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照耀在龙西这片满是绿意盎然的沃土上,几乎让人感觉不到这是冬天。今天下午,乐清市国学研究会几位志愿者揣着爱的使命、带着求知的心,驱车百里,对两位“温州好人”进行拜访慰问。准确的说,慰问是借口,学习取经才是正道。
龙西,我曾去过数次,因而并不感到陌生。这次,在乡干部陈有松、村支书潘行进的陪同下,我们直奔主题慰问老人。这回,我觉得自己不是匆匆过客客,而是一位虚心好学的学生。
一个村庄,同年有两位老人被评为“温州好人”,少见!在85岁的潘定法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勤俭持家、仁德有道的优良品质;在60岁潘…身上,我看到了夫妻仁爱之道……他们每一个细微的行动,都蕴藏着仁德及爱的奉献的精神。借易经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引述,两位老人可谓“人有多大,爱就有多大”!
其实,说起龙西,颇有渊源。一是家乡雁湖乡(现属芙蓉镇)仅百里,山脉相连,算作邻乡;二因它的龙与芙蓉的蓉,谐音,并且两者皆有龙之说。龙西有龙王现身传说,芙蓉则有民间传承下的班凳龙。两龙相交,近邻胜远亲。
最早一次去龙西,是我十八九岁那年。那时,我在芙蓉邮电局上班,陪同事一起送一部磁力电话机去乡政府。印象深刻的是,我吃了当地美食一一炒粉干。那个香脆的味道,留在喉咙久不散发。后来数次去龙西,纯粹游闲。不是游显胜门,就是逛散水涯,最近一次还近距离地仰望了飞拉达的峻险之奇。
这次,真的不一样,起码是感觉不一样!我们几位志愿者代表着乐清市国学研究众学长的片片爱心,勇往而来。一般来说,慰问老人活动可以走形式,送些物资,拍张照片,算作交差任务。至少,我在出发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当我坐上了乡干部陈有松的车,聆听了潘定法老人的感人事迹时,脑子马上来了个大转弯一一何不乘机学习老人的仁爱之美。
龙西,景美物美人更美一一这是我的第一感觉。景,有天下第一门的显胜撑腰;物,有天下第一草药的皮石斛撑面;人,两位老人在同一村庄、同一年份,同时被评为“温州好人”,这种人性之美,难以言表,只有实地考察,才有体悟。
午后的二点一刻,温暖的阳光,随着车轮,围绕山路而转,而上。路边大片大片、望不见边的石斛篷布种植,尽管它站立成一道道风景,但已不是我所关心的风景。因此,陈部长介绍潘定法老人身上种植了四块铁板,十八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病休前的老伴时,我温柔的心早已被老人事迹带走……
山路弯弯,不知不觉中,车子停了下来,停在了海拨三四百米、名叫上山村的村庄。在一座几经沧桑的木屋前,我被眼前这位身材瘦小,身背挂刀,解放鞋上还沾泥巴的老人,感动了!老人的热情招呼,让我们有了亲切的交流机会。在村支书的翻译下,我和老人有了一次次亲密无间、轻松愉悦的交流。
“阿公,今年多大了?”
“老了,85岁了!”
“看你的穿着,刚从田地里回来吧?”
“是的,山上割了些杂草,准备喂猪、鸭吃。”
随后,我们紧跟老人的脚步,来到简陋的房间。阳光刚好照过来,照在了躺在床上的面带笑容的阿婆。于是,我和阿婆有一次对话。
“阿婆,你生病在床多久了?”
“整整十八个年头了,那个台风(云娜)把我的下身压瘫痪了…”
“这么多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这个,多亏了老头子,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了我,才有了我活着的今天。”
“老头子对你这么好?!”
“不仅仅是好,还有常为我的生活着想呢?”
我们坐在屋前道坦上,阳光还是这般温暖。这次,我和潘老聊了许多,聊老伴,聊生活,聊健康,聊一些能聊的事一一
“阿公,听说身上种有四颗钢板,而且经常夜不能睡,站着坐着睡,生活很苦吧!”
“不苦,大家都对我这么关照,我身上这点苦又算得上什么呢?”
