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国建筑界狂人王澍以及他设计的“最丑的建筑”

由于女儿未来专业很可能与建筑相关,她的空间智能比较实出,因此我和她爸爸时不时会关注一下建筑设计方面的信息。今天先生分享了一篇介绍建筑界狂人王澍的文章,我仔细拜读了一番。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是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人,上一个获此奖的华人是贝聿铭。


之所以称他为“狂人”,是因为他向来颇有个性。


在东南大学建筑系读到大二时就放话:没人能教我。


研究生时,在论文中声称: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是一个,齐老师(他的导师齐康)算半个。学校说,这么写不行,改一改。他坚持不改,最后学校不愿给他硕士学位,老师们都说,这个学生太狂了。


在同济大学读博士时,老师想破例让他留校。在同济,能留校的只有在国外留学的博士才有机会。王澎直接拒绝了,因为他觉得上海遍地都是外国人的建筑,不是中国的城市,他要去杭州。杭州的半边山水半边城,一半建筑,一半风景,是他最理想化的城市。


他希望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中国的建筑要有中国的文化。他的设计的确是体现了他的思想,这些民居看上去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像水墨画一样。


他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至今被人吐槽“杭州最丑建筑”

我看着却觉得格外亲切,那些木制的元素,那些粉墙黛瓦,让人读到了中国的味道。


一个建筑设计师必须钟情于文化,在文化中提炼设计,在设计中浸润文化。我觉得王澍在追求这种东西,而这种追求是值得人们尊敬的。


相比那些都市中时尚的摩天大楼,设计师对西方肤浅的追随和模仿,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要高明得多。


但是,我也看到了评论区中,很多来自使用王澍设计的建筑的使用者的吐槽。亲身入住的学生都说,有些宿舍常年晒不到太阳,晒不干衣服;而有些宿舍阳光早上六七点就晒到枕头上。有的房间没有窗户,最基本采光需求都无法满足,有的房间的窗户则在地上等等。


他们说,设计不能只讲究外在的观感,而忽略了使用者的需求。

这些批评确实是中肯的,引人深思的。当我们去赞叹一个建筑的设计匠心的时候,有否从使用的角度去做评判呢?多半没有,因为使用者的角度需要更长时间,更深入的观察。


个人认为,建筑设计如果要在视觉艺术和使用需求之间权衡,应该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设计是为使用者服务的。也就是说,设计者首先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服务者,然后才是受人尊敬的设计师。他首先要考量的是如何提供一个让人舒适的产品。


我曾经看过一个节目是设计师为家庭提供重新室内设计的服务。设计师在各种类型的居家空间里发挥自己的创意,特别是为了节省空间,创造了很多奇思妙想,最后他们把一个充满创意,焕然一新的家带给了主人。


但据对这些接受了这项服务的家庭的跟踪调查,很多家庭后来的生活并没有按照设计师的创意去使用那些费尽了巧思的设计,有的设计甚至被完全被弃之不用。原因就是,这些设计本身并不符合主人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这些设计可能只是体现了设计师个人的审美或者价值取向,甚至只是设计师自我的展现,它们不是来自于一种服务意识,因为设计师内心深处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服务者。


是的,可能问题是出在这里。但是,没有人是完美的。我觉得王澍是一位很棒的建筑设计师。他是有思想,也是有品位的,他的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也必然在思索着这些问题。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不关注那些批评自己的声音,人便是这样走向成熟与完善。我对建筑设计完全是个外行,但看到王澍设计的建筑,我感觉我看到了中国,我回到了家,我觉得他的建筑和自然之间有一种和谐的对话。


仅因为此,我们应该感谢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看中国建筑界狂人王澍以及他设计的“最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