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

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相比将孩子培养的野心勃勃而言,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勇敢、坚忍和自信的品质,要让他们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教育者能够判断孩子努力的极限在哪儿,那么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就更容易获得进步。

心理健康的儿童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就自己的优越感,他们会用行动来争取教师的好感,也会将自己打理的整齐清洁,正是一个正常儿童的作为。

一味争强好胜会摧毁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将要面临的困难。

雄心勃勃的儿童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即人们肯定他的成绩,如果成绩得不到肯定,他们就不会感到满足。

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远比马上解决问题要重要得多。

感悟:让孩子追求优越感,但又不产生妒忌心理。我们家长平时要做到:

1.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较。

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努力的极限在哪里。向他提出可行的、清晰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给予方法的指导。让孩子觉得实现目标有难度,但是通过努力可以完成。

以前我常犯一个错误,总是拿儿子和刚刚比较。好像刚刚的做法就是儿子要达到的标准。

这样以来,好像别人的好,就会衬托出儿子的不好。儿子对表扬刚刚就有抵触心理。甚至不惜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更不会为别人的良好表现鼓掌称赞。

现在,我根据儿子自己的情况,给他定目标,提要求。即使拿刚刚的表现来要求他,只是我心里知道,但并不明说。

另外,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为对方的良好表现点赞。儿子会为妈妈做好的饭菜点赞,也会为爸爸拖地的行为点赞,他知道别人的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

2.及时反馈,不过分夸奖。

我们对儿子的正确做法,及时反馈,但不要频繁夸奖。

写作业是一个学生的责任,并不是为了博得父母的夸奖。

做事的动力来源于战胜困难的成就感。能得到别人夸奖很高兴,如果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自己也要会为自己加油鼓励,让这种来自内心的力量,促使自己坚持努力。

培养一个内心笃定的孩子,父母内心要平静、坚定,情绪上不能大起大落,对事情要有一个全面、客观、正确的认识。

我们既要享受成功,又要享受失败。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得终身成长。

一切目标和方向,都来源于对孩子心理的正确认知。

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理解孩子,是我目前要做的头等大事。

记住:培养孩子勇敢、坚韧、自信的品性,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