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自由过一生

01

小区里宝宝非常多,推着婴儿车遛弯,很容易和妈妈们“自来熟”--“宝宝好胖啊”“多大了?”“吃辅食了吗?”“男孩女孩啊?”。自然不做作,妈妈们也不会觉得突兀。

某天带着宝宝去儿童游乐设施那里玩跷跷板。跷跷板每边可以坐两个人。我和宝宝坐了几分钟下来休息,后面等着两个小姑娘,大概都两三岁的样子,紧跟着坐上了跷跷板。然后不知道怎么,后面的小姑娘打了前面小姑娘一下,大概有点疼,小姑娘哇的一声就哭了。被打小姑娘的奶奶赶紧过来了,一边安慰小姑娘一边抱怨“这坐就坐嘛,怎么还打人呢?”。

我和打人小姑娘的奶奶都愣了,因为发生太快我们都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后来被打的小姑娘和奶奶走了,打人的小姑娘也是一脸懵,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回忆刚刚的场景,没有觉得小姑娘有“故意打人”的嫌疑,除非特别腹黑,一般故意打人的肯定能看出来的。但是小姑娘真的是懵的,倒像是她被吓住了一样。

但当时我也没办法解释为什么小姑娘会“打人”,直到我看了一本育儿方面的书籍,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这本书就是当下非常火的《捕捉儿童敏感期》。


02

《捕捉儿童敏感期》,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主要根据蒙特梭利也就是著名的“蒙氏”理论,案例结合理论,不仅解释了儿童为什么会“打人”,也对很多家长养育孩子中的困惑作出了解读。中外教育史上,这是一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

这时我们就明白了,孩子那些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都是敏感期在作怪。

按照蒙特梭利理论,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动,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并释放出内在的新的生命力,进入下一个敏感期。

根据蒙特梭利的理论,敏感期主要可以细分为31种:

明暗敏感期(0~3月)

表现:孩子喜欢看明暗交接的地方,此时要多给孩子看黑白图片。

味觉敏感期(4~7月)

表现:孩子已经可以尝出酸甜苦辣等各种口味了。

口腔敏感期(4~12月)

表现:孩子喜欢吃手吃脚,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巴里放。

手臂发育敏感期(6~12月)

表现:孩子喜欢乱扔东西,挥着小手展示自己的力量。

大、小肌肉发育敏感期(1~3岁)

表现:孩子变得好动,喜欢扶着、站着、到处走,就是坐不住。

细微事物敏感期(1.5~4岁)

表现:孩子喜欢小东西,比如树叶、线头等。

语言敏感期(1.5~2.5岁)

表现:孩子会热衷于模仿大人或小朋友说话。

自我意识敏感期(1岁6个月~3岁)

表现:孩子开始说“不”,强调“我的”和“别人的”,一旦有事情发展不如他意,就会打人、咬人。

社会秩序敏感期(2.5~4岁)

表现:对一切事物有自己的秩序要求,做事必须按一定程序来,否则就要重来或大哭。

空间敏感期(3~4岁)

表现:喜欢爬高爬低、躲猫猫、垒高楼等。

色彩敏感期(3~4岁)

表现:对不同的颜色反应敏锐,喜欢涂鸦。

逻辑思维敏感期(3~5岁)

表现:喜欢问各种“奇奇怪怪”问题。

剪贴涂敏感期(3~4岁)

表现:喜欢玩剪刀、撕东西,运用工具东拼西凑。

占有敏感期(3~4岁)

表现:孩子开始对自己的东西有明确的所属权和占有权,也有了支配自己东西的意识。这时就不能过分强调“分享”。

执拗敏感期(3~4岁)

表现:孩子特别“任性”,所有事情都要按照他预想去做,否则就会发脾气、哭闹。

追求完美敏感期(3.5~4.5岁)

表现:家长撕了一块饼不吃,长斑点的苹果不要,站和坐都要在他指定的位置上。

诅咒敏感期(3~5岁)

表现:“打死你”“坏妈妈”孩子有时会喜欢说这类话,但和成人的诅咒还是有区别的。家长如果忽视、淡化,渐渐孩子觉得无聊就不会说了。

出生敏感期(4~5岁)

表现:孩子开始对自己的出生感兴趣,一遍一遍的询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来寻求安全感。家长要严肃对待,千万别随意说“粪堆上捡来的哦”。

人际关系敏感期(4.5~6岁)

表现:需要朋友、渴望交往,孩子自行选择朋友并完成吵架和好的人际交往过程。

婚姻敏感期(4~5岁)

表现:“我爱老师!”“长大以后我要跟妈妈结婚!”童言无忌,5岁后的孩子还会“爱”上自己的小伙伴,跟他一起分享、一起玩。

审美敏感期(5~7岁)

表现:孩子开始在意起自己的外表,对衣着和服饰产生了自己的审美,喜欢自己选择衣服和配饰。尤其女孩子很喜欢打扮自己。

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

表现:孩子会给自己一个身份,也许是“超人”“蜘蛛侠”,也许是“公主”“小仙子”。

性别敏感期(4~5岁)

表现:对异性的身体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兴趣,想知道男孩和女孩的区别,有时候还会想跟到洗手间看一看。家长要正确看待,他们绝不是“小流氓”哦。

数学概念敏感期(4.5~7岁)

表现:孩子开始对数字敏感,见到东西就想数数他们的个数,虽然还不懂其中的逻辑关系,但数起来却不亦乐乎。

识字敏感期(5~7岁)

表现:“这是什么字?”“哪个是西瓜的瓜?”

