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人成佛放下屠刀,好人成佛九九八十一难

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以后,网传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可以因此套现15亿,于是一篇标题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被焦虑的网友大量转发,形成刷屏现象。这个现象的背后,有各种媒体故意贩卖焦虑的推波助澜,但同时也说明,这个时代,我们以为只要赢得了金钱上的积累,就算是功成名就,得偿所愿。

就正如王大锤在网剧《万万没想到》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要不了多久,我就能升职加薪,出任总经理,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巅峰……

然而,我们从来没想过,走上巅峰之后的人生是否真的那么美好?我们感觉每天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导致“感觉身体被掏空”,以为只要“走上了人生巅峰”,那么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事情真的会这样吗?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史蒂文·贝格拉斯,曾接受过大量《财富》500强高管,甚至是包括好莱坞巨星在内的成功人士的心理咨询,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在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竭”,越是成功的人越是感觉如此。史蒂文·贝格拉斯将这些案例中的经典案例,和根据案例总结出的职场人士这种心理通病的成因、表现及应对方法,汇集成《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商业书之一的《自我驱动心理学》,帮助职场人士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所需,重新找到工作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一、如果有这些行为,警惕“精疲力竭症”已经离你不远

所谓的“精疲力竭症”,不是指我们跑完一场马拉松的脱力,也不是不眠不休为被一个大项目压得喘不过气的状态,是指一种心理负荷,按照贝格拉斯在《自我驱动心理学》中的解释就是,“是一种成功之前的焦虑以及成功之后的倦怠”,这种倦怠感的症结在于,人们一直渴望成功,并以为成功后人生会大不同,然而倾尽全力终于实现目标的你,却发现这个成功并没有带来你想象中的期望。

这种倦怠感的破坏力相当惊人,那些让我们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举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种倦怠感引起的,比如说自我设限、故意破坏、伤害自己等等。如果在自己身上发现了这些问题,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你可能已经掉进“精疲力竭症”的陷阱里了。

1.自我设限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的人会故意选在愚人节这天表白,万一被拒绝的话,就说这只是一个玩笑,掩饰自己的失败和失落。这种表现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设限,先给自己的失败留下退路,让自己和别人都认为表白失败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认真,而不是自己不够优秀足以俘获芳心。

著名的理性犯错指南书籍《黑匣子思维》中提到,著名心理学家波格拉斯博士自己袒露,他在高中的时候,就在一门重要考试之前服用了一种可以影响发挥、降低成绩的药。因为他对自己的期望值是拿到满分,但是他不确定自己可不可以做到,吃了这个药以后,万一发挥不够理想,这个药就是完美的“背锅侠”。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有很多这种自我设限情形,比如考试之前故意不看复习、重要的面试前不准备资料、重要的宣传活动前故意不了解情况等等,自我设限的人有着矛盾的心理,他们既想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在拔高了别人对自己的期望值之后,同时又想表现的是自己轻易而举就获得了别人望尘莫及的成就。最怕的就是自我设限的人,在骗别人的同时把自己也给骗了,认为那些为失败所找的借口,是妨碍自己获得更好表现的真正原因。

2.故意破坏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最顶端,对于企业中的高管,这个层次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当企业运行一帆风顺的时候,他们的这种被需求的心理往往得不到满足,有些高管会故意在自己的企业中制造一些小麻烦,创造自己被需求的机会。

这种心理学上的归因,已经被FBI应用到犯罪调查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土耳其运动车上的炸弹,正是发现炸弹的警察,为了满足自己拯救世界的英雄情怀,自己放上去的。

3.伤害自己,报复他人

常春藤毕业、子承父业的大型珠宝公司总裁,私底下参与了黑市钻石买卖,而从中非法获利的一百万美元,却一直存在银行账户里,没有花过其中一分钱,本身他自己也是个不缺钱、不奢华的人。

为什么看起来一帆风顺、前途无量的富家子弟做自毁前程的事呢?作者贝格拉斯分析认为,因为从小父亲对他的期望值太高,且从来没有照顾过他的感受,所以,成长以后,这位青年显贵用这种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达到从父亲的期望中解脱的目的。

