口,当时盛产黄金,县虽小而繁华,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汇聚于此,有“小香港”之称。后来,金矿也差不多采光了,这颗曾经耀眼的明星县顿时黯然失色。成也黄金,败也黄金,在我心中颇看不起这样的土豪,有几次从潼关经过,也懒得停下脚步,去品味这里几千年的历史积淀。

图片发自App

半个月前,突然在微信上看到老同学发的潼关游的照片,心弦一动,千年雄关,一定有独特的魅力,不去,半生的遗憾。

10月20日晨起,邀约几人,沿渭河大堤一路东行,限速六十,倒是能边开车边欣赏窗外的景色。但见一河渭水,缓缓的向东逝去,秋风拂过, 水波荡漾。虽然算不上清澈,但也是绿中泛黄,如黄土撒入清水,混而不浊,更像小时候常见的雨后泥路上的积水。

图片发自App

河畔,野草遍地,如一望无际的巨毯,绿色还是主调,点缀着各色的野花,最炫目的自然是一簇簇黄灿灿的菊花,有诗为证“待到秋末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灌木丛中,偶尔闪现几片醉人的红叶,凄美而壮烈,如勇士的血,不错,“霜叶胜于二月花”,这是生命的挽歌。荷塘里,荷花早无影踪,荷叶也已衰败,水底的莲藕正等着破泥而出。

图片发自App

岸边的垂柳,依旧绿油油,摇曳多姿。柔弱的身子,你能得到春光的青睐,夏雨的滋润,秋风的怜惜,终究躲不过冬的肃杀,只是你还抱有一丝幻想。抬头看,阴云密布,灰蒙蒙的,不知名的鸟在长空翱翔,也许它们也感受到秋气的冷峭,动作明显的迟缓,也许是变得成熟。

图片发自App

经华县地,过华阴境,上潼关堤,一路顺风,到一处,有大石刻字,“三河口”,原来黄河,洛河,渭河在此交汇,也许站的太低,看的太近,只看到一片枯黄的芦苇,无力的低垂着头,一副任天宰割的样子;根本看不到烟波浩渺大河浩荡的壮观气象。

图片发自App

正失望之余,有人点拨,登高方能望远,站在塬上的十里画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恍然大悟,启动引擎,顺一条水泥路行驶,转过几个急弯,冲过几个陡坡,驱车登古原,一览三河汇。塬上平坦处,停车,回首,身后悬空一座长长的栈道,底下是一个个水泥柱支撑着,一块块十厘米宽的木板被涂上黄漆,整齐排列着,紧紧相依,白色的铁质护栏。栈道随着地势,蜿蜒起伏。如一条长龙,舞动在茫茫的原野上,造型各一,不时出现一座小亭。

图片发自App

极目远眺,虽然天色灰阴,但确能看到远处从北而来,浩浩渺渺的黄河。从西而来,水量较小的渭河,如一条玉带,两条大河象平躺着的“人”字,汇成一片汪洋。近处塬下,是农田屋舍,庄稼收获过的地里,光秃秃的,零零星星夹杂着一些麦田,倒是小村庄挺别致,一座座小院,错落有致,屋顶象戴着红色的船形帽,有几分可爱,绿树掩映,生机盎然。远山,大河,沙洲,黄土,白墙,红顶,绿树,确实是一副美丽的画。

图片发自App

一路走过,停歇一段幽幽的廊桥,在长长的排椅上或躺或坐,闭目养神,听风声萧萧,任时光悄悄,人生匆匆,整理一下忙碌的思绪,让紧张的灵魂稍息。在环状的栈道处或徘徊或凭栏,看云彩变幻,鸟儿翻飞,这一次突然有了新发现,一直以为,鸟在空中是由高到低滑翔,就像我们顺水漂流一样。一只如喜鹊大的鸟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红色的嘴,油黑的翅,如雄鹰般矫健,如燕子般轻捷,它展开双翅,如战斗机一样,俯冲下,画出一个优美的弧,然后翅膀不动,继续由低到高,缓缓上升,象冉冉升起的风筝,却更自由自在,这家伙上一辈一定是熟悉空气动力学的专家。

图片发自App

当然掌控风力最厉害的,是原野上竖立的一个个巨无霸风车,转的极慢,我疑心这只是点缀的景观,当地人却说,那是真的风力发电机 ,转一圈发几度电呢。然而有一个迷惑又上心头,风机的翅为什么又细又长,而且只有三叶,这样迎风的面不是太少了?哎!我还是学理科的,看来依然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

图片发自App

沿途有一段路,并没有栈道,与原有的小道联通,欣喜的是,路边的崖畔上,长满了一簇簇的酸枣树,果子已经通红,小时候可没少吃,当然也没少爱扎。这一次,老夫聊发少年狂,虽老手老脚,但还是冒险摘了几颗,这才是真的不改初心!一咬,那个酸呀,酸到骨子里了,还是当年的感觉。继续走,奇怪的是,好长时间,前后却看不见人,转着转着竟有转到刚走的路上,原来走错路了,只管上行,却没看见下坡的路,人呀,不能老是向上看!会迷路的。

图片发自App

走过几个弯,翻过几道沟,又到栈道上,这一次能清楚的俯瞰潼关老县城,依山邻水建造的潼关城楼,不愧是“天下第一雄关”,北临黄河,面依巍巍大山,东有深沟天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惜,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唐玄宗固执己见,轻信谗言,将坚持拒关驻守的大将封常清,高仙之赐死,三军将士冤声震天。又威逼已是白发苍苍,病体恹恹的哥舒翰挂帅出兵,哥舒翰“恸哭出关”,二十万人马仅存八千。曾经豪气云天,令胡人哀叹“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的一代名将折戟成沙。潼关一失,长安无险可守,锦绣山河只能被无情蹂躏。斗转星移,千年以后,谁还知道这悲壮的一幕,谁还能想起高仙芝临死前的满腔悲哀,华清池畔,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舞剧天天上演,也不知道想给世人怎样的暗示?葬身于安史之乱的千万冤魂在哭泣。历史不停的重演,潼关的战场一拨拨在厮杀。值得欣慰的是,在最近一场事关民族存亡的战争中,我们牢牢的守住了潼关,将日本铁蹄挡在关东,中华民族没有灭亡,潼关功不可没。

图片发自App

下塬的栈道曲曲折折重重叠叠,不由地赞叹潼关人的智慧和细心。可惜走出画廊,到山下,却大失所望,一片狼藉原来在大拆迁,走了一公里,才找到吃的地方,一碗烩饼,香辣可口,再咬一口美名远扬的潼关夹馍,幸福感满满!

图片发自App

问题来了,我的车还在画廊的西头,再原路返回,时间太紧,这个小镇,半天也见不到出租车,怎么办,天无绝人之路,好心人提醒我,从这里坐班车去县城,转公交,好主意,好多年都不坐这种招手停的小班车了,一上车,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占据司机邻座,欣赏潼关风土,每到一地,我就喜欢和当地人混在一起,不把自己当外人。一路上,人声鼎沸,这里地处晋,陕,豫交界,小小的车里,竟然来自于三省的人 ,各种方言,挺有趣的。司机好心肠,把我停在潼关杨震塑像前,这是坐公交的站口,约七八分钟,公交车缓缓驶来,免费的,不由赞叹,领先渭南呀!

图片发自App

取到车,接他们,电话里说在港口。到了一看,就在黄河边,哇!黄河水浪打浪,可真是波涛汹涌,气象万千,当地人也说,比平日大多了,匆匆参观,天色已晚,回城,等回家,已是八点多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潼关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