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跟孩子一起做自己小时候想做的事时,
当父母向孩子撒娇让他满足自己的诉求时,
当父母把孩童时代遭受的委屈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时……
孩子长成了小父母,父母长成了小大人。
这就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亲子角色颠倒”,它使孩子承担起了满足父母需求的职责,从而丧失了童年的快乐,为形成底层人格留下阴影,并且由此产生的影响也会一代代延续下去。
《长不大的父母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就是终止影响的疗愈书,它用真实的案例来分析这类父母长不大的原因,并揭示了他们的隐秘心理,还提出了终止不良循环的合理化建议。
《长不大的父母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的作者是日本的加藤谛三,他任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和哈佛大学赖肖尔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被日本政府授予“瑞宝中绶章”
《长不大父母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帮我们探究——“亲子角色颠倒”怎么形成的呢?
1.父母人格的核心部分盘踞着基本焦虑。
所谓基本焦虑,就是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所感受的焦虑。
这使他们长大后,在潜意识世界里始终处于需求不满的状态。
为了弥补幼儿时期未能实现的愿望,他们追求成功,乔治·温伯格说过,追求名望的人其实是在追求爱。
求而不得,就移之孩子,满足自己的依赖性需求,进而演变为“亲子角色颠倒”。
2.缺乏母爱中长大,被退行需求折磨。
如果孩子生活在虐待或冷漠中,会形成疏远感、无力感、孤立感等情感,即使在肉体层面上已经长大成人,在心理上也不过是幼儿水平,
所以他们总是会陷入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快来满足我的幼儿式愿望”的信号,比如向孩子撒娇;
他们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来决定如何对待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布偶玩具,比如欺凌孩子。
这种相处方式常态化,就会演变成神经症式的“亲子角色颠倒”。
长不大父母有什么表现呢?
1.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做一些自己儿时想做的事,疗愈自己“过往的心伤”。
2.让孩子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要求,否则,就把积攒的各种不满全部宣泄到孩子身上。
3.从孩子身上寻求母性,让他倾听自己、照顾自己,向他索求无条件的赞赏,在潜意识中向他寻求安慰……总之,让孩子负重前行来换自己的岁月静好。
4.他们以爱的名义,施恩的方式,利用孩子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把孩子牵扯进来直面内心的问题……粉饰一个伪我的家长和“获得赞赏”的家庭。
5..他们以不爱或不要等方式威胁孩子,把孩子作为发泄口
“亲子角色颠倒”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呢?
1.父母对孩子表现的焦虑型的依恋心理,使孩子遭受了“惨痛体验”,以致产生焦虑
2.孩子生活在强烈的恐惧之下,长大后的所有作为的动机都将变成恐惧。
3.孩子成人之后,即便身边的人对他们施予善意,他们也认为是在“图报”而愤怒,造成人际关系危机。
4.孩子产生自我厌恶的心理,从而蔑视自己,他会因细小的失败而丧失自信、感到绝望。
5.孩子的心灵被摧毁,愤怒在积聚,失去让自己变得幸福的能力,当然也不会幸福。
“亲子角色颠倒”让家庭蒙上了阴影,对孩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心理伤害,这种伤害还将代代相传。
怎样避免这种危害的继续呢?
《长不大的父母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给出了建议:
父母要磨炼自己,尽管现实不尽如意,但还要继续努力,构筑起积极的亲子关系;
母亲要把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让他有满足感和安全感,萌发幸福感;
母亲多和孩子交流,倾听孩子诉说,让孩子信任自己,并建立起信赖关系;
父母把自己的能力用在自我实现上,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满足“原本的自己”的期望……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学会享受和欣赏人与人的不同,只要以这样的态度待人接物,一定能够拥抱幸福的未来。
《长不大的父母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以心理学的论据,揭示了存在家庭中戳心的“亲子角色倒置”问题,带给家庭的创伤,为长大不的父母敲起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