“那,可否说些甜的事?”
“我每天赶在太阳上山起床,一大早就去田地里劳动干活,回到家门口就听到老伴的问候:老头子,回来了!一一这就是我最甜的时刻!”
“你85岁了,但我看你好像是85年的80后一样年轻,能透露点健康秘决吗?”
“什么叫秘诀?我每天劳动十多个小时,种田,种菜,养猪,养鸭,还有照顾老伴。这日子过得紧,能说得上秘诀吗?”
“对老人的反问,迟顿的我,难以反应。老人的健谈,老人向敏捷,只好悄悄把话题转移了……”
“对面这座山,不,是块岩吧!好有特色,能说说它的神奇之处吗?”
“嗯,这山背其实就是块岩,叫神仙岩。这边,高挺的鼻子,是和尚鼻孔;那边,这竖起来的独立的指头,叫仙人指。意为仙人指路。传说,有位和尚轻过此地,发现仙景,萌发建庙为生的念头。后来,当地人为了寻找和尚踪迹,翻山越岭爬上了岩背,发现了岩背平地约数亩,若比村庄宽阔之美景胜地……”
老人坐在屋檐下,面对岩石,每日都要看上几遍,甚至上十遍。像看书一样,细看不厌,品嚼不烂……
“你看,这是和尚的背影……”老人清爽的眼光,边指边说,侃侃而谈,我隐隐约约地找到了他健康长寿的秘诀一一”
老人饮食习惯是米饭和青菜,做的却是粗活劳累活。岁月的流转,他戒酒若干年,吸烟却有点着迷。交流半小时,抽烟二三支,可见,烟是他的物质基础。
离别时,老人坚持送我一程,我们有点留恋不舍一一不舍的是他的那份朴实和仁爱。
有些美的风景,或时巧合,或许是缘分。我们从上山村驱车下山时,村书记突然说岀了一个喜讯一一就在刚才,村里的潘阿明老人又被评上了“温州好人”的荣誉。我一脸惊喜,于是有了多一次取经之机。
走进潘阿明好人家,场面倍感温馨,倍感亲切。57岁的老伴,因患上糖尿病,至使双眼失眠,躺在竹椅上休息。她的一旁,正坐着这位十六年如一日、身不离形的六旬老人一一潘阿明。
潘阿明虽过六十,但和我这位五十人对比,乍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花格子衬衫,让他显得年轻,他改变不了满脸的忧愁。令人欣慰的是,他刚毅的脸上满脸自信。这自信,来自对妻子的那份坚持的爱!
“老伴患病十六年了,我从起初的陪伴到如今的伴陪,已严如医生对病人的管理”看着我们一脸疑惑,潘……边说边用行动告诉答案。“从煎药喂,到打针治疗,我一介草民变成了专职医生。”
潘…说自己是老伴拐杖,影形不离。老伴去温州、乐清医治,我这根拐杖可以做她的依靠;老伴去附近转,我这根拐杖可以给她做打手。“老伴多少年来的病痛,就有我多少年的付出。”这是真话,实话,只有对老伴付岀真爱的人,才有资格说岀的心理话。
“每次给老伴打针,每次见到密如针孔的肌肉时,我的心都想流泪。但我还是忍痛去扎,忍心去打,这也是不得已的不得已。”潘……说着说着,眼眶湿了……
“他对我很细心,几乎身影不离,这使我有了安全感,有了生命延伸的想法……”多年靠药物治疗的郁症妻子透露了心里话。
当村书记告诉潘…被评为温州好人的喜讯时,老人脸上没有惊喜,只是淡淡一笑。
时间匆匆,暖阳已变成夕阳了。回来的路上,两位好人的言行如一个个疑惑,让人猜想,让人回味一一如果说,潘定法老人对老伴的爱犹如大山的爱一样伟大,那么,潘…对妻子的爱就像溪水一样清。
这次龙西之行,收获颇满。不但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夫妻之爱,还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
应智乐/乐清市国学研究会志愿者/2021.11.12晚(草稿)
慰问志愿者:陈晓丹,叶秀琴,南笑一,侯松竹,徐永明,应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