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名将:众英雄里难得善终的大将──王翦

我相信所有上过历史课的朋友,基本都听过「秦始皇」这一号人物。

秦始皇的出名,在于他达成中国当时前无古人的成就:真正的一统中国。虽然很多人会说,秦国早在商鞅变法就已经崛起,更在秦昭王(也就是秦始皇曾祖父)的时代就已经独霸战国,所以秦始皇只是捡尾刀而已(而这当中的关键,正是白起的崛起以及长平之战)。

但实际上,秦灭六国的过程仍旧充满波折,当中若非一位秦国老将坐镇,秦始皇是否能在15 年间终结乱世,那还真不一定。也正因这位秦国老将对于秦始皇,就如同白起对于秦国称霸一样关键,司马迁在《史记》中就特地将二人合并在同一列传。

这位「终结200 年战国乱世」的秦国老将,就是本篇故事的主角──王翦。

清宫殿藏画本中的王翦


统一六国的军事世家

王翦,秦国名将,首度出现在史书是秦王嬴政时期,他的儿子王贲亦为秦国将领。在秦王嬴政灭六国的行动中,除了势力最弱小的韩国是被内史腾领军消灭外,王翦灭了六国中实力最强悍的赵、楚二国,他的儿子王贲则是灭了魏、燕、齐三国。秦国最终能扫六合平天下,这对父子档功不可没。

不过很可惜的是:相较前代的秦国王牌白起,有关王翦的战争描述可以说相当简略。

且先不提王翦的早期事迹不详,因为这点白起也一样,王翦灭赵的记录,大概只有说他的进军路线与他击败敌军攻下赵国首都,这期间他甚至和另一位战国四名将李牧对阵过。这段故事有开头也有结尾,偏偏就是没有过程。

少数能凸显王翦能力的详述,也只有记录篇幅较多的灭楚之战。

大将难为

楚国的实力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呢?它曾吞并数十国,曾经是战国七雄中占地最广的强国。但在秦王嬴政的时代,秦国版图已经超越楚国,所以在西元前224年,秦军打趴韩、赵两国确立北方战场暂无威胁后,秦王决定发动灭楚战役。

攻伐之先,秦王嬴政先询问王翦:「将军认为灭楚需要多少兵马?」

「灭楚非60 万人不可」王翦如此回答。此话一出,嬴政整个眉头都皱了起来。

当时秦国在北方已经有数十万大军准备进攻燕国,中路则有王翦之子王贲率数十万大军猛攻魏国。所以王翦要求的60 万大军是什么概念?就是让秦王将秦国仅剩的兵力,乃至全部家底都押上,这对秦国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灭楚不过二十万人!」青年派将领李信豪气万分的表示。

虽然有那么一句「年轻人就是年轻人,太冲动了」,但事实上,李信在此之前曾随王翦在北方大破燕军,并仅率1000 多人的部队追击燕国败军,将策划「荆轲刺秦」的燕太子丹斩杀,可见他勇猛敢战的强悍风格以及实力。而且李信的提案无疑是比较经济的选择,两相比较下,王翦更是显得怯意十足。所以秦王最终决定:「任命李信为20万征楚大军的主帅。」

王翦随后便表示:「我病了,想退休了。」

在战国,「病了,想退休」是将领们的行话,真正的意思其实是:「不听我的,我感觉不愿意,他喵的我不干了!」对此秦王表示:「您老也辛苦了,准您退休。」(真正的意思:老头!敢跟我叫板?老子叫你滚蛋!)

我们后人看历史,可以综观结局并且知晓结果,很容易用上帝视角去评论古人当下的决定。但如果先屏蔽结果,并调查古人当时所身处的环境,往往能看出古人之决定的关键。就好像王翦及李信之争,王翦之所以落败的原因,除了前面所提:成本耗费过重。如果放眼整个秦国政局,秦王让王翦回家退休的原因,可能并不简单。

作为头号王牌将领,王翦在秦军的威望之高,不言可喻。而在灭六国期间,王翦曾是北方军的主帅,儿子王贲掌握了中路大军,若再让王翦掌握包含南方以及镇守中央的60 万部队……若你是秦王,难道不会害怕这对父子吗?有道是「鸡蛋别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王翦家族在秦军的势力已经是一枝独秀,为了以防万一,秦王选择打压王家,并培植其他势力去平衡军方派系间的力量,其实是颇为必要或高明的帝王之术。

可惜,李信接下来的战绩不但破坏秦王的理想,还严重影响秦国灭六国的进展。初期李信进展颇为顺利,但之后却被楚军偷袭后路,被前后夹击导致秦军7个都尉被斩杀,20 万大军估计损失了一半。楚军还趁机逆袭,开始攻打秦国领土,这让主力军已经外调至远方的秦国受到莫大威胁。

