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供指引,助残老人暖人心

实践活动是大学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法学院团委在寒暑假都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实践活动,以鼓励大家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为身边亲友答疑解惑,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今年暑假,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院团委以“法律援助云建议,返乡实践助贫弱”为实践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方式,以保证实践活动更加顺利安全地进行。

陈晓彤同学选择了“返乡实践”的主体,到家乡的社区居委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由于陈晓彤家乡所在的小村镇并不太重视社区志愿,这方面的人员、机构设置都有些欠缺,她志愿活动的第一步——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并确定服务内容其实并不顺利。但与工作人员交谈时,陈晓彤敏锐地注意到来居委会办事的有不少是老年人,有的腿脚不灵便、视力、听力不好,还有些不认识门牌上的字、找不到对应的办公室,于是她主动提出给前来办事的居民提供指引,精准地找到对应的办公室,这样既节省了百姓的时间,又提高了居委会业务办理的效率。比如注意到有老年人举止犹豫时,便会主动上前询问需要办理哪项业务,随后将其指引或者带领到对应的办公室,告知其办理的大致流程。

在服务期间,陈晓彤同学遇到了一位找居委会盖章证明的老人家,简单几句询问之后,陈晓彤了解到,老人家做了几十年的农民,由于土地流转,这几年在镇上打零工生活。几个月前,在骑电动三轮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小轿车碰摔在地,大腿骨裂,虽然做了手术但还是落下后遗症,老人家前些日子才丢掉拐杖,现在勉强能自己走路,但稍微矮一点的椅子都坐不了。走赔偿程序需要居委会开一个职业证明,陈晓彤同学在弄清楚基本情况之后向他说明了相应的流程,并考虑到老人家行走不便,主动帮他找了工作人员写好证明、盖好章。

同时,陈晓彤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关注了人民群众防疫意识欠缺的问题。从新冠肺炎爆发至今已有数月,防控形势呈现向好趋势,与此同时,群众的警惕性也都逐渐降低,许多办理业务的老年人都没有佩戴口罩,这是风险极大的行为。应当明确:局势的缓和并不意味着危险的消除,每个人仍然应当做好防护工作,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负责。当遇到没有佩戴口罩的居民时,陈晓彤同学主动他们下次出门记得佩戴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大多数居民也都积极配合配合。

陈晓彤志愿的顺利开展,使得她从“宅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与社会多了几分接触,对民生添了几分了解。志愿服务意义就在于此,它不仅能给别人送去帮助与温暖,也丰富了同学们的青春与阅历,使同学们保持一颗热心公益的心,同时为家乡社区志愿体系的完善贡献一分绵薄之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区志愿供指引,助残老人暖人心)