二、四种自救指引化解危机

造成以上种种表面看起来匪夷所思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参与黑市交易的珠宝公司总裁,可以归因于童年阴影,故意破坏公司运营的高管可能是过度自尊,自我设限的人可能是不够自信。心理疾病可能会有一种原因造成,也可能是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其中真正的原因外人无法得知,只有通过咨询心理咨询师或者自己剖析,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当然,心理上的问题并不像生理上的问题,比如刀伤那样,采用步骤123,止血、消毒、缝合、包扎,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恢复。心理学的书籍也不像其他方法致用类书籍,发现问题之后,能够提供必定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心理学类书籍,更多的还是提出问题,发现自身困境所在,启迪思考。

生理上的疾病,医生在治疗的时候尚且会有个体差异存在导致疗效区别,更何况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问题。所幸,贝格拉斯在《自我驱动心理学》中提供了四种自我驱动的指引。

1. 面对现实

事实上,说得再多,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我们必须要面对自己存在“职业倦怠”这一事实。无论是为了家庭也好,为了自我价值实现也好,有很多人不得不去做一份自己不那么喜欢喜欢的工作,这种缺少内心驱动的工作,早晚都会让人厌烦。

每个人解决这个烦恼的方法都不一样,有些人会出现前面所说的自我设限、伤害报复等各种行为,而有的人则采用工作生活彻底分开的方式来缓解,在生活中多寻找一些乐趣,然而,生活再高兴,不愉快的工作仍然是不愉快,就像贝格拉斯所说,无论你放多少美味的配料在黏土上,黏土仍然还是黏土变不成冰激凌。

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2.女性思维

在武术学校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下课后还会穿着整套的训练装备,而老师们下课后则往往只穿着普通便服。因为学生们力量还不够,他们希望借助外在表现自己的力量,而老师则完全不需要。

在职场中也是如此,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往往希望能够表现得粗暴与冷酷,来掩饰自己的不足和虚弱。因为世俗观念认为,脆弱是女性专属。

事实上,没有人会因为一点小错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弱点,才是一种更健康表达方式。

3.拥抱新事物

我们都知道,重大活动的时候,稍微有点紧张和压力,会对我们的表现大有裨益。因为这一点恰到好处的紧张和压力,对让我们的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为我们的大脑和肌肉提供更多的动力,这种恰到好处的压力可以称之为良性压力。

对于成功后长期处于一帆风顺的状态,可以考虑三种方式来给自己施加适当的良性压力:第一,搞清楚自己到底怕什么,如果是怕失败,不妨移出1/4的精力来发展副业,既丰富生活,也为不可预知的失败做好准备;第二,不要直接就全盘否定,可以试着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看看自己究竟哪部分是正常的,哪部分是不正常的;第三,进行适当的心理多元化的训练,某些企业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会有轮岗制度,就是防止职业惫殆。

4.传承

这一点可以说是为无所事事的企业高管量身打造了,与其为自己企业找麻烦寻找存在感,不如去指导年轻人如何才能像自己一样取得成功。

一个55岁的管理咨询师,每天花12个小时在工作上,不可谓不尽心尽力,然而因为从小不被肯定,他有通过打压公司年轻同事来提升自尊的习惯。但是这个毛病,在他去纽约商学院做项目演讲之后得到了改变,通过给未来企业高管们上课,他获得了追求自我荣耀的满足。

从读书时代,到职场,从新入行菜鸟,到企业总裁,每个人都有自己困顿和“精疲力竭症”。成功者们的困顿更多的在于,对无法复制过往的辉煌和成就的焦虑,正如一句话所说,坏人只需放下屠刀,就可立地成佛,曾经的失败者,一旦有所成就便可以光芒万丈,而好人成佛却需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提高的期望值,一旦满足不了,那就是全面崩塌。

每年都有人逃离北上广,也有人逃回北上广,无论哪种选择,到最后都一定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安于现状并不可耻,不甘于此也并不功利,正如《自我驱动心理学》中所说,只有问自己“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才能让我们不必顾忌他人的眼光,听从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

无须临渊羡鱼,韩寒在点评《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篇文章时说:一个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坏人成佛放下屠刀,好人成佛九九八十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