在情势危急的形势下,秦王嬴政做了一个成功的领导应该要做的事情:勇于认错,视情况调整方向。他亲自去到王翦的退休住所,软硬兼施地请求王翦重新出山攻讨楚国。

王翦表示:「一定要给我60 万人。」

秦王这下也知道楚国不好惹,60 万实在是必要的条件,于是爽快答应。

故事进行至此,王翦虽然重获官位而且赢得秦王的支持,但实际上,他的心理依旧压力山大。

三种英雄的自保之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阅读历史的看官,想必对上面这句话再熟悉不过。自古君王皆爱人才,但却又害怕人才叛变,于是往往在阶段性任务结束后,立刻对本来奉若嘉宾的人才翻脸。历史上这种案例不胜枚举。

韩信为汉高祖刘邦屡破强敌,却最后在刘邦的授意下受五刑而死。(先在脸上刺字、后削掉鼻子,再斩左右的脚趾,用木棍扁一顿后,斩首……娘的,这死的也太惨了! )文种为越王勾践献上破吴七策,在吴国灭亡后,勾践却赐给昔日的「肱骨之臣」一把剑要他自杀。更绝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蓝玉大破蒙古,他杀蓝玉,傅友德为他平定云南,他逼杀傅友德,廖永忠为他转战东南,他杀廖永忠…..

在王翦之前,不就有白起被逼自杀的案例吗?而且这两个还都装过病,套路经历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所以王翦此次出征,打不赢,那自然完蛋,但打赢了,他也不一定有美满的结果。

电影「功夫熊猫3」中的老鼠师傅曾说:「比起华丽登场更重要的,是华丽的退场。」用文青一点的说法,那就是「高处不胜寒」。人才卖命的同时,如何保住自己的一条老命,我参考一些成功案例,归纳出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小心谨慎型,代表人物是唐代的郭子仪。

郭子仪


郭子仪本为朔方节度使,是历经玄、肃、代、德四位皇帝的老臣,不但因拥有再造社稷之功而封王,连唐德宗都尊称他一声「尚父」。军功、王爵、宿将,这些固然是郭子仪的威风,却也足以让所有掌权者忌惮三分进而引发杀机,那郭子仪是如何得享富贵而善终呢?答案是……小心做人,忍辱负重,居安思危。

郭子仪的儿子与媳妇(也就是唐代宗的女儿吵架),结果郭子仪立刻把儿子给绑了并向皇帝请罪,这叫小心做人。郭子仪的祖坟被宦官鱼朝恩刨开,这对重视祖宗的古人是不共戴天之仇,但郭子仪吭都不吭一声,这叫忍辱负重。一个小官卢杞来拜见郭子仪,但已经权倾天下的郭子仪为了避免小老婆们笑卢杞丑怪而得罪人,竟然刻意叫家人回避,即便居高处仍在每一次待人接物上慎重,这叫居安思危。

无怪乎后世如此推崇郭子仪,除了做人有智慧外,每天还得如履薄冰的提高警觉,并长时间维持高度的自制,这当真非一般人能做到。

另一种是划清界线型,代表人物是冯异。冯异是东汉光武帝的手下大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不夸己功,当大部分将领聊天吹嘘自己的功劳,他老兄通常独自坐在大树下话都不吭一声,因此被人称为「大树将军」。冯异这种选择彻底和权力彻底切割的表现方式,或许是一般人较有可能学习的方式,具体做法就是:我只对被交付的事情及该负的责任行动,其他一切啥都不过问也不参与,使掌权者相信自己一点威胁也没有。

事实上,冯异有次被谣传权力过大,简直像是「关中王」,吓得他赶紧向皇帝解释,但皇帝却回覆:「我对你有超越君臣间的信任,你干嘛害怕?」可见冯异受信任的程度。冯异的做法,道理虽简单,但实施起来却非常有难度。毕竟人天生希望被认同的倾向,就算不吹嘘自己,假设是他人侵占了自身利益,那也不能吱声,因为只要一做厘清的动作,那也等于在炫耀自己,昔日一切的努力也就功亏一篑,所以哪怕被人占便宜也只能认栽。

说到底,虽与郭子仪模式不同,但一样都要把事情做绝,所以真正能贯彻始终的人也不多。

最后一种是拥抱权力型,代表人物就是本片的主角王翦。

所谓拥抱权力,首先是爽快承认唯利是图,但我图的是蝇头小利,而且自己获利的方式就是和统治者绑定在一起,所以我获利,君主也能跟着获利,甚至还能够君主拥有稳定可控的收买途径。

当王翦答应出山征讨楚国,秦军首先在营上进行阅兵仪式,之后准备开赴战场。秦王亲自相送王翦出征时,王翦表示:「有要事禀告。」

秦王慎重地聆听,只见王翦说:「J个嘛…….我觉得我们家田太少屋也太小,王上可不可以给我们良田豪宅呢?」

秦王听完立刻仰天大笑:「还以为有啥要紧的,原来就这种小事?行了,立马给田给屋给钱,好处少不了你的!」

除了要钱,王翦其实在出发前还跟秦王抱怨:「你看看,老夫为秦国征战多年军功无数,却连个『侯爵』都没拿到手,王上是否能够完成我封侯的愿望呢?」秦王没有马上答应,只告诉王翦若能击败楚国,封侯不在话下。王翦听了这话,立马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如此丑态让秦王颇有轻视之心。于是君臣在一番近似闹剧的交谈后,王翦从灞上率军出发前往函谷关。