绘画敏感期(4~7岁)

表现:孩子不在乎自己画画的技巧,总是拿着笔到处画,连墙角也不放过。

音乐敏感期(4~7岁)

表现:喜欢跟唱跟跳。

社会兴趣发展敏感期(6~7岁)

表现: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再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当做群体中的一员考虑,开始自我约束、建立规则,爱好扮演医生、老师、警察等多种多样的角色。

数学逻辑敏感期(6~7岁)

表现:孩子开始脱离了数字的表面,开始对内部关系感兴趣了,他们明白了“大”和“小”的概念,“2”跟“1”有什么不同。

动植物、解学实验、收集敏感期(6~7岁)

表现:一片落叶、一排蚂蚁都能引起孩子的好奇。

文化敏感期(6~9岁)

表现:3岁开始启蒙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文化的兴趣达到活跃的阶段,他们需要接触更多的知识来浇灌自己贫瘠的土壤。


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九个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2~4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书写敏感期(3.5~4.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文化敏感期(6~9岁)


对照敏感期理论,我们遇到的很多儿童成长中的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敏感期,相应的,书中结合真实案例也给出了很多的解决办法,帮助孩子和家长一起平稳过渡。

敏感期为什么会存在?其实是儿童成长中发展自己的需要。不管是技能方面的阅读、写作、语言社交敏感期,还是精神方面秩序、文化敏感期,其实都是在帮助一个儿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真正的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敏感期不能过渡好会长大了会引发很多现实问题。比如我们发现很多人不能很好的用手,就是我们说的“笨手笨脚”,其实就是小时候手的敏感期没有好好运用。对于儿童来说,6岁之前,如果敏感期有缺失,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可以弥补的,但是过了6岁,可能就会困难许多了。


03

看完了敏感期理论,再来看开头小姑娘“打人”问题就很好理解了。儿童2-3岁时,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拒绝和喜欢,所以在语言缺位的情况下,身体语言就走在了前面,加上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到来,他们会用“打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真的要打人。但是大人往往会用成人的思维思考问题,这个问题很容易被误解。

在书中,真实案例比比皆是,有的让人温暖的想流泪,比如孩子害羞地对老师说“老师,我爱你”,纯粹而真挚。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比如有个小朋友要把自己的粑粑带回家,因为她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她的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的”。比如有个小朋友上幼儿园,平时是老师开门进教室,有一次爸爸打开门,孩子不进去,非要老师开门,爸爸退出去老师给开门,孩子还是不愿意“要刚才老师开门”,难不成时光倒流吗?其实这个孩子正处于秩序敏感期,他因为秩序的破坏哭闹,为了维持秩序而执拗,一切必须重新来,和原来一样才可以。

我想这些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理解他们的老师和家长,没把他们当成“神经病”,也没因为孩子“任性”臭揍一顿,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爱和自由”--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允许孩子以自我的方式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成人的目的。

想想我们自己的孩子,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我们的社会有太多压力,父母有太多焦虑,这种焦虑很容易变成对孩子的控制--约束孩子的行为,规划孩子的未来,或者变成盲目的爱、溺爱。很多孩子,其实都是在过父母的人生,而无法按自己的意志过一生。前段时间非常火的朱雨辰的例子,其实就是一个典型。那种密不透风的爱,其实就是变相的控制,想想真是恐怖。


04

有一次在马路上,看到一个爷爷模样的正在打孙子,打完了孩子似乎还是哭闹,要去干什么,结果爷爷就自己走了,边走边气愤地说“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去吧”,结果就是孙子后边追着爷爷跑,后来追上了,那个爷爷无意中抬起头,我看到一张写满疲惫和焦虑的脸。后来爷爷和孙子走了,爷爷还在教育孙子“要听话”。我看着他们的背影越来越远,看了很久很久。

是的,我们的家庭培养了太多“听话”的孩子。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总希望他和别人一样,于是,平庸就产生了。而我们一味要求孩子“听话”,忽视孩子成长规律,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

比如前面提到的秩序敏感期,如果家长只认为孩子“胡闹任性”,觉得孩子“神经病”,一味打压,那孩子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蒙台梭利提出,在幼儿的九大敏感期当中,秩序感是人的第一需要,它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习惯和品行。对于我们的宝宝来说,秩序感是一种心灵需要,当它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从而形成安全感。秩序敏感期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就很可能发展成“处女座性格”“强迫症”。对,就是那种让人抓狂地反复确认、吹毛求疵,其实都是对童年的一种弥补。

敏感期理论,其实只是一个工具,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知道孩子处于哪个阶段,作为家长该怎么应对。当然,除了理论知识,还需要我们的家长有一定的耐心、细心,能敏锐捕捉到孩子的变化。但是我一直坚信,前面几年辛苦,等孩子大了,你就会轻松很多,你对孩子的用心不会白费。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小时候“听话”,长大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遇到重大的人生变故,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生命的前几年,某些东西缺失了,而根据自然界的法则,它一定会用某种方式弥补回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爱和自由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