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聊起了996的工作时间的话题,从而划分一个人是普通人和精英的区别,想起来都有些可笑,所以普贤国学堂就跟大家聊聊如何看待"普通人对精英的理解”。
如何看待"普通人对精英的理解”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读书”和“精英”到底有多大关系?
这个问题就是读书到底有啥“用”。如果读书有用,为什么有些书读得多的人混的并不好,而有些混得好的人根本不读书?有没有可能,读书和精英的相关系数,其实比较低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个食物链上排序不怎么高的人,不好好琢磨挣钱,去读什么《春秋大义》 ,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不想读书、或者读书没有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觉得读书没有用,所以不愿意去学习的原因。
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1.食物链、智识链和幸福链
每个人在这个食物链上的地位,取决于他掌握的资源。资源不一定是钱,更可以是权力,还可以是过硬的社会关系、独一无二的技术、出众的美貌、影响力巨大的名望等等。正如李斯说的两种老鼠的故事,人有了资源,才能有恃无恐。如果有哪个学问说这些都不重要,你只追求内心纯净的精神就行,我看那肯定不是好学问。
但是也没有哪家正统的学问说,别的都不重要,你就专门研究怎么提高自己在食物链上的排名就行。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你在食物链上的排名,基本上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了的。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的成功,既不全是天赋和努力,也不全是关键时刻理性选择的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家庭背景很重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了合适的行业很重要,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也很重要。
所以这条食物链的逻辑远远不是谁努力谁就能占据一个好位置。那么掌握优质资源的人,是不是都值得被称为“精英” ,就是一个问题了。
食物链排名对个人相当不可控,但是还有另外一条链可以追求,就是智慧和见识。智识不是一种资源。资源可以赠送,可以继承,可以一出生就有,智识不能。资源可以出售变现,智识不能直接换成钱。智识是“三观”一对世界正确的认识,对人生合理的安排,知道什么东西是好东西;智识还是历史的经验和做事的手段。食物链上排名高的人可以威逼利诱食物链上排名低的人,智识链没有这么厉害的效果,但是高下之分也很明显。
当然还有一条"幸福链”。既不追求富贵也不追求见识,我就想看看电视剧打打游戏了解一下明星八卦过好自己的小确幸,你再厉害又能奈我何?
所以人生大概有好几个维度,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食物链这一个维度上的位置。
首先智识比较可控。读书就是提高智识水平最简单的办法,门槛低收费少,你只要愿意下功夫就可以。当然,读书也有天赋和机遇的问题,但是毕竟比食物链上的爬升容易多了。
而且智识水平高的人,也善于在其他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链排名高而智识低,他的地位可能比较危险。美国买彩票中了大奖的人、中国在征地中获得巨额补偿的农民,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财富败光,这就是在食物链上突然攀升之后智识不够用了。
如果一个人的智识高但是在食物链上的排名低,他大概不用特别担心。给他机会他会升上去,实在没机会还可以培养下一代。
《族群心智》这本书说到一个国家在国际食物链上的地位,就跟它的国民智商更确切地说就是国民智识水平一关系很大。从个体而论,人的智识水平和收入水平也是正相关的。社会学家的研究,精英阶层和工薪阶层的思维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于普通人,精英更相信规则、更能跟陌生人合作、更善于理解抽象概念、更愿意探索未知、更能承担风险,等等等等。
从整体而言,智识水平高的人通常在食物链上的位置也不错。当然这也是相互作用的结果,食物链排名高的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那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学者,没有去争夺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呢?一方面,特别大的权力和特别多的财富都是需要运气和机遇的,他想争夺也争夺不了。另一方面,其中还有一个代价问题。
2·自由、代价和大事
亚当·斯密有个理论,说财富和名望,哪怕是从自利的角度,也不应该过分追求。因为食物链排名是个正反馈的游戏。我们知道Uber出租车司机的故事,Uber给司机们设计了一个游戏,不论你已经挣了多少钱,不论你多苦多累,你总能看到下一个挣钱目标。人陷入这个游戏就是-个非常痛苦的状态,沉迷了,不能自拔。
亚当·斯密那个时代没有Uber,也没有“行为设计学” ,但是亚当·斯密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你不管有多少钱,有多大名望,前面永远有更大的目标。每天差一分钟的表已经不错了,你非得想要一个一个月才差一分钟的。拿了银牌已经是万人之上,但是你总想拿金牌。正反馈游戏就好像吸毒一样,排名越高的人需要的剂量也越高,最后必然以失望结束。
这就是排名的代价。你要非常辛苦,付出很多牺牲,才能提高排名。那再考虑到幸福链,过分的牺牲可能根本不值得,爬到一定程度停下,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不是更好?
