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希利尔讲艺术史》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

艺术,是一个高大上的字眼。说起艺术,我们总难免会觉得这是一门高深、精湛、深邃的学问。事实也的确如此,很多有关艺术的书,作为门外汉读起来感觉就是似懂非懂,读的过程,我也是效仿陶渊明的修养与境界:好读书,不求甚解。

的确是的,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酷爱读书,但也有很多书都是在这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读完,特别是哲学、宗教、艺术、心理等学术类书籍,或者是些古籍。在这些书中,总有些晦涩难懂的东西使我放过自己,“不求甚解”。不过,陶渊明在这句话之后,还有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便是指读书时的意外收获,同时,也是读书的最大乐趣了。

之说以说这些,是因为我接下来要分享的一本书,《希利尔讲艺术史》。它就是我“看热闹”时的意外收获。那是因为,这本讲艺术的书比之同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讲给孩子们的。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

将艺术史讲给孩子,的确是一个挑战。但希利尔说,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

当我还是个上幼儿园的小屁孩时,就用黏土捏过一个鸟窝,里面有圆溜溜的蛋,一只鸟蹲在上面孵蛋。这类小玩意儿可能你也做过。其实那就是艺术,只不过我当时并不知道。

我想,当一个孩子拿起这本书,就算书名不能引起他的阅读兴趣,封面上的这句话,也足以勾起他的阅读欲望了吧。

希利尔,美国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从事小学教育。他具备好老师的所有条件:了解孩子们的成长心理,明白孩子们需要什么,知道如何讲孩子才愿意听。

不用说,艺术对于大多人而言注定是枯燥无味。然而,希利尔却找到了孩子和这门学问之间那种原始的、天性的关联之处。他说,等我从小屁孩长成小男孩,到了冬天我会堆雪人。那是雕塑,只不过我当时并不知道。再大些时候,我常常把夹生的面包片上软软的那部分揪下来,把它揉成一条小狗的形状。那也是雕塑,只不过我当时并不知道。

其实与其说希利尔明白孩子们需要什么,不如说他善于蹲下身来,和孩子们站在一起,从他们的角度和视野切入,去思考问题,去看世界。如此,他发现了这个众人不曾在意、但却是再普通不过的真理。难道不是吗?当一个孩子的手刚刚开始握的住笔的时候,他都会在画纸上、地板上、墙壁上,或是无论什么东西上,画些唯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画作。不光是画的画,还有折的纸张、捏的玩偶、堆的城堡等等,所有这些无不在展示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

一本写给孩子的书,同样适用于作为门外汉的成人

不瞒你说,这本写给孩子的书,读的过程,自始至终我都是爱不释手的。

无疑,这是一本十分适合孩子来读的书。书中就艺术方面分三部分来讲述:绘画、雕塑、建筑,每一部分有二十多个章节。

诚然,这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著作,但在书中作者不是简单地介绍那些赫赫有名的艺术家,以及他们流传千古的作品,而是通过孩子生活中可能经历过的一个个小故事,引出作者的经历或是作品诞生的过程。

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部分,他都精巧地设计了导入环节,从孩子的视角、以故事或对话的形式切入,做到了从一开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顺利地跟随作者步入艺术的殿堂。而后的语言简单、生动,将许多概念化、程序化的知识经过口语化分解、稀释,变得平实、易懂,易于孩子的理解与接受,使他们轻松自然的融入艺术,使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在读完书之后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其实,要我说这本书的成功之处还不单单在这里。一些学术性、知识性的东西之所以让人们望而生畏,往往不是因为它本身,相反,其实它本身还是有着很大吸引力的。倒是因为那些固有的、传统的灌输、表达方式,让人们不得不对其敬而远之。而希利尔这本写给孩子的书,恰巧也迎合了大多作为门外汉的成人,其间生动有趣的语言、巧妙的呈现方式给人一种轻松惬意的感受,这种将艺术世界生活化的姿态,不光使孩子们乐在其中,也使很多成人朋友受益匪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希利尔讲艺术史》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