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这个排名表后,又发现了一篇评点的文章,而且是昨天发布的,感觉挺不错的。转过来大家看看。
http://www.kmcenter.org/ArticleShow.asp?ArticleID=2847
:“2006知识管理中心推荐厂商”列表(排名按照拼音字母顺序)
转:http://www.ckmchina.com/files/KMTV2/200608302965.htm
2006:知识管理系统厂商乱评
周坚 (2006年8月30日 09:09)
在大陆,做知识管理系统的厂商不少,号称做知识管理软件、平台的就更多。但真正做的好的不多,大部分是市场比产品做的好,忽悠功力高过实实在在实施的能力。
以个人的浅见,我做一个简单的评价,想到哪里说道哪里,不代表谁的立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 国外的大佬:水土不服
代表厂商:IBM 微软 Autonomy Interwoven
不能不佩服IBM的市场能力,收购了Lotus公司以后,Lotus系列的东西在国内做了许多客户,而且是万金油型的,什么都做,OA、知识管理均有染指,但做的最多的还是OA,尤其是政府机构、大型的国企,仿佛都有他们的东西。但说实话,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大多都是当邮件用。这么高的价格买一套邮件系统,无论如何有点奢侈。虽然Lotus的产品这几年在尽量的开放,但如同IBM的个性,这套东西还是自称体系的成分更多一些,与其余系统不兼容。所以正在被大部分的企业所抛弃。
微软的sharepoint在国内加强了推广的力度。在国外也有一些不错的知识管理应用,但国内很少。也许是操作系统和office挣钱就够了,微软前几年在企业管理软件方面的作为并不是很大。
IBM和微软的策略在知识管理这块差不多相同,都是发展ISV。但相对来说,微软的sharepoint要比Lotus系列的东西开放性更好一些(虽然他没有IBM做的好)。两者共同的问题是价格都不便宜,不太了解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现状,实施成本比较高。
Autonomy和Interwoven在国外都是知识管理系统和软件领域的重要力量,但也许对中文还不熟悉,处理中文的能力并没有宣扬的那么好。最重要的是,仿佛他们还没在中国找到感觉,不知道如何开发中国的市场。与他们有过接触,仿佛并没有显示出国际公司的能力。
总体感觉,这些厂商有点水土不服。
二、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厂商,其实什么也做
代表厂商:深圳蓝陵、北方信联
在知识管理这个领域,深圳蓝陵的名声不小,号称是“专业做”知识管理的厂商。但其实是什么也做,可能做的更多的是OA等办公软件。前些日子看到他们的一个文章《协同的最高境界是知识管理》,很明显的是在跟现在炒得火热的协同软件厂商争抢地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他们虽然是知识管理的旗号,但本质上什么都做。这也许跟国内的现状有关:还没有那么多的知识管理的需求。
一个企业的老总很羡慕蓝陵的销售队伍,说他们的销售很不得了。还有一点就是蓝陵的忽悠能力超强,号称咨询+软件。按照业内的说法,先把你侃晕,然后再去卖给你产品。他们“案例”很多,但除了一些做的还不错的,有不少做的十分一般。
蓝陵的产品是Lotus的平台,相对来说比较封闭,价格也不菲。这可能是他们将来发展的一个瓶颈。
北方信联是一家新公司,但定位在知识管理领域,portal、知识库什么的仿佛都有。具体不是很了解。
三、 协同知识管理,也算一派
代表厂商:泛微软件 源天软件 许许多多的协同软件厂商
不知道是从哪家企业开始,喊出了一个“协同知识管理”的概念。个人感觉有点扯淡,别说知识管理系统要协同,任何信息化系统都要协同。所以说协同这个概念就是一个扯淡的感念,说了等于没说。
这些厂商的优势是他们更加强调了知识管理跟企业的流程相结合,加强了工作流的功能,在工作中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泛微软件是OA、协同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力量,所以发展出了协同的知识管理系统,据说还有几个客户,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泛微的产品还是不错,许多功能比较强大,但稍显复杂,可能不太适合中国大部分管理简单的企业。源天软件原来不了解,是看到知识管理中心上的flash才知道。但看到是AMT的公司,估计会继承AMT咨询的特点,专注流程,外加忽悠功力。
还有一些就是现在大部分的协同软件中都有一个叫做“知识管理”的模块,但我的感觉这些功能实在不能成为知识管理,最多算一个文档库而已。
四、 内容管理厂商演变
代表厂商:TRS、TurboCMS
一套完整的内容管理系统经过改造是可以作为知识库来用的,TRS、TurboCMS都是这个来路。而且内容管理技术上和应用上的发展比较成熟,经过改造用作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些厂商共同的问题是对知识管理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所设计产品还有许多功能值得提高和改进,没有知识管理的咨询队伍,很难真正去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他们也许跟更多的机构合作是个不错的出路。
五、 分行业的知识管理系统
代表厂商:福建新科技
在国内做软件,吃到一个行业就能够做到衣食无忧。许多原来做行业的软件公司,利用自己对行业的理解,随着行业公司需求的提升,开发了适合不同行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例如专门面向银行的知识管理系统、面向移动的知识管理系统等。
实话对着一块不太了解,福建新科技仿佛是做电信的。做行业的优势是对行业知识掌握比较全面,需求把握较准,缺点是关系太深,容易做的四不像。但这个应该是一个方向。
2006年,做知识管理系统的企业增加了好多。许多还不太了解,但估计都是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前景不错。企业多了是好事情,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我觉得,产品最重要的还是要自身硬,一款好的产品需要时间和客户的检验。
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知识管理系统。
(编辑:王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