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 悟道 传道】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十七)

家长一着急就会替孩子做决定,这是错误的。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形成儿童的自觉意识,也为了他更好地执行决定,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哪怕是相同的决定,如果它不是来自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儿童自己的意愿,他也会更愿意去执行。

每个学龄儿童心中都有对作业的责任意识、还有自尊和对老师批评的惧怕,这些让他不会随便放弃作业。

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一定要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否则的话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个难以改正的缺点。

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从不去认真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

家长应该记住这一条: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制造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什么事情没做好,只让他感受因此带来的不便,就已经够了。孩子每有一种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才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样。这种调整需求是每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家长不生气,不过分指导,孩子才能有机会主动调整。如果孩子一做错,家长就批评孩子一顿,要求他作出什么保证,或者由家长直接给出一个解决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动调整的机会,这种调节能力也会慢慢丧失掉。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儿童所有顽固性的坏习惯,几乎都是小问题没得到合理的疏导解决,长期和家长或教师摩擦冲突形成的。陪孩子写作业就是特别容易养成儿童坏习惯的一种做法。

很多媒体、教师或“教育专家”都在建议家长应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这种说法不知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感悟:

前两天墩儿刚买了俩玩具,然后那个孩儿把他的奥特曼卡给了墩儿,让墩儿把玩具借给他玩儿两天。回来墩儿就后悔了。当时我特别生气,因为他那两个玩具是新的,花了20。他跟那个小孩儿要,那个孩儿不给他。然后今天那个孩儿让他下楼去玩儿,他让那个孩儿还他玩具,那个孩儿说丢了……墩儿把他的卡还了,自己的玩具没要回来。我说,你这样,再去问问他,他要是还不给说丢了你就说让他赔,他不赔你就说给他妈说。结果没一会儿回来了,他说那孩儿说随便,反正丢了。然后墩儿回来跟我说,我说你自己决定。他就跟那个小孩儿妈妈发微信电话,说了这个事儿。那个小孩儿妈妈说小孩儿来了问一问。没一会儿就打电话来让墩儿下楼去,我不知道他们要去买,一会儿买了一个回来,18元,他原来的是10元,我给人家家长发回去八元,以下是我和家长的对话:

XX妈妈,孩子上来了,他说科印还他买了一个,比他那个贵,让我把钱发红包给您,您收一下。

不用呀,小孩儿一会儿就好了。

别别,孩子上来就跟我说,让我发。

我说阿姨不收怎么办,他说那我都去一趟,放到恁家。他觉得自己解决了问题,可开心。

自己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已经很棒了。

收了吧。

那行吧,为了孩子的心思那我就收了,不收怕他心里不舒服。

俺这个孩儿他不太主动,现在我都是不管他,自己处理好就行。

慢慢锻炼,我觉得表达能力就特别好,比我们强的多,我们特别害羞,扭捏。

俺孩儿是个玻璃心,我一直觉得他本该是个妮儿。上传从老区买了小鸡,没几天死了,难过了几天,让他爸跟他说去埋了。

不是玻璃心,是有一颗特别善良的心,心软,有丰富的情绪,多好的小男生。

——以上是我们两个家长的对话。这也是墩儿自己解决与小朋友的冲突,希望他能够不断成长,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你可能感兴趣的:(【求道 悟道 传道】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