从灞上到函谷关,两地相距约200 公里。看着挺远,但大概也只要5、6 天的路程。然后王翦在这当中竟然5 次派人向秦王传话,内容则是:「王上,说好给我田以及房屋,那可都要大大的喔。」、「王上,我真喜欢我们家以后成为土豪,尤其想要我子子孙孙能坐享豪宅、躺着生活,答应给我的好处可别忘了。」、「王上,我打下楚国真的要给我封侯呀,老夫就盼着封侯,这才有面子呀!」、「王上……」「将军!你这样一直提要求,会不会太过分啦?」

已经听烦王翦传话命令的部下,实在看不下去自己的上司竟然像恶狗抢屎般的漫天要求。这时王翦却诚恳的说:「秦王生性多疑,我却带领几乎全国的兵马,如果我不表示自己要钱而且想要让子孙变成富N 代,秦王能放下对我的质疑吗?」

统治者其实未必怕部下贪婪,怕的却是自己根本不清楚部下的意图,只要怀疑开始出现,「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故君疑臣则诛,臣疑君则反。若臣疑于君而不反,复为君疑而诛之;若君疑于臣而不诛,则复疑于君而必反。」的情况将使君臣两败俱伤。

王翦提的良田美宅,在秦王看来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利,如果给钱就能收买人心,何乐不为?王翦此举不但让秦王感到自己有明确收买王翦的手法,这更是一种威望上的自残。

统治者怕的是部下比自己优秀,所以当部下暴露出自己的缺陷,统治者反而会因为自掌握了部下的要害,或是能有凌驾部下的优势而安心。这类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汉朝时期的萧何了。

那是汉高祖十二年秋天的事情,当时九江王英布造反,刘邦率兵亲征并让相国萧何留守长安处理国政。平乱过程中,汉高祖刘邦屡屡遣使问相国在做什么,萧何表示:「愿谨守本份以奉公,并像前阵子陈戡谋反时一样,捐献私人家财充作军需。」奉公守法、无私奉献、处理国务井井有条,按理来说,萧何于公于私于德都完美的无可挑剔吧?

但有人向萧何说:「我看你家距离灭族不久了!你以相国居功第一,陛下再没有什么能封赏于你,你进入关中以来,已得到十多年的好名声,百姓依附你,你却仍不断善待百姓。陛下之所以寻问你,就是怕你太得人心,之后会趁机煽动关中百姓造反呀。所以你不如强行购买人民的田产,再放高利贷,如此自毁名声,主上才会安心呀。」

萧何听从劝谏。等到刘邦听说萧何的恶行恶状,他的反应是……开怀大笑。这老小子原来也是个贪官,那要对付他还不容易?」怀着满满自信,刘邦拿着百姓的陈情,却笑着调侃萧何:「相国你真是『造福人民』啊!还不快点认错?」哪知萧何却说:「是我不对,百姓日子不好过我却想着贪污,真的是有错。我想如果要解决百姓困苦的问题,不如让百姓耕作上林苑(皇家使用地)没有使用的空地吧。」这个利国利民的建议一提出,刘邦的反应是……大怒!「你个老家伙找机会就要收买人心!把他给我关进牢里要他好看!」

觉得以上这些领导人很好吗?如果纯粹以效能而言,这些领导人的想法自然十足有毛病。但当对外竞争的压力削弱时,领导人追求的是掌控、稳固内部的权威,于是我们看到,不论古今中外任何领域,都在上演一幕幕的权力游戏。

作为一名将领,王翦曾击败强敌楚赵二国,南征外患百越,这已足够证明他自身强悍的实力。要说有什么遗憾,大概就是他已经握有太多战略上的优势(秦国强大的军力),所以他的战术指挥能力缺少亮眼的表现。但与白起、李牧被逼自杀,廉颇晚年无所作为的客死异乡,王翦显得格外有求生欲,生存智慧也高。他选择牺牲部份的尊严,换得他本人和家族的荣华富贵​​,简直是成功学的代表人物。

太史公之见

不过史家司马迁对王翦颇有异议,他觉得王翦位居高位却不懂得劝诫秦始皇,于德行上有亏。我本来很想说司马迁苛责了王翦,但当我想到司马迁本人,他勇于记录历史并在朋友有难时仗义执言,直接硬怼领导人,最后落得宫刑的下场。在直言不讳这点,司马迁是真正的身体力行,他指责王翦,完全说得过去。

写到此处,王翦到底对我们这些后人有何意义呢?我认为王翦的故事意义就是:「选择」。我们总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选择,而当我们选择某些选项,同时代表我们放弃一些事情。王翦选择求生与富贵,放弃了尊严;司马迁选择了尊严,放弃了地位甚至是自身身躯。

没有说谁优谁劣,但人生要过,所以必须要选择及舍弃;选了哪一条路,无论好或坏就必须走下去。很无奈吗?或许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很无奈,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自己决定的……那就是一句老话:「爱你所选。」而如果你够幸运,或许还能完成此话的另外一半:「选你所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四名将:众英雄里难得善终的大将──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