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高加林看似悲剧的命运,却活出令人敬佩的英雄色彩

文/翠西爱写作


有句话说:“苦难造就作家。”一个人的生活越坎坷,遭遇越惨痛,他的内心世界就越丰富,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就越深刻。

陕北作家路遥就是这样一个历经苦难的人儿。1949年,他出生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十几口人只盖一条被子。7岁时,他被过继给伯父,天天衣衫褴褛遭同学无尽耻笑。上中学时,每天吃饭都是靠同学接济。到了1991年,他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时,依然穷得没钱坐车到北京领奖。

这样苦难的人生,使得路遥深知生活在社会底层者的苦痛和追求,使得他的创作始终离不开“奋斗”这个主题。他的成名之作《人生》讲的就是一个农村知识青年努力奋斗,想要摆脱贫穷出身的励志故事。

书中主人公高加林英俊帅气、才华横溢、满身抱负。身处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他不甘于现状,一心想要逃离农村,在城市站稳脚跟。

然而,残酷的现实将他的梦想击得粉碎。两次前往城市,两次被驱逐回农村,不仅丢了工作,还失了爱情。面对命运的打击与摧残,高加林在短暂的颓废后,依然选择坚强地面对生活。

纵观高加林短暂而曲折的人生,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场命运的悲剧,然而在我看来,他却活出了一种令人敬佩的英雄色彩。

01 时代之殇:一个被城市弃绝的阶层,一个与苦难抗击的孤愤者

路遥的《人生》反应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贫穷的社会面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农民是一个被城市所弃绝的阶层,很多人一生都无法摆脱荒凉和贫困。

主人公高加林就是其中一员,他生活在贫瘠的陕北地区,那里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穷乡僻壤。恶劣的生存环境,封闭的农村生活,农民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

然而,高加林却是幸运的。即使生长环境如此艰难,他不识字的父母依然全力支持儿子上学,一直到高中毕业。

加林的中学时代都是在县城里度过,他早已习惯了城里的繁华和热闹,淡忘了那片充满泥土气息的家乡。

于是,当他高考失败,被迫回到家乡时,他第一次有了想要逃离农村的念头。巨大的城乡落差,让这个才华青年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无处安放。

俗话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见多识广后,他的思想被拔高了,眼里也就难以容下最初的那份单纯。他渴望城市的生活,向往那里的文明。

当加林民办教师的工作被村里“一把手”高明楼的儿子抢占时,当他在村里进行“卫生革命”却被村民指责咒骂时,当他去城里挑粪被他人鄙视和羞辱时,他心里那颗逃往城市的心,再次像一团大火燃烧得更加炽烈。

生活的阴影像雾霾一样笼罩了高加林的身心,让他深深体会到现实的无情,这使加林更加厌恶这个落后愚昧的家乡。他渴望城市里的现代文明之风可以早日吹到农村,唤醒这群无知无理的村民。他渴望可以到城里施展自己的才华,摆脱农村贫苦人的身份。

那时加林二十四岁,却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打击。他伤心、抱怨,甚至堕落。然而,这样的坏情绪并没有持续很久,他就重新振作起来。他接受残酷的现实,决心上山努力干农活,唯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相比于现代社会,那时农村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要严酷得多。而加林这个与苦难抗击的孤愤者就像一个溺水的人儿,在其中拼命地挣扎,渴望露出水面,看到希望和机会。

他竭力争取,哪怕只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希望之光。这种魄力与胆识,让人不得不佩服。那么,高林这个倔强的人儿到底能否成功逃离农村呢?

