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课程预习作业。

第三次课程预习作业:

1.阶梯型课程与登山型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阶梯形课程的单元一直都是作为“目标.达成.评价”的单位而进行组织的。这种模式是具体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目标,把能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的活动组织的教学过程中,跟用考试来评价达到目标的程度。作为这种“目标.达成.评价”的单位的活动单元便构成了阶梯型课程。通过阶梯型课程使有效的传授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变为可能。然而这种阶梯型课程模式的弊端:学习经验必然是狭隘的、划一的,评价必然是简单的、一元化的。

“登山型”课程是将学校教育的单元设计为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课程。这种模式中要创造这样的学习,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而在教室中则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

2.佐藤学要强调综合学习与学科学习得差异?任何学习都带有综合性,为什么要强调这种区分呢?

3.大部分老师不愿意被其他同事听课,而佐藤学倡导相互开放教室。能做到吗?如何能做到。联系你的实际谈一谈。

4.在我们工作中,应用佐藤学的教研原则,难在哪里?如何能将其适用到工作中?


修正第二题:


佐藤学认为综合学习与学科学习的差异是什么?任何学习都带有综合性,为什么要强调这种区分呢?

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区别在于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课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学科学习是以学科的“内容(题材)”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也就是说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是两种把学习组织成单元的不同模式。

学科学习的重要性今后不会改变,但在进行学科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把处理人生征途中谁都会面临的现实课题,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现实课题的直接学习和学科学习并行起来加以组织。综合学习就是在向这种学习挑战。


@全体成员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次课程预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