智识分子,不应该一味追求食物链排名还可以追求“自由”。役使别人的能力,由食物链排名决定。但是免于被人役使,一定排名以上的人都可以做到。
不过现代社会,除了官场之类的个别系统,大多数人和人之间都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不存在多少威逼利诱。一般人本来就是比较自由的。尤其是发达国家,顶层资源多很自由,底层享受高福利还不用操心,更自由。反倒是中层,一天到晚辛苦工作疲于奔命,名义上很自由,其实享受不到。
所以我们还得研究一下幸福链,到底怎么才幸福呢?这又得回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最高一层叫做“自我实现"。其实就是低级需求的华丽变种,我看很有道理,它们说的都是食物链的地位。比如说有的高官,当官还不过瘾,退休了还得时不时出本书。有的人经商成功还不过瘾,还得追求社会影响力。小官和小商人,一般顾不上这些。我们大概可以说, 自我实现,是食物链和幸福链在一个高度上统一了。
但是我们也得承认,的确有很多人,是踏踏实实想要做成一件事业,而不单纯追究自己在其中获得什么地位。如果你认为这件事特别值得做,那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的。
有时候你能感到一个使命的召唤,认为自己就应该干这件事才幸福。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谁都不可能对这样的事儿不动心。
那如此说来,最有意思的人生就是找到机会去做些大事,你既能感到幸福,又能顺便提升食物链排名。
智识,特别有利于做大事,所以就得多读书啊。
3算法和食家
要说读书的话,现在有一类书,专门给入生提供解决方案。中国管这类书叫“成功学”。这些书,是专门研究怎么提高食物链排名的。
其实这些书的内容,比如自控力、好习惯的养成之类。但是你得承认,我们说的比较高级,因为我们讨论原理,讲解实验,研究利弊,是把这些内容当“课题”一而不是当“课程”一说的。我们说的,严格来说是严肃的non-fiction。而 self-help类,更简单粗暴一些,是直接给你提供行动指南。
但是不管是non-fiction也好, self-help也罢,我要想提升食物链排名,只读这些成功学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通过普贤国学堂学国学,了解《公羊传》和《穀梁传》的区别,搞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只读self-help类,你的最高境界,就是活成了一个算法。
给你一个任务,你知道怎么完成。心中有目标,你知道怎么实现。你知道各种激励自我和自控的手段,你活得非常有效率。但是你是一个工具。因为你只会“执行”。
算法的意思,是给定这样的输入,我就产生这样的输出。如果局面是这样的,我就这样做,如果局面是那样的,我就那样做如果…………这就是算法。
算法,跟精英有本质的区别。精英有决策权。
凡是查“如果….…就……”表就知道该怎么办的事儿,都不叫决策,都是算法。你知道“应该”攒钱投资,但是你受不了诱惑没做到,那是你的执行能力有问题,跟决策无关。
决策,是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没有固定算法,没有已知的对错,这个时候你怎么选择。
普贤国学堂反反复复强调一句话,是菲茨杰拉德的名言: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世界上很多道理都是互相矛盾的。运气重要还是努力重要?保守好还是进步好?要平等还是要自由?先把国内的事儿办好,还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这些问题,每个都能从正反两方面说出很多很多道理来。遇到一个具体事情怎么办,没有固定的行动指南,你必须参考两方面的道理,自己决策。
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可能根本就没有几次需要做决策的机会,所以决策也可以说是精英的特权。这也是为什么“创业者”其实不需要读很多书,时机到来的关键时刻最需要的不是什么决策,而是执行力,简单粗暴最好。但是事业做大以后,局面越来越复杂,你就得读书了。
有时候你已经有了主意,可是要想说服别人,还得有专门的学问,这就更得读书,比如就是用一本《毅梁传》 ,做一件事正反两个方面都能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来。
像这种熟读春秋的精英,摆弄一个只读过成功学的执行者,不跟玩似的吗?
所以当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还会质疑读书有什么吗?是不是感到庆幸而精读了一篇文章,同时也感到太多人给社会的所讲的碎片化时间玩起抖音而可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