02 性格之悲:内心深处强烈的自卑和轻浮的性格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

俗话说:“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这就是风水轮流转,当你摸黑太久时,一定会迎来光明的时刻。

失去民办教师工作后,加林得到一份县通讯干事的工作,这是副局长马占胜为巴结加林叔叔,特意走后门安排的。

半个月后,高加林就到岗任职,通讯干事主要负责写文、采访。虽然加林没有实践经验,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开展工作。

因为,对加林而言,只要能够有机会逃出农村,来到城里工作,一切困难都不值一提。对待这份工作,他非常认真,不怕苦不怕累,几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很快,加林不仅得到领导的信任,还因为帅气、会打篮球成了县里的明星人物。日子一长,加林渐渐飘了:他和同事说话尖酸刻薄,得意的表情常常挂在脸上。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越自大自负,他就越自卑。因为他需要依靠别人的尊重,需要强烈的自尊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足。

农民的出身、贫穷的家庭经济和卑微的社会地位,这些无形中变成了加林性格自卑的最主要原因。自卑的人常常伴随着极度的敏感,致使他在生活中,很容易被伤害,也常常不经意就会伤害到他人。

加林内心难以克服的自卑,时刻在提醒他要想脱去自己身上的农皮,光靠光荣的劳动是不可能的。于是,他竭尽全力工作,抓住每一个机会,只要能够让他在城里站稳脚跟,变成一个真正的城市人。

因此,当他再次遇到自己的高中同学黄亚萍时,忍不住接受了她的表白,并且依然决然抛弃初恋刘巧珍。

这时的加林被城市浮躁之风吹得轻浮不堪,他心里只有和亚萍一起谈天论地的快感,却早已忘记了巧珍曾经给予他的爱和帮助。殊不知,一场意想不到的打击正在等着他。

亚萍移情别恋后,前男友张克男的妈妈按奈不住心中的愤懑,举报了加林走后门一事。

在那个年代,走后门要被严打。结果,加林很快就被撤职,两天之内就被驱赶回农村。

这时的加林才幡然醒悟,顿觉命运和自己开了个大玩笑。这时,他才深刻意识到是自己的虚荣、轻浮、急功近利才导致了如今这个悲惨的下场。

高加林一路走来,对生活和出身的不满,直接燃起了他潜意识里的自卑,而自卑又不知不觉变成爱慕虚荣的浮躁,从而使他轻率地做出不计后果的选择,最终将自己的人生推向悲剧。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然而,加林却偏偏在人生的重要转折处做错选择、摔了跟头,这一切皆是因为他内心的自卑和轻浮的性格所导致。

03 真正的英雄:敢于面对现实,忠于理想,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海明威曾说:“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是不可以被毁灭。”虽然高加林逃往城市的理想屡次落败,但是他的内心依然坚挺、淡定。

首先,他自我反省的力量很强。遭受撤职打击后,加林变得成熟。他明白,这场悲剧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

要知道,一个人成熟的最大表现,就是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此时的加林不仅懂得反省自己,他还能深刻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对身边人造成的伤害,这就是敢于面对现实的表现。

落寞的加林回到村口时,不仅得到乡亲们善良的安慰,还有那个最爱他的德顺爷爷真诚的劝诫和旧爱巧珍的倾心相助。

然而,这些暖心的慰藉,只是让加林受伤的灵魂得到了暂时的栖息。再次被城市驱逐的打击并没有真正压垮加林,这个年轻小伙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强烈的搏斗欲望。

心高气傲的加林绝不会就此罢休,他有着铁血男儿的桀骜与不屈。生活的打击,只会让他愈挫愈勇,因为“活成个人样”的理想还没有实现。

路遥也在最后一章表明“并非结局”,可见加林回村并不是终点,他与苦难搏斗的坚强意志不会消解。再搏斗,再绝望,再搏斗,这终将会是加林一生的不懈追求。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人生充满未知,在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时很残酷,有时很折磨,搅得你我心力交瘁。此时,你千万不能认怂,要做的就是笑对问题,继续生活。

看完路遥的《人生》,深深地被高加林内心深处那股不屈的斗志所折服。其实这本书也是路遥的半自传,书中高加林的人生轨迹有着路遥生命的影子。

路遥这个活在悲壮与苦难中的作家,曾经为了脱去自己身上的农皮,走上了写作这条路。即使一路走来充满了各种艰辛,但他始终没有被打趴。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类似的不幸遭遇。有的人被击得一蹶不振,有的人却选择咬牙苦熬。很多时候生活是公平的,谁能够承受什么样的苦难,谁到最后就能够收获同样级别的喜悦。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遥《人生》:高加林看似悲剧的命运,却活出令人敬佩的英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