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涛 《陶行知教育文集》之“创造的儿童教育”读后感

  儿童的教育应当是主动的教育,不应当是被动的去接受,所以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去搭建适合他们成长的道路,同他们一道在创造的过程之中,去塑造品质、凝练意志、学习知识。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一直的、不间断的去创造、创新,使得他们积蓄更多的力量,以担负民族与国家的复兴重任。我认为要让孩子们达成以上的品质,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真诚的加入儿童队伍中,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

  在我们现阶段的学校工作之中,除了几位主课教师之外,大部分教师只在有课的时候才会走进课堂,走到孩子们身边,上完课之后,则会头也不回的离开,他们大都不会对所教班级的孩子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甚至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了,连孩子们的名字都叫不全,若是这样,课堂上能够精彩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表示担忧。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从班主任到各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和孩子们多接触、多了解,和他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等,不应当只在课堂上才去和学生对话,师生的交流要真正延伸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加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真正的能了解每一个孩子,才能懂得如何去培育好他们。

2、重视孩子们的力量。

  我们要相信孩子们的力量,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去观察眼前的世界,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记得有个一年级的孩子,去了一次地下车库,听见回声之后惊奇的问这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回声,他又问:“为什么地下车库会有回声,而教室没有?”我说:“地下车库是一个封闭空间,声波碰到墙壁会反弹回去,这时你就会再次听到刚才的声音了”,这个孩子第二天又问我;“老师,我回家把卧室的门窗全部关闭,为什么说话没有回声?”我竟一时没有回答出来,后来专门咨询了科学教师才明白,卧室内声波的传播距离比较短,声波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射,我们分辨不出原来的声音和回声,所以就不会听到回声,我把这个答案告诉了那个孩子,他满意极了。而我则感到不亚于上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因为我和这个孩子之间展开了一次精彩的问与答的对话,更重要的是这个话题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我要说的是,孩子们的力量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的,而让这个力量无限的放大,无限释放光芒,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3、给孩子们以自由成长的环境。

  孩子们每天去上学,进校园之前,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听老师的话”,在课堂上,传统的模式是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认为,课堂上的所谓“听老师的话”不要把范围定的太宽,仅限于行为上即可,保证好课堂的纪律,在学生的思维上我们要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想自己之所想,并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在课堂上表达出来,也就是如陶老先生所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不要有所束缚。另外,教师在课堂的知识呈现上要尽吾所能的去贴近自然,这样才能扩大孩子们的眼界,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之内,以发挥孩子们的内在之创造力。

总的来说,孩子们的创造之力,是我们在育人的过程当中要小心维护、努力激发的一项无比重要的本领,因为要学好的文化知识都是要为他们去创造、去创新而打基础的,这种精神是孩子们要必备的品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任涛 《陶行知教育文集》之“创造的儿童教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