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前几天把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发给了一个朋友,半晌,回复了一句:

“不专心写代码,还有心情写文章?”

愣了那么一瞬,我耸耸肩,还是云淡风轻地划掉了聊天窗口。不是生气,因为知道对方就是这么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理论起来也没有意义。而我不禁想问的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好好说话?”

“地上这么脏你就不知道擦擦?”
“我之前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这么大人了自己心里没点儿数么?”
“这么点儿事都做不好,太让我失望了!”
……

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正如《人物》那篇被疯传的[《中国式「不好好说话」实录》]中记录的,那些“明明是关心,说出来却像是责备”的话,飞刀一样甩给了子女和身边的爱人。也许正是因为是最亲近的人,所以才如此肆无忌惮地不怕失去吧。而受害者,在耳濡目染后,往往又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施害者,开始下一轮的恶性循环。为什么明明语言是文明的载体,我们却要把它用成杀手锏?如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可以更理性地去思考、去回应?

想起最近看到关于沟通回应的划分,从“你是不是主动参与”和“回应的内容是不是有利于关系的建设”这两个维度,可以将回应方式划分成了四种类型:

  • 主动建设型
  • 主动破坏型
  • 被动建设型
  • 被动破坏型

这四种中,除了主动建设型属于积极回应,其余三种都属于消极回应。主动破坏型的典型表现就是泼冷水、在语言中表达否定。比如小孩子放学回家了,和你炫耀今天手工课得到老师的表扬,你却黑着脸说,“那有什么用,你看隔壁的谁谁谁比你强多了”。在小孩子瘪起的小嘴后,说不定就断了以后和你分享的念头。被动建设型在生活中更是常见,聊天谈话没有那么激烈,但问题就出在了太过冷漠,“嗯”、“哦”、“是”地回答所有问题,让人忍不住翻白眼,堪称“对话杀手”。最后一种,被动破坏型又被称为“对话小偷”,明明你在兴高采烈地讲述一件事情,却被对方强行岔到另一话题上,如鲠在喉,好生难受。

既然了解了回应的多种方式(也偷偷在心里对号入座了-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积极回应呢?赵昱鲲老师给出了这样几点建议:

  1. 表达对对方的认可时,可以热情地回应对方,还可以运用“5W1H”的提问方式展开话题,帮助对方重温一次自己的“高光时刻”,和对方一起分享喜悦和收获。
  2. 向对方提建议时,则可以采用“三明治回应”的方式,先表达对已有成就的认可,将“肉”(否定意见)夹在中间,最后再和对方一同展望改进后的前景,得到对方发自内心的认同。

诚然,我们都不是圣人。我们都有自己的裂纹,自己的阴影。但那裂纹,正是光可以照进来的地方。

被我一再提及的《非暴力沟通》中,开篇的一首诗曾让我读了又读。在这里分享给你,希望在下次你即将“拔刀出鞘”时,能想起它 :P。

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辩,
在离开前,我想问,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

在自我辩护前,
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
在我用言语筑起心灵之墙前,
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里有话要说,
那些话对我如此重要,
如果言语无法传达我的心声,
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

如果你以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认定我不在乎你,
请透过我的言语,
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

——鲁思·贝本梅尔(Ruth Bebermeyer)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