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观潮》这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最蔚然壮观的一首词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回忆观潮,感叹盛况

潘阆在太宗和真宗两朝做过几任小官。太宗时,因言行“狂妄”,得罪权贵,被撵出汴京曾流浪到杭州的西湖。每当中秋佳节前后,钱塘江就要涨潮,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是潮汛的高潮期,封建皇朝把这一天定为“潮神生日”,要举行观潮庆典,仪式非常隆重。涨潮的盛况当然留给他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后来经常梦见涨潮的壮观。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写的。

上片一开始,作者说他“长忆观潮”,表明他对于杭州观潮盛况,永志不忘,经常回忆。当然,用一首小词回忆观潮,就不能什么都写,要突出重点。他首先回忆观潮的人:“满郭人争江上望”,就是杭州全城的人倾城而出,排列钱塘江边,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争看江面潮水上涨的情景。“满郭”就是“全城”的意思。说临安全城的人都出来观潮,虽说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也有现实生活作依据。“倾城而出”是对这种传统的观潮盛况的真实写照。

其次,作者忆潮水汹涌澎湃的来势。“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么惊险、生动,有声有色。作者见潮水象一道道的银白色长城,排山倒海而来,简直怀疑大海的水,都被倒得一干二净,集中到钱塘江,声音轰隆轰隆,象四面战鼓同时敲打,观潮的人都陶醉在鼓声之中。这真是天下壮观,人间奇迹!

我们不能不钦佩作者的想象力,既大胆,又确切。经他这么夸张地描绘,纵使从来没有观过潮的人,也觉得心旷神怡,意气风发,是一次最好的美感享受。

议弄潮儿,觉尚心寒

词的下片作者继续回忆,他夸耀那些弄潮健儿创造了人定胜天的奇迹与奇观:“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是作者从上片末尾的浪漫主义的想象转入对亲眼目睹的弄潮奇观的现实主义的描写。所谓“弄潮儿”,就是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向头挑战戏弄潮头藐视潮头的健儿。他们向涛头挺立,出没于起伏动荡的惊涛骇浪中,手举红旗,不被潮水溅湿。这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也是不可多见的奇观!”他们不仅“手把红旗旗不湿”,还要互相竞赛,比个高低,真是了不起的“弄潮儿”!

但是,那些“弄潮儿”,供帝王将相和各色人等欣赏,并不是没有危险的,面向翻江倒海的怒潮,一不小心,立即有灭顶之灾。无怪作者说:“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就是说,梦见那样惊险的场面,就是醒来了,也还要胆战心寒!

作者当然是见过不少被淹没的健儿,才感到场面惊险,心寒胆战。在这里也表现出作为一个被贬谪的文人的思想倾向。上片回忆观潮,表现宇宙间的壮观;下片回忆弄潮,表现人定胜天的奇迹。作者写“观潮”,人与潮分开写,先写人山人海,后写潮势潮声。写“弄潮”,人与潮结合着写,写弄潮健儿迎向涛头,手举红旗,英姿飒爽,不可一世。

如果只写“观潮”,不写“弄潮”,那就停留在自然风光的描写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只是消极的旁观者,意义不大;写了“弄潮”,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作品就显示出广度与深度,表现出青少年敢于和大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的精神面貌。末尾的“梦觉尚心寒”,作者用自己的感受连做梦也被惊险的弄潮场面吓得胆战心寒,烘托“弄潮儿”的精彩的表演,实际是对“弄潮儿”的热情歌颂。

作者简介:

潘阆(làng)(?—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你可能感兴趣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这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最蔚然壮观的一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