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读后感

      这个故事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以整个底色是暗淡的,低沉的,人民的苦难与反抗时过于激愤而失控地复仇让人倍感沉重。却又如所有经典故事中离不开爱情主题一样,这里的最动人的篇章是律师助手甘愿代替赴死。故事最后,老年时,彼此心中仍铭记着那位牺牲者,而牺牲者在彼此心中所占的分量,是比挚爱更重的。在感动之余,却又不得不沉下心来,细想这整个故事所要反应的事实。双城,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呈现出了不同的情境。在我的印象中,伦敦是一个温和的城市,正如英国绅士一样温文尔雅,崇尚传统。而巴黎,有时会很激进,簇拥着革命的潮流,轰轰烈烈却难免失控。其间无所谓好坏,因为历史已成必然,我只是想从双城的对比中窥见不同的人性。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不再草率地将人分为好和坏,善与恶两种不同极端,因为我意识到,人性是复杂地,不存在绝对的善恶界限。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百姓已经被煽动,那种激进的行为,复仇的心理总是会将人引向极端,而殃及无故善良的生命乃至自己。或许,温良的改革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以避免那些极端的破坏——可能是造成心灵永远创痛,可能是毁坏那些珍贵无价的文化遗产,可能是遗失历史沉淀下来的优良精神。



      小说分为三部分展开,前两部分主要为介绍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最后一步走向故事高潮。狄更斯在文中处处埋下伏笔,每次读到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先略过,因为后边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故事展开加以解释,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读者。在那贫苦的年代,小人物饱受煎熬;但在以暴制暴的年代,小人物又成了空洞的躯壳。就像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比起故事开篇的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我更喜欢结尾处卡顿的幻想,狄更斯的这段文字已然拥有了活得灵魂,百读不厌,引人深思。最后还要说,以前不是很喜欢读长篇小说,觉得过于啰嗦而先看故事结局。但这篇小说一定不能先看结局,更不能先看带有剧透色彩的书评,不然带着答案看问题很难理解那种人性的光辉,那种在乱世中熠熠发光的博爱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城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