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西部野营,向北极圈行进——Day2多雷雨的历史遗迹

晚上睡觉,一开始跟夏天一样,和衣躺着就好。后来,女儿梦里紧紧搂着我,方觉气温已经降低到必须用睡袋了。早上醒来讲起我一躺下,就成了她的人形抱枕,女儿吃着我做的鸡蛋煎饼,乐不可支了。

去Prince George 的路上经过Williams Lake,一路乡村,终于见到一座城市。赛马场虽看着不大,明显是这座城市的特点之一。

从97号高速转入26号高速尽头,有座北美西部在教科书里的历史遗迹,Barkville Historic Site,也是国家级的历史遗迹。1840到1860年间,西部淘金热兴起,这里聚集了不同的族群,其中就有华人。这座城在BC省建省的历史上是里程碑,诞生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之前。女儿在车上给我们普及了这座城的名字的由来和在历史中的重要。女儿阅读了有关信息后,我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竟然有中餐馆,而且是专门介绍了的。


我们先到营地把Tent Traile升起来,安顿好,去往开车两公里外的目的地。到达时候被告知这天不收门票,想给多少给多少,给的钱都是捐赠。

历史遗迹入口处


已经离工作人员下班时间已近,偶尔见一铁匠铺前一女士和里面的铁匠聊天。我过去问问铁匠,感觉这里的店铺听起来是的确在经营,像给游人展示当年的生活和居住状态。铁匠看起来和电影《加勒比海盗》里的船长感觉相似,黑黑的,贼贼的,哈哈。一个珠宝店的“老板”很热情招呼我进店看看,原来真的在营业啊。可惜我进去就想离开,寒喧几句就拜拜了。

铁匠铺

理发店

小学校


一会阵雨来了,索然无味之下,看见这样的横幅,和一所中文学校的房子。门口的对联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果这是当年的保存下来的,在这样的以淘金为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还有这样的文化理念传承,远大志向,是怎样的韧性。

英文地名Cariboo

中文学校

大门上边

算盘,毛笔

有类无教


这一带有比较健全的华人店铺。一会听见大嗓门的普通话,老远听到。路过我的时候用英语问我是中国人吗,我说是的。原来她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给我介绍这里的历史和在北美历史上的重要性,在北美华人历史中的重要性。当年华人在这里有5000到8000人,都是从珠江三角洲过来的。其他其他人种是华人的2到3倍。我听到这个人数,真是觉得来得人真不少。以往暑假,各地学校会有一个星期的夏令营组团来这里参观学习。白天游人可以坐马车游览。听起来好热闹,和现在的静寂,清寒形成鲜明的对比。


游人乘坐的马车


参观了一个华人历史的博物馆,经过几个小屋,感受到浓厚的心酸,思乡之情和坚韧不拔的韧性。看起来到现在距离180年,却感觉转瞬即过,恍然如若另一个世界。

当时一位华人故居,介绍很详细

回到营地,回到我们的“现在”,做了从家里带的妈妈种的豆角,青椒,西红柿啥的,还有我平常从不碰的鱼罐头,没啥挑食,肚子吃饱不什么都好了。

突然雷雨阵阵,我很兴奋用手机录着啪啪啪狂敲打帐篷的雨声,盼着雷声大点,再大点。想起在这个有旅行推荐的雷雨观赏点。给我认为平淡无奇的一天带来了惊喜。

我们的营地

再怎样裹满雨水,汗水,血水,饱藏着心酸,沉重,承载着家族的期盼的历史,也随风而逝了。有遮风挡雨之地,有一日三餐的温饱,有家人的平安,祖孙团聚在一起更加觉得幸福。

我做的蛋炒饭

营地:Lowhee Campground

14301 Hwy 26 E, Barkerville, BC

1-888-994-3332

在省立公园内,带上水上活动的装备,可去旁边的湖玩耍。

你可能感兴趣的:(加拿大西部野营,向北极圈行进——Day2多雷雨的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