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跟痛的治疗

导语

足跟痛(脚跟痛)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脚后跟疼痛,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足跟蹠面疼痛、肿胀和压痛,走路时加重。多发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高。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一般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也可能跟长期的负重劳累有关系,比如长时间站立,运动劳累过度,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等等,也可能因为慢性劳损得了骨关节病。需要进一步到医院检查。建议还是平时加强保养,不要让脚跟太累了。如果长时间站立的话,可以把身体重心前移,减轻脚后跟的压力,学会用前脚掌底承重。如果症状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有必要的话可以去正规医院拍个片子,看看脚踝关节骨头是否有问题,如果涉及到肌腱的检查,那就需要做磁共振了。因此这样的情况不要轻视。建议保守治疗,如果进行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可以考虑外科治疗。

关于足跟痛治疗方法

1、足底跖腱膜炎

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筋膜附近可能有骨质增生,形成骨嵴。在侧位X射线照片上显示为骨刺。后者常被认为是足跟痛的原因,但临床研究证明它与足跟痛的因果关系很难肯定,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2、跟骨骨刺

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隆起的骨刺,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3、足底脂肪垫萎缩

常发生于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治疗方法为使用海绵跟垫或局部药物注射。

4、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

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防治足跟痛要注意

1、尽量避免穿软的薄底布鞋。

2、在足跟部用厚的软垫保护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3、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4、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最好可以外敷啕宝的中药‘足跟.骨方医贴’。疗效比较明显。

5、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